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外媒:中国转变增长方式 全球有商机

2011年03月07日 14:56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王进雨 赵展

0人参与0条评论

昨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政府工作报告。

英国路透社今晨的报道指出,报告有六大亮点,包括发展目标、稳定物价等等。俄罗斯国家电视台认为,这次会议将成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转折,而且广大中国人民也希望这次会议能够给他们今后五年的经济社会生活带来切实改善。

不过相比之下,各大外国媒体的报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话题当数“中国GDP要放缓至7%”

韩国媒体说,这说明中国放弃“保八”的政策。而美国《华尔街日报》则分析道,温总理希望降低经济增速是因为中国正试图慢慢转型。

而这一重要变化也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事。英国《每日电讯报》就说,这么一来,中国可能会增加进口,美国和其他贸易伙伴自然会从中受益。

降低目标 中国经济发展要更注重质

对于温总理表示未来5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目标将至7%,《华尔街日报》称,分析人士早就预计中国会稍微降低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

报道称,中国政府早先曾宣布,未来5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目标低于8%。

《华尔街日报》认为,中国希望降低经济增速有两个原因。首先,中国正试图慢慢转型,从倚赖出口和对国有企业的大量投资转向依靠国内消费;其次,中国视放慢经济增长为抑制通胀的一种手段。

韩国日报《edaily》指出,放弃了坚持已久的“保八”政策,说明中国政府摆脱以高速增长为中心的模式,即便降低增长率也要大力缩小各阶层和地域差距的决心。

“这一决定说明,中国不再一味地追求高速增长,国家经济发展更注重质而不仅仅是量。”报道说,“为可持续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而做出的收入分配制度改善、产业结构调整等,均显示了中国政府改善经济制度的决心。

报道指出,即便经济增长率降低为7%,中国在经济增长上的自信心一如既往,这是集中精力争取质的变化的结果。

中国转型 贸易伙伴将从中受益

路透社报道称,中国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渠道,将以往对廉价出口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依赖,转向国内需求。

英国《每日邮报》则说,几年或者几十年后,回头看看2011年的3月,这将是中国走出追求GDP高增长的转折点。

报道称,中国的人均收入开始上涨,大量面子工程也已经逐渐到头,而且环境破坏也将结束。可以说,中国经济的拐点到了。

“中国有意要走更为绿色,以及内需驱动经济的路线,这对我们都好。”文章写道,“中国的这一举措将缩小全球贸易不平衡的差距,同时,在华的外国公司将有更多的机遇,尤其是医疗保健和绿色科技方面。

《每日电讯报》则指出,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转型经济发展上雄心勃勃。将来,中国的经济将更加倚靠消费,降低对银行投资的依赖,因为这已经引起了一些资产泡沫。

报道认为,这么一来,中国可能会增加进口,美国和其他贸易伙伴自然会从中受益,缩小贸易不平衡,减少摩擦。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积极扩大内需,日本媒体则从中发现了商机。

《产经新闻》指出,中国政府正引导经济发展模式从过度依赖于投资与输出到增加消费。报道强调说,中国制定了提升了个人消费的目标,所以中国的购买力将进一步加强。

这对于经济萎靡不振的日本来说无疑是个良机。报道分析称,中国中低收入者将承担更少的缴税负担,从而留有更多资金用于消费。这将大大刺激日本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对于日本企业来说,不仅仅是制造业,物流、服务等行业也将迎来增加收入的机会。”文章指出。

韩国忧虑 对华依赖大经济或受影响

不过,中国脚步的放缓也不尽是令人欢欣鼓舞的调子。

韩国《每日经济》则表现出了忧虑。报道称,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目标的下调,韩国经济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

报道认为,减少对中国的过度依赖,已经成为当前韩国经济发展的紧急任务。

去年,韩国和中国的交易规模超过了2000亿美元,远高于同美国和日本的总交易额。

金融危机之后,韩国对中国的依赖继续扩大,对华出口持续上升,占总出口量的31%。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降低经济增长率,势必会对韩国造成很大的影响。

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分析称,中国GDP降低1%的话,韩国的对华出口就会减少2%,国内GDP则会减少0.22%-0.33%。

分析指出,以韩国国内现在的情况来看,物价猛涨和油价上升,再加上中国放慢经济增长速度,今年,韩国国内经济增长率已经不可能达到5%。

[责任编辑:lizy] 标签:中国GDP 增长方式 全球贸易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