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朱荣恩:三方面提升债市评级公司的能力和收入

2011年05月21日 11:33
来源:凤凰网财经

0人参与0条评论

凤凰网财经讯 由上海市政府和中国一行三会共同主办的2011陆家嘴金融论坛于5月19-21日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新时期的金融体系及其宏观管理”,凤凰网财经进行全程直播。上海举行,新世纪资信评估公司总裁朱荣恩在专题会场一:“创建繁荣的中国债券

市场”上呼吁,从法规建设、自律建设、提高评级公信力三个方面提升债市评级公司的能力和收入。

他阐述说,目前我国评级机构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改进,促进行业发展。

以下为发言实录:

各位来宾,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论坛,也感谢会务组织方邀请我参加这次演讲。刚才两个中国债券平台的领导,和一位中央清算平台负责人的讲话,我非常有感触,中国评级业起步于80年代末,但真正迎来春天的也就是近五年,也就是以人民银行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带动了中国评级业的发展。2005年银行间债券市场产生,2007年证监会推进公司债,经过这5、6年的时间,中国评级业我认为有了非常长足的进步。

这个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就是人员规模,目前两个市场分别是“4+5”,这里面其实两家是同一个机构,就是7家评级机构在做资本债券市场做评级,人员已经达到1000多人。评级的品种已经从最初的企业债发展到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结合债,以及交易所的可分离债、可转化债,保监会的股权投资等等这些品种。

从收入规模上面,我们这个行业非常小,以前几乎没有收入,但是由于债券市场发展,给我们一个收入大增的机会。据我估算,去年一年全行业大概在4、5亿。今年从我们公司角度来看,到了5月份债券市场的评级收入已经达到去年的全年水平,这是超出我预料的。所以这个行业也在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中间得到了发展。所以昨天屠光绍讲直接融资四大机遇,专门讲到中介服务机构,我感触非常深。中国评级业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要看到与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与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乃至于国际金融市场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这里面有几个方面,我想谈一下,也想引起大家的一些共鸣和探讨。

第一个问题,我国评级机构的立法监管问题。环顾全球,各国各地区凡是债券市场有评级的这些机制的地方,都有专门的资信评级独立的法规,包括美国,日本、欧盟、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次贷危机以后,这些地方的立法机关又在修订自己的评级机构。

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信用评级管理的法规。我在想,中国债券市场走到今天,形成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形成证监会管公司债,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短融和中票,以及发改委管企业债,是一种历史的转轨期间的现象,目前这种现状具有一定的客观背景。但是我们信用评级机构的管理应该统一。

我给大家说一下,现在做交易所市场5家,做银行间债券市场4家,其中有4家是合业的,其他都是做各自市场的业务。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如果一家企业同时既发公司债又发短融,就会出现不同等级。这种差异从目前阶段就会做一些倡导,比如说一个企业在公司债里面得到了高等级,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因为评级机构不能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就要找银行间债券市场得到认可的公司再进行一次评级。

这两个不同,即便处于两个不同的机构,这是合理的,问题是在中国定价机构是以主体为定价的,就是会倒逼评级公司。因为公司债这一块,主体就变高了,原来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短融、中票的评级公司如果低的话,就会受影响。所以最近我们研究了这几年的级别四家迁移,幅度很大。银行间债券市场征信局专门找我们谈话,分析了这个问题,其中有一条我们就感觉到,这两个市场分头认证倒逼影响,所以呼吁政府加快这方面的进程。

第二方面,推进评级业的自律组织建设。我们知道国际评级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唯一一个没有行业自律组织的行业,也就是三家公司,说得不好听,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市场经济就是需要不同的声音,不能坐在同一个板凳上。但是中国评级业是不是一定要走这条路呢?不行,我们应该抓紧时间,集中我们的行业智慧、行业力量,来加速我们评级业的发展。所以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相继成立了专业委员会,这个专业委员会正在进行一些治理的规范,最近我们看了这些即将出台的规范,我想对于我们行业来说都是很好的基础。

第三个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如何改进我们的评级,提高我们评级的公信力,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认为现在目前一种评级状态,是不是可以再进一步的改进,我们能不能把债券发行时候的评级主体和债项同一时候评,变为分开评,叫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在国际上面,这是分开的,首先发债企业要取得一个主体评级等级,然后企业根据自己的融资规模、要求、时间,再去确定债券发行规模。

我们看了一下,美国的标普的收入结构中间,去年主体评级叫固定收费这一块,是120亿。债项类收入是60亿,台湾地区我看了一下,每年评180家主体,真正能够发债的也就是90家到100家。印度每年要评将近9000家的企业主体,发债也就在这里面。所以这可能是今后中国评级业走的道路。这有什么作用呢?一个就是刚才讲的主体是企业基本的信用等级,刚才张总也说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就是要让市场的各个主体有自己的信用市场,所以信用主体评级起到这样一个有利作用。

第二我们发行债券的时候把主体捆绑在一起会使压力加大。现在银行间市场的债券定价、报价都是按照主体来的,所以我们有两个报告,一个是主体报告,一个债项报告,现在基本上债项报告不看了,都是看主体。所以这个导向上面我认为还要调整。最后主体评级,评级后面的功能可以再进一步发挥,不仅仅是债券,刚才张总讲的投资组合上面,在国外投资组合非常需要评级,由交易对手评级。所以有这些主体,这里面主体不仅仅是工商企业,还包括金融、银行间保险、债券这些信用机构,就可以缓释我们在债券市场的评级压力,进一步体现我们的评级公信力。

除此之外,我们自身还要加强完善建设,包括评级方法和流程的披露,包括数据库的建设,这方面应该我们要去积极努力。这里还是跟大家说一下,评级不是对过去的证实,而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我们不应该有同质化的要求,每家公司的评级最后是由市场来认可,美国三大公司,评级方法和评级定义、评级符号、评级市场检验都不一样,我们现在中国评级符号统一的,但是方法是各自为政的。

所以在这方面,要注意这种流程的披露、方法的披露,这是很重要的。另外就是数据库建设,国际评级公司走到今天,我认为主要取决于历史,历史产生了经验,历史产生了数据,我们中国的评级业真正起步是5年,我们的从业人员的经验历史不长,我们的数据更少,所以这方面我们应该加大努力。

最后我想评级业应该市场化运作,就是刚才谢司长讲的关于监管上面,强调市场运作。市场运作我认为就是微观盈利,通过中观、宏观研究,然后通过成果发布来扩大社会影响力,最后得到社会的检验来提高公信力。这就是国际评级业走过的道路。我想这也是我们中国评级业应该走的道路。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

[责任编辑:chenbl] 标签:债券市场 中国 主体 公司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2011陆家嘴金融论坛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