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馆长吕章申委员解析中国博物馆事业尴尬现状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史竞男、任沁沁) “改扩建后,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面积已经是世界第一,但光建筑面积大还不行,还要加强管理、提升水平、做好服务……”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向记者表示,我国博物馆事业要想真正走在世界前列,还有一段路要走。
据吕章申委员介绍,经过历时3年半的改扩建,国家博物馆的建筑面积由6.5万平方米扩增至近20万平方米,800平方米至2000平方米展厅达到49个,藏品达到106万件。“尽管新国博的场馆规模和硬件设施都已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博物馆的水平,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博物馆事业的现状。”吕章申委员说。
他表示,我国博物馆事业目前面临四大尴尬:一是起步晚。“我国绝大多数博物馆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场馆面积小,功能不完善,设备陈旧,在一个低水平的发展基础上长期徘徊不前。”二是人们的博物馆观念还较为落后。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人均一年参观6次博物馆,我国一年6个人里才有1人参观1次博物馆。三是在博物馆事业发展上,各地重场馆建设,忽视功能定位,重展览而轻管理。四是我国文博体制尚不健全,考古单位发掘出土的文物,不能及时在博物馆展出,使得广大观众看不到最新的考古和研究成果。“国家级的文物锁在考古所,有的散落在市县,保管条件差,损坏严重,不能发挥国家级文物应有的作用。
吕章申委员建议,发展创新博物馆建设和管理理念,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管理体系,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学;除了在场馆建设上加大投入,还应在国家层面上改革文博体制,加大管理力度,丰富藏品,提升陈展水平。
据吕章申委员介绍,目前中国国家博物馆已经成为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大英博物馆比肩的世界一流大馆。“我们应该发挥好博物馆这个国家文化窗口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国家软实力。”吕章申委员说。
相关专题:2011年全国两会财经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