活熊取胆伤害的不只是熊
动物权,不只为了动物,更关键的是为了保护人的恻隐之心。
两千多年前,孟子念兹在兹一定要弄清楚,人之所以为人,究竟有什么根本条件。他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和其他动物的差别,其实只有一点点。是什么样的一点点呢?在另一段话里,孟子归纳出“四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恻隐之心,是人和其他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所在。
两千多年之后,对于人的特色特性,我们有了许多孟子当年不会有的科学研究调查,这些研究调查基本上,第一,肯定了孟子的提问方向;第二,确认了孟子给的部分答案。
人真的是很不一样的生物,除了生理结构上,例如直立运动与手掌发达等特色之外,在感官能力上,也有很明显的区别。
最明显明确的区别:人是惟一具有“投射感应”的生物。一条狗会有快乐、痛苦、欲望,可是它绝对不会去想:“如果我是别的狗,或者我是个人,那会怎样?”一只猫会感觉到自己的饥饿,可是它绝对不会在看到另外一只虚弱走过的猫时,同情地想:“啊,它没东西吃一定很饿吧!”
这其实就是孟子说的“恻隐之心”,也就是现代语言里的“同理心”。看到别人快乐,我们会被感染快乐;看到别人痛苦,我们会瞬间感受到强烈的不舒服,这是人才有的反应。千万别小看这项人的特性,事实上,人能够建立社会、发展文明,靠的不就是这个?
一头狮子吃饱了就是吃饱了,懒洋洋走开,完全不理会母狮子小狮子吃饱没。一个人自己吃饱了,却很可能会被一个陌生人的饥饿眼神弄得极其悲哀、痛苦,因而产生冲动,希望他也能脱离饥饿。许多社会文明互相扶持的机制,都来自不忍心看到别人受苦,会被别人的痛苦打动的“恻隐之心”
不过,孟子也早就警告过了:“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有这样的特性,却不保证每个人身上都会留着,如果不小心保存的话,有些人就会愈活愈像其他动物了。
“去之”怎么“去之?如果一个人经常看见明白、确实的痛苦,却出于自私利益,对那样的痛苦冷漠以待,慢慢地他就会愈来愈像只有自我感觉、不再能“投射感应”的其他动物了。
为什么要讲求“动物权”?为什么要批判养活熊取熊胆的做法?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理由是,你不需要成为一头熊,不需要有被活活取胆汁的经验,也能体会熊的痛苦。倘若对那么明显明确的痛苦都视若无睹,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肠?如此对待熊的极度痛苦,习惯了之后,又会怎样面对人、面对其他人的痛苦?有利可图时,你会在意所作所为可能对别人产生的伤害吗?
动物权,尤其是避免虐待动物,不只是为了动物,更关键的是为了保护人的恻隐之心。有了恻隐之心,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也才会有超越个人利益,追求公共幸福的文明社会。
相关专题:归真堂IPO:活熊取胆遭质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