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4月贸易顺差大幅反弹

2011年05月11日 01:3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进口持续下滑引发中国经济走弱预期

郭丽琴

昨日,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进入第二天,相较以往,此次中美双方之间的火药味减弱,更加务实地重点关注双边投资准入及经贸话题。

但昨日公布的中国海关数据显示,经过第一个季度的曲折,中国贸易顺差已于4月扭转到了114亿美元。在一些专家看来,这削弱了外界关于中国经济将较快趋于平衡的估计,也有可能为S&ED人民币升值议题增添火药味。

此外,进口增速进入持续下滑通道,从上月的27.3%下降到本月的21.8%。

顺差反弹重启人民币升值之争?

由于汇率问题是中美经济失衡,美方重点关注的问题,此次单月贸易顺差大超市场预期,似乎将为美财长盖特纳增加一些谈判筹码。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中国的出口同比增速29.9%,大超市场预期,反映了出口部门虽然受到了劳动力、原材料、利率上涨和人民币升值等影响,仍然保持着较强的弹性。加上“控通胀”目标,人民币应加快升值的论点似乎得到了佐证。

英国经济预测机构IHS Global Insight首席经济学家桑顿(Alistair Thornton)在发给本报的一份报告中称,此次超市场预期的贸易顺差来得不是时候,因为美国财长盖特纳与中国副总理王岐山正在华盛顿面对面地讨论宏观政策协调。本月高企的贸易顺差很可能会给谈判增添一些火药味,盖特纳可能据此敦促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他认为,虽然最近的信号显示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的计划可能有利于中国国内宏观经济调控,但是从过去半年持续缓慢的汇率政策进展来看,中国要达到再平衡的目标,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却不这么看。她对本报记者指出,中美经济失衡,包括中国高额的贸易顺差,美国复苏乏力以及高企的失业率都是长期问题,中美两国领导既不会因为一季度季节性的贸易逆差,也不会因为4月份单月顺差而改变对双方宏观经济不平衡的一贯看法。人民币升值步伐也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也认同汪涛的看法,虽然人民币由于通胀因素,以及美元贬值因素,兑美元在升值,但是实际有效汇率并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动。“事实上,人民币兑欧元是贬值的,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波动并不大。中美两国经济政策协调,不会仅看贸易顺逆差这一点,可能需要看美元量化宽松、不加息的货币政策,失业率压力,以及中国国内的通胀压力。

汪涛和李迅雷都预计,人民币兑美元全年升值幅度大致为5%~6%。

进口减弱预示经济走弱?

本月意外的进口减弱,也是造成超预期的顺差表现原因之一。

桑顿分析,迅速回转的贸易顺差,更多的是由于中国经济减速,而不是国际需求强劲造成的。“这可以从代表国内需求的进口数据来看,进口同比增速明显减弱。”他向本报记者表示。

李迅雷也对本报记者表示,这预示着中国国内经济开始走弱,未来通胀压力也会因此减弱。“一季度中国经济已经减速,包括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都已经减少,而企业的库存也呈现高位,4月通胀环比已经显示负数,我觉得3月份CPI有可能已经是最高点了。” 他说。

美银美林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则进一步认为,进口增速降低可能会引起一些投资者担心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

陆挺预计,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在6月份逐渐开始回归正常,5、6月的进口增速也就不可能有太大的反弹。进口增速可能仅会有不超过10%的增长。主要的因素包括,由于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走高,中国进口商可能会减少存货,比如石油的进口增速就从第一季度的11.9%下降到1.7%。进出口的分化趋势表明中国已经开始较少地依赖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在前四个月,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为21.0%和18.5%,而一般贸易出口、进口增速则分别为34.2%和34.2%和因此,陆挺认为进口的减速不会造成对中国经济的损害。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认为,本月进口增速大幅下降可能是因为,一方面,高库存和价格倒挂令企业生产意愿减弱,从而对大宗商品需求减少。另一方面,日本地震影响继续显现,从日、韩、中国台湾三个主要零配件进口地的进口维持低位。

汪涛也认同此种看法。她对本报记者表示,进口增速放缓不应被解读为内需大幅放缓的又一信号。

“从日本的进口同比增速由2010年各月和2011年前两个月的35%下滑至4月份的4.6%。我们认为中国从日本进口的疲弱主要是由于3月中旬日本大地震对供应链造成的中断,持续时间应当不会超过几个月。中国的大宗商品进口在4月份也放缓,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一些大宗商品的库存水平已然较高(如铜、铁矿石等)。”

[责任编辑:wangkt] 标签:进口 增速 中国 顺差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