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盐”外之意

2011年03月18日 23:10
来源:经济观察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汪雷

当日本还陷在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中时,中国却陷入了一场莫名的疯狂抢购。

3月16日起,中国各地忽然爆发市民抢购食盐“盛况”,大量超市销售一空。个别不良商家借机提价,北京一箱40多元的食盐卖到600元。各地盐业公司纷纷采取措施保障充足供应。微博上很多人的问候语都变成了“你买盐了吗?”

网上抢购食盐的理由基本有两个,一是吃盐防辐射,二是核辐射污染海盐。对此,卫生部门第一时间就辟了谣,表示吃盐不防辐射,另外中国食盐中海盐比例不超20%。而海盐也大多产自东南沿海,距离日本较远。

在当下食盐供应无比充足的情况下,卖盐是个利润很低的生意,现在忽然莫名其妙大赚一笔,这些盐商一定会眼含热泪感谢苍天,生在了这样一个疯狂的国度。

尽管我们不是专家,但看到卫生部门的辟谣,再加上基本的常识判断,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完全没有必要抢购食盐。

实际上,这不是中国第一次陷入如此恐慌。2003年SARS时,抢购板蓝根、84消毒液、口罩,比这次更让人记忆犹新。去年的蜱虫咬死人也把中国人吓得够呛。

这些谣言开始可能只是几个人无意中说起,也没什么恶意,但一旦进入网络传播就病毒般发作,如果再有好事者或无良商人借机烧上一把火,一夜之间中国人就癫狂了。

中国人喜欢抢购,一方面缘于早年物资匮乏造成的阴影,另一方面缘于对谣言的轻信。

老百姓为什么容易轻信谣言?是因为对媒体已公开信息的不信任。

现今的媒体上,我们经常看到报喜不报忧的报道,权威专家在媒体上常以安抚民众情绪的角色出现。一些重大恶性事件经常瞒报,等到事情闹大了,兜不住了,相关方面才被迫承认事态的严重性。这样的事情反复多次后,这些舆论领袖在公众心目中就失去了权威性和可信度。甚至出现反效果——媒体说没事,公众觉得有事;媒体说没大事,公众认为问题肯定已经很严重。

恐慌多起于未知,未知则不可控。对媒体丧失信任后,一个明显无厘头的谣言就可能把问题无限扩大,直至造成集体性的恐慌。

在这次食盐抢购风潮中,卫生、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快速反应进行辟谣,网络上尤其是微博中也迅速形成了理性的对抢购食盐的质疑声。这种网民自发的开放的言论,使谣言瞬间粉碎。到17日下午,网络上已经没有鼓动大家抢盐的信息,很多年轻人也纷纷打电话告诉父母没必要抢盐。

好莱坞电影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面对状况专家大声疾呼,民众不以为然。我们希望中国有一天也能出现这样的局面:政府、专家比百姓自己更关心公众的安危,而公众则能够坚信政府有能力保障民众的安全。要实现这一点,首先应从逐步推进信息的公开透明开始。信息越透明,谣言消弭得越快,社会就越稳定。

[责任编辑:liliang] 标签:食盐 谣言 中国 媒体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