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陆家嘴论坛开幕 国际板炒作火爆

2011年05月19日 09:07
来源:顶点财经

0人参与0条评论

纵论新时期金融体系建构 陆家嘴论坛大幕再起

又是一年草长莺飞时节,来自海内外的金融巨擘再次聚首在黄浦江畔。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一场金融界的顶级思想盛宴将要在上海拉开帷幕。“2011陆家嘴论坛”将于5月19日至21日在上海召开。

前三届“陆家嘴论坛”的成功举办,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陆家嘴论坛已经成为境内外相关政府部门、国际金融组织、中外金融机构、专业服务机构以及专家学者的重要交流平台。

新时期金融体系建构

与宏观管理

一场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改变了国际经济金融结构。危机尚未结束,有关金融体系的构建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在这场危机之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之中的地位迅速提高。事实上,不仅中国,其他新兴经济体也由于在金融危机中强劲的复苏势头,成为引领世界增长的“新引擎”,世界经济金融格局正在逐渐重新洗牌。

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在逐渐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霾的过程中依然错综复杂: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各自经历着复苏过程中的考验。欧美等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疲软,美国推行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全球流动性泛滥。在宽松的流动性下的驱使之下,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以及粮食价格节节攀升。而对于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来说,虽采取关紧流动性闸门的措施,依然难以挡住汹涌来袭的通胀洪流。

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目前国际金融机构依然存在不稳定因素。主要经济体如何协调货币政策以巩固全球经济复苏?全球领域的金融监管改革与协调又有哪些新动向?

“在发生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金融格局面临深刻的调整,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举办这个论坛,可以加强我们与国际金融业同行的交流,进一步总结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掌握金融发展规律,夯实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支持。”中国保监会办公厅副主任蔡基谱表示。

考量中国货币政策

5月18日,央行再次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这已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调整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21%的历史高点,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7.5%。

进入2011年以来,在巨大的通胀压力之下,中国货币政策明显趋紧。不过相对于价格型工具,央行更加青睐数量型工具。年初以来,央行几乎每月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高企的存款准备金率也使得部分金融机构流动压力大增。目前拉存款已经被视为中小银行的生存大战。存款准备金率还有多少上调空间?根据央行相关人士的表态,存款准备金率无上限。但业内人士推测,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空间已经不大。

而对于加息,央行的选择非常慎重。“在目前的情况下,一加息势必导致更多的热钱流入,加剧通胀压力。”交行董事长胡怀邦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近期,有关经济放缓的争论已经有所显现,包括工业增加值等相关数据显示经济已经有放缓的势头。在控通胀和保增长两者之间,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境地。治理通胀需要最重要的是货币政策,但货币政策能否包打天下?加息空间有多大?在此次论坛上,来自央行的权威人士和货币政策专家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人民币跨境流动管理

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在路上。从2009年7月在首批五个城市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至今,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目前已经全线铺开。目前已试点地区已经扩大到全国20个省份,参与试点的出口企业由最初的365家增加到2010年底的6.7万多家,2010年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5063亿元。央行正拟将试点扩展到全国。

2004年2月,香港的银行开始经营人民币存款和汇款等业务,但是因其他投资渠道有限,导致人民币业务在香港发展缓慢。直到201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中银修订《香港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人民币离岸市场获得大步发展。2011年4月29日,首只以人民币计价的证券产品汇贤产业信托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标志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跨出新的一步。

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和人民币境外离岸市场的启动,人民币的跨境流动性将不断增加,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跨境流动的数量和质量?如何有效管理人民币跨境流动的风险?这对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目标有何意义?对中国货币政策又会带来什么挑战?这也是本届论坛关注的焦点。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建设新命题

陆家嘴论坛的召开是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每届陆家嘴论坛上“推进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都是核心议题。根据国务院文件的要求,2020年要实现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家战略的目标,而如今离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时间点不到9年时间,上海充满紧迫感,正力争加快建设的速度和力度。作为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部际协调工作小组的成员,“一行三会”和上海市政府在此次陆家嘴论坛期间将擦出哪些火花,这些谜底也将在论坛期间揭晓。

随着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王建军在论坛发布会上透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国际板的条件已经“快要成熟”,国际板的规则与推出时间、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等的相关话题必将成为论坛讨论交流的热点,吸引外界的关注。

助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国际板轮廓初显

“国际板推出条件快要成熟了”。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王建军在“2011陆家嘴论坛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引起了业界对国际板加速推出的无限遐想。

据悉,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际板在法规、技术和监管上的准备已进入“读秒阶段”。在国际板推出的“硬件”已然具备的背景下,国际板何时推出将更多取决于“社会共识”和上高层决策”两大重要因素。

三大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将热钱圈进“池子”

对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来说,推出国际板首先要做好三方面准备。一是做好法规准备,包括发行办法、交易规则、上市规则和结算规则方面的法规;二是交易所的技术准备,要保障各项技术系统能够应付国际板的运行,确保交易的安全性;三是监管准备,包括对国际板上市的公司将采取何种公司治理准则,何种信息披露要求。

“6月底,上述几项工作预计都将完成,此后可能进入意见征求阶段,届时国际板的规则和操作细则都将明朗化”。消息人士表示,“但技术准备完成并不意味着国际板就要推出了,需要高层决策者根据外部环境,最终拍板决定推出。”

此前,国际板推出除了受限于规则准备外,更多受限于市场对于国际板推出的必要性质疑。然而,随着外部环境,尤其是国际环境的逐步变化,质疑的声音日渐式微。最直接的触发因素在于,在全球热钱汹涌和中国持续升息的大环境下,国际板将成为中国圈住热钱“池子”的一部分,以缓解跨境资本对中国国内股市、楼市和实体经济的直接冲击。

有望在跨境ETF后择时推出

“更关键的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及金融危机以后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出现微妙变化,给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战略机遇,未来几年将成为这一进程的关键时期。而国际板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必须随之加速。”分析人士表示,“之前大家担心国际板会不会对A股造成抽血,会不会成为国际资本大鳄的提款机,但经过一年多来的研究和探讨,这方面的担心正逐步消退。只要遵循循序渐进、稳步推出原则,做好各项规则制度准备,国际板推出将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乃至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和正面的影响。”

正如王建军在发布会上所指出的,“一年来社会各方面对推出国际板的必要性有了新的认识,正在逐步形成共识,推出国际板的条件快要成熟了。”据悉,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就国际板召开了多次内部研讨会,召开的频率和参加者的规格表明,国际板今年推出的可能性正逐步加大。

“此前,跨境ETF被各界视为国际板推出的热身项目,何时推出跨境ETF也成为审视国际板推出的重要风向标。近段时间以来,监管层对于跨境ETF的表态越来越明确,国际板有望在跨境ETF推出后,在决策层的统一部署下,择时推出。”分析人士表示。

或将重点引入资源类、技术类和消费类公司

由于国际板被明确定位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部分,因而国际板的自身定位也逐渐清晰。此前,有传言称国际板有可能以美元计价,然而随着近日监管部门的澄清表态,国际板的人民币计价几成定局,也揭示了国际板服务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明确定位。

“推出国际板有助于提高我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为将来资本项目全面开放后的全球化竞争积累经验,因而以人民币计价自然水到渠成。而国际板既要开门迎客,又要防范风险,要以确保投资者利益得到充分保护作为前提。因而以国际板必须在上市公司结构、分红和再融资制度、跨境监管等关键环节上做好应对准备。”分析人士说。

此前,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相关研究人员对国际板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适当考虑降低挂牌成本;其二,国际板是推进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需要,海外上市红筹股回归不应搭国际板的“顺风车”,避免国际板最后建成红筹板;其三,加快股票发行体制和定价机制的改革,利用市场规律,逐步降低境内外市场的估值差距,以利于平稳接轨;其四,限制募集资金的用途,完善强制分红政策和再融资制度,避免境外公司过度“抽水”;其五,通过跨境监管合作打击不法行为,防止国际金融风险的传导和扩散。

而由于境外公司的选择是决定国际板成功与否的最关键因素,除了红筹公司外,选择什么样的公司进入国际板,将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该研究员建议,近些年,我国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矿产资源和技术创新的限制,国际板应多引进资源类、技术类和消费类的公司。从防范政治风险、分散资产配置的需要出发,应坚持行业、国别适度分散的原则,引进与我们互补的具有矿产资源优势和特定领域先进技术的发展中国家的公司。

国际板推出正面影响偏多

有迹象表明,国际板推出的脚步已渐渐临近。毫无疑问,作为有望并行于A股的另一支重要力量,国际板推出对当前A股市场也将产生深刻而复杂的影响。分析人士指出,国际板推出影响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尽管国际板将加大股票供给压力,但同时有助于催生积极的股市政策,从而对市场与蓝筹股产生正面影响。

谈及国际板,市场多空观点鲜明。“空方”的主要论据为,国际板上市的股票多为大盘股,其巨额融资需求可能会成为市场不能承受之重。另一方面,国际板的估值标准与A股不完全一样,今后有了海外标准,如果这些上市企业质量更优,可能对A股蓝筹公司带来更大的价格比较性,会构成相应的压力。

而“多方”的主要观点为,国际板推出有助于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管要求真正和国际接轨,要求很多企业无论是在企业制度,还是财务、管理等方面有显著的提高。另外,为了保障融资功能畅通,积极的股市政策或将伴随出现,从而对市场和蓝筹股产生利多影响。

分析人士指出,就对A股影响而言,或许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板推出当时的内外部环境。

“如果推出时大家对经济以及上市公司盈利预期仍然很差,那么国际板推出自然会加重这样的不好预期,从而对A股产生暂时的不利影响。如果那时市场预期有所改善,或者说处于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中,国际板反而可能起到一个助推市场的作用。”上海证券分析师蔡钧毅认为。

实际上,相比国际板的负面因素,分析人士更多是对其积极意义给予肯定。

“从目前情况看,首批国际板公司可能来自红筹股回归。考虑到目前很多公司的A股价格相比其H股都有折价,红筹股国际板上市反而有助于提升A股相关公司估值。广发证券某研究员指出。

“A股投资者历来都有炒新的偏好,如果当时市场环境好,国际板推出后受到投资者追捧也是大概率事件。”

而历史数据表明,超级大盘股上市对于市场的积极影响偏多。“据我们对之前10只超级大盘股上市后的A股表现分析,10次中市场有8次出现上涨,说明超级大盘股上市有助于市场的见底反弹。”蔡钧毅说。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际板推出预期增强,市场对于“国际板概念股”的炒作也是一哄而上。昨日盘面显示,国际板概念全线启动成为市场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东睦股份多伦股份四川双马大江股份万业企业等个股集体涨停。而这些个股有着一个共同的概念那就是外资是上市公司控股或参股股东。

有分析人士指出,国际板题材股的启动,预示着市场新的热点已经出现,而且这个题材的炒作很可能形成持久性不错的热点,这样也将直接带动市场做多的热情。

国际板概念股火爆沪指缩量反弹收复10日均线

在连续4个交易日大幅震荡后,昨日沪指迎来缩量反弹。盘中国际板概念股受到追捧,成为当日市场一大看点。

周三是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的缴款日,沪深两市在经历了早盘小幅调整后随即开始反弹,银行、钢铁煤炭板块稳步走高,显现出一定的积极信号,但市场成交量不足的弱点依然明显。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收2872.77点,涨20.00点,涨幅0.70%,成交914亿元;深成指报收12230.69点,涨102.19点,涨幅0.84%,成交632亿元。两市合计成交154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萎缩。

盘面上,国际板概念股成为当日焦点。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王建军昨日在“2011陆家嘴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际板推出条件快要成熟了,但没有具体的时间表。此消息刺激相关的国际板概念股走势活跃,早盘东睦股份、多轮股份、大江股份、万业企业、联美控股陕西金叶成霖股份等7只外资参股或控股的个股集体涨停,引爆了市场对国际板题材的炒作热情。

分析人士认为,国际板概念股可分三类:一是外资控股公司,因为比价效益、并购题材、借壳、外资控股股权转让等实质题材刺激明显,二是相关投行股,其可在推荐IPO上市过程中受益,三是B股、H股概念品种。而昨日市场崛起的主要是外资控股类公司。

除此之外,昨日盘面上,酿酒、酒店旅游、水泥、地产、钢铁等板块表现活跃,船舶制造、医疗器械、服装、造纸等相对弱势,个股涨多跌少。市场成交量较上一交易日有所萎缩,成为影响反弹的重要因素。

昨日沪指低开高走令市场憧憬新一轮反弹,对此,东北证券策略分析师冯志远认为,市场短期内反弹可能延续,但力度不大。

他指出,首先,基金仓位从三周前平均近九成下降至目前七成左右,已经到了相对低点,部分基金已经开始回补股票。第二,当前货币政策处于观望期,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存在反弹的条件。但引发大幅反弹还需要两要素:一是6月CPI低于5.4%,这就意味着5月份央行加息可能性很小。第二,央行6月份加息,并成为“最后一次加息”,市场认为紧缩周期进入尾声。如果上述条件配合,则反弹还有空间。

尽管对于短期市场存在期待,但冯志远认为中期市场可能会遭遇GDP下滑超预期带来的考验。他指出,一季度,除去银行利润后其余上市公司利润总额出现负增长,这是非常罕见的现象。未来,上市公司将进入去库存周期,同时“电荒”冲击高耗能产业,预计中国经济单季GDP可能会回落到8.5%之下,而目前市场的一致预期都在9.2%以上。此外,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结束后,资金可能从新兴国家撤离。“外资回撤与经济增速下滑共振,可能会对中期市场产生冲击。”

国际板概念股集体涨停透三大市场信息

最近,推出国际板的风声甚紧。昨日,国际板概念股突然集体涨停。那么,在当前沪深两市缩量整理的背景下,有关国际板的最新进程,以及相关概念股的集体异动,究竟透露出了怎样的市场信息?

概念股集体涨停炒作成份大

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王建军在“2011陆家嘴(600663)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推出国际板的条件快要成熟了,目前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受以上消息影响,昨日早上开盘不久,东睦股份(600114)、多轮股份、大江股份(600695)、万业企业(600641)、联美控股(600167)、陕西金叶(000812)、成霖股份(002047)等7只外资参股或控股的个股集体涨停,引爆了市场对国际板题材的炒作热情。

国际板的即将推出,有人想到那些外资参股或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将可能从中受益,并由此形成了所谓的国际板概念股。

实际上,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上证所在国际板各项规则以及技术工作方面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但显然离“基本完成”相距甚远。至少到目前为止,国际板的各项规则还未公开过,更没有向社会公众公开征询意见。实际上,在国际板推出的问题上,社会公众充满了异议,如何统一公众的意见,如何将公众的意见融入到有关规则的修改当中,还需要足够的时间。更何况,关于国际板的最终推出,目前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据悉,许多国际性公司,包括汇丰控股东亚银行、纽约-泛欧交易所和盛大网络等,都表达了对在国际板上市的兴趣。盛大网络董事长陈天桥表示,如果国际板开通,盛大会第一时间申请。在此前,汇丰集团首席执行官欧智华也曾表示,汇丰想要成为第一个在上证所国际板上市的外国企业的想法没有改变,一旦政策明确,马上就会做出反应。

但在昨日集体涨停的所谓国际板概念股中,几乎没有与以上有意首批在国际板上市的公司有什么关联。

由此,无论是国际板何时推出,还是首批有哪些公司获批登陆,现在依然无法确定。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中国股市历来有“炒新”的传统,但这次所谓国际板概念股的集体涨停,没有实质性的支撑,游资借机疯狂投机的成份较大,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与此同时,过度的投机炒作,也从另一个侧面真实的反应了当前市场疲弱的本质。

给A股带来短期利空中期利多

最近,上证指数在2800点—2900点之间窄幅缩量整理,纠结的市场情绪日趋浓厚。有观点认为,有关国际板即将推出将对A股主板的影响偏空,成为导致短期市场走弱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于A股市场来说,很多投资者都担心国际板的推出极有可能分流目前主板的资金。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在世界500强企业与国内同行业上市公司中进行比较的话,抛弃A股投资国际板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

实际上,尽管国际板还没有推出,因此还谈不上分流,但从最近机构或股东大幅减持,手握重金,伺机而动的现状看,形成了一定的“挤出”效应。

据国都证券研究所测算,上周基金平均仓位大幅下降,全部基金近乎一致减仓,高仓位、超高仓位水平基金数量明显减少。具体而言,开放式偏股型基金(不包括指数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上周下降了3.09个百分点至74.29%。经过一个月的调整,目前公募基金的整体仓位已经达到了历史均值附近,前期累积的高仓位风险已经得到了明显释放,这意味着基金有较充裕现金。在世界500强企业即将登陆国际板的背景下,这些注重价值投资和优质配置的机构手握重金,其用心值得关注。

除资金分流之外,与世界500强企业相比,目前已经跌得很便宜的A股估值可能再次被拉低。此外,国际板的估值会不会“入乡随俗”,像目前A股这样高价发行也值得关注。国信证券分析师昨天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国际板的发行价格参照海外已上市交易的股票估值水平,那么A股市场上那些高估值个股必然会遭到冲击。

当然,国际板以人民币计价利好中期A股市场。

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面临扩容压力,国际板是A股国际化的重要举措。参照国际化市场,未来国内可以催生积极的股市政策,对市场和蓝筹股均有一定正面影响。人民币计价相比美元计价,进步得多。通过这种制度安排,A股迈出国际化的第一步,也有利于更多跨国企业使用人民币,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还有学者指出,今年推出国际板,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宏观背景,即在全球热钱汹涌和中国持续升息的大环境下,它可能将成为中国圈住热钱“池子”的一部分,以缓解跨境资本对中国国内股市、楼市和实体经济的直接冲击。

另外,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板,可方便普通投资者介入,拓宽了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国际板的推出,将令投资者联想到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上市,A股市场上那些真正外资参股或控股的上市公司将直接从中受益。

货币政策是决定后市关键

从以上分析不难判断,虽然国际板的推出可能会给A股市场带来短期资金、估值、信心等偏空影响,但宏观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的取向才是决定后市方向的根本性因素。

宏观经济数据显示,4月份CPI为5.3%的,虽然环比增速小幅减缓,但仍处于高位,通货膨胀压力未减。有机构预测,5月份通胀再攀高是大概率事件,预计CPI同比增长5.5%左右。

与此同时,央行决定18日起上调存准率0.5%,旨在对冲4月大幅贸易顺差所增加的外汇占款,回笼市场宽裕流动性。央行年内第五次“提准”,充分体现出决策层应对通胀压力和流动性过剩的坚定决心。

更值得关注的是,4月份6.8%的PPI数据,结合进口数据的环比下降、PMI订单数据双速回落、及广交会订单下滑等情况,表明中国经济库存增加、内外部需求同步回落的趋势已显现。

银根前所未有的收紧,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众多中小企业资金链更加绷紧,它们中的大多数正面临一场比金融危机更为严峻的考验,这也已经得到国家部委层面的关注。

5月初,工信部通知各省市主管部门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情况调查,据悉,调查涉及中小企业资金缺口、民间借贷实际利率、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中小企业户数等16项内容。

有媒体报道称,日前温州3家老牌企业——三旗集团、波特曼(餐饮连锁企业)、江南皮革,便接连因遭遇资金链断裂而破产或倒闭,并且面临倒闭的企业面正在扩大。如今的中小企业,比金融危机时面临的压力更大。

4月份,中国企联课题组在浙江、山东、河南等地进行企业形势调研时发现,大型企业融资在此次货币政策收紧中基本未受影响。但在央行严控流动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被迫转向更为昂贵的“地下金融”市场,许多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了10%左右,局部地区的民间借贷利率已经上升至年利率100%的历史高位。

目前,货币政策大幅收紧,由于抗风险能力差,中小企业已然成为最经不起打击的群体。有观点认为,不断收紧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伤害不能被忽视,尤其紧缩性货币政策带来的“钱荒”,可能成为压垮我国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整体来看,目前基本面总体呈现出通胀压力不减、经济延续回落、流动性续收紧的局面。市场的决定因素和关注力仍将集中于国内宏观政策的取向,而其核心在于宏观调控如何在抑通胀和稳增长之间取得平衡。国内通胀压力仍未得到显著缓解,政策取向在短期内尚难出现本质变化,在宏观政策面和资金面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两市股指维持大箱体弱势震荡格局的仍不会改变。当然,一旦持续紧缩政策导致经济下滑过大,并且通胀可控,不排除紧缩政策的放松,市场也将由此迎来真正趋势性的拐点。( 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国际 市场 跨境 陆家嘴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2011陆家嘴金融论坛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