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周贵银:从巴菲特成长历程看中国股市的投资之道

2011年05月31日 16:04
来源:一财网

0人参与0条评论

周贵银:

刚才殷教授说他不炒股票,我在这里要恭喜你,你比我们活得快乐,我们炒股的活得很悲惨。大学毕业的时候教授跟我们说了一句话,说如果你不喜欢一个人,就劝他炒股票,如果恨一个人,劝他全家炒股票,说明炒股是很复杂的事情。但有人认为炒股很简单,谁?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死后被安排在四个人的一个宿舍里面。其中三个人,问其中一个人说智商有多少?有160。爱因斯坦很开心,说可以谈谈相对论的问题。第二个人说有120,爱因斯坦说看来我们只能谈数学问题。第三个人说只有80,爱因斯坦半天不说话,想了很久,看来我们只能谈谈股票问题了。说明爱因斯坦认为做股票不需要很高的智商,但是低智商做股票做得好,有可能吗?有可能。巴菲特给我们创造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典范,他把投资简单化。

我今天讲的是关于巴菲特在A股市场的应用问题,希望在座接受我的观点,在中国价值投资是有一个非常好的土壤,我尽量说服大家接受我的观点。如果你接受我的观点,我想在未来投资生涯当中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讲的内容大体分为这么几个,首先介绍一下伯克希尔2011年股东大会的情况。然后解读一下巴菲特成长历程以及巴菲特理念的变化过程。然后介绍一下他的投资理念和选股理念。最后节气中国A股市场情况,看看他的理念在我们A股市场上面如何应用。

关于这一次股东大会,就有两个观点是值得我们重视的,第一个关于他的投资三分论,刚才殷教授说了,是持有资产还是货币的问题,这是毫无疑问的,持有货币肯定是贬值的,长期以来持有货币,长期趋势贬值,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持有货币是不能抵御通货膨胀的。巴菲特在这一次会议上面说了目前投资三个领域,第一个投资货币,认为长期来看,尤其说美元,长期来看肯定是贬值的。对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也是一样,即使人民币有升值预期,长期持有人民币也是贬值。第二个说持有黄金是不能抵御通货膨胀的,他认为现在这个时候持有黄金风险是很大的。因为黄金不能实际创造价值,不能用来生产,最大作用是装饰。如果一个资产不能持续的创造一些新的价值,那么这个资产,它的长期价值上涨趋势是不可持续的,所以他认为黄金已经有泡沫了。他说这个话的时候,当时与会的很多股东是很认同的。

他认为所有的投资领域只有投资能够创造价值的实业才是最现实的,而且是最靠谱、最扎实的。所以他的投资三分论是认同投资创造实际价值的实体资产,是能够真正抵御通货膨胀的,这是他的观点。

第二个有一个人问他,如果再活50年投资什么企业?巴菲特说不能再活50年了,如果能再活50年,我就是老妖怪了。他说如果问我买什么?说规模庞大的企业。有一位揭示了一下是能源和科技。巴菲特在重大时点上面的把握都是非常准确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比如说买中国石油的时候,其实当时看中了石油价格上涨的趋势,他在重大时点上面判断非常精准。这个时候看中能源和科技,对他来说是变革,因为我们知道巴菲特是不买科技股的。他一生最后悔的是没有买微软。最后明白微软有很强的时候,已经找不到让他很心动的价格了,因此放弃了这个股票。

能源和科技,这确实值得我们思考,他认为能源在国际市场上面价格上涨是大势所趋,而且能源是可以实际生产创造价值的。本身有上涨的需求,再加上通货膨胀,认为能源价格上涨这是不可逆转的。第二个科技,他认为现在到了一个靠传统,传统的能源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因此不可持续,尽管美国在过去这几年拉动经济的软势力靠科技,但是认为未来50年,科技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引申到国内市场很值得我们思考。现在我们做十二五规划新兴产业,但是我们对于新兴产业的理解有很多误区的,什么科技、能源给我们创造价值?这个需要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尤其今年都说十二五规划,其实今年的信息产业是跌得很厉害的。

这是2011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的情况。两个观点值得我们思考。

第二个通过这个图解释一先巴菲特成长的历程。大家看前面我有一个画问号的地方,这是巴菲特出生的那一天,1930年8月30日,他出生后不久美国股市到了历史极端低点的位置,有人开玩笑说巴菲特出生在最低点上面,因为他是早产的,这个人生下来是带着富贵命出生的。出生在美国股市最低点上面,所以有这样的运气。巴菲特真正开始,经营方式经营自己的企业是1956年开始的,那时候26岁,26岁的时候从他老师的公司出来。本杰明?格雷厄姆(音)到了1954年,24岁的时候给了他一次机会,到了26岁的时候离开了这家公司,因为本杰明?格雷厄姆宣布退休了。当本杰明?格雷厄姆退休的时候,曾经想让巴菲特进入合伙企业,他出来了,成立自己了合伙制企业。1956年成立有限合伙制企业,到1969年,13年的时候,和我们目前所经历的是相似的,它的盈利模式、经营模式就是现在我们的待客理财,或者目前的私募基金,目前正在运行的。

当时巴菲特并没有钱,很多人认为巴菲特从一百美元投资创造现在的财富,其实是不对的,当时已经有18万美金的财富了,只是买第一笔是一百美元。他是从18万美元做起。因为他的父亲是当时美国国会的议员,他有很多亲戚给他父亲面子的,投了很多钱给他。巴菲特这13年之间做的投资决定现在很多人是误会的,认为巴菲特选股是重仓投资然后怎么样,这是我们现在对他的理解。其实这14年当中资产分为三部分。第一个是普通股、第二部分是套利、第三部分是控制型企业。巴菲特在历史上面基本上,在二级市场买股票仓位最多就是60%,没有满仓过,我们对他的理解是错的。因为他有很大一部分资金是套利的,就是做无风险套利。还有一些资金,喜欢那个企业,开始慢慢的买,喜欢那家企业的经营方式、喜欢那家企业的业务模式,那个时候就想控制这家企业,包括当时买伯克希尔也是这样的目的。他并不是满仓。从26岁的时候明白始终保持一部分现金在手里。那时候他生活的时代,那个时候跟现在不一样,那个时候能找到很大量的价值被低估的企业,当然现在我们找不到了,他也找不到了。

这一点来讲,巴菲特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我们一般做股票,经常是满仓,价格大幅度下跌的时候,很多企业非常便宜的时候发现自己没有钱。为什么巴菲特每次都能抄底?是因为他始终保留一部分现金的。如果当他发现一些更便宜的企业出现的时候,会通过抄底的资金或者其他的资金,会尽量多的融资来进行抄底。这个是1956年到1969年,这个时期,13年当中通过有限合伙制企业。

他当时形成了这个,第一个通过资产判断价值,这是跟本杰明?格雷厄姆学的,本杰明?格雷厄姆很注重企业的净资产。比如这家企业净资产就是一百块,这个企业目前估价就是一百块,认为这是很值得的。当时那个情况,当时巴菲特开始经营自己企业的时候,发现很多股票价格是低于净资产的,那个时候开始选择用这个来寻找一种价值。

随着股市上涨,出现问题了,因为找不到更多的企业,股价是低于净资产的。所以用市盈率判断价值。但是那时候市盈率很低,一倍、两倍,只有两三倍。那个时候能找到很多低市盈率的企业,所以通过市盈率来判断价值。

再随着股市的上涨,发现通过市盈率找价值低估的企业又找不到了,而且他认为这个资产很多不纯,很多资产质量不高,后来就直接理解,一个企业只要真正是赚钱的,应该把现金赚到手就真的赚到钱了,所以开始对自己的判断标准越来越苛刻,开始用现金来判断这个企业到底值多少钱。所以他的选股理念分这三个阶段。因为现在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判断一个企业本身的价值也越来越难,所以用了自己非常苛刻的判断标准,通过现金流折现的方式来进行判断。这个现金流折现到底是什么?大家可能不太理解。

我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到底现金流折现是什么。我们说净资产是一个企业的股东权益,就是股东拥有的,其实就是股东投入的。这个钱就是你的,从最开始投入原始资金,后来就形成了净资产,哪怕干了别的投资也好,这个净资产是你原始投入的。现金流是什么?是你希望获得的,将来希望获得的。我们说赚钱了,赚到现金了,才说赚到手的,是希望获得的。

比如说你养个孩子,假如说你投了十万块把他养大成人,你希望他成人之后将来为你创造什么,他为你创造的期望就是现金流,就是你的未来现金流。你把他养大成人,你花的钱就是投入,就是净资产。一般来说,你最起码的希望,我希望投入这么多钱,将来能创造价值,不能让我再投了,投十万,假如长大成人自己创造价值的时候,不能再让我投了,这是最基本的希望。

这又有一个问题,相同净资产的企业,未来价值是不是一样呢?其实是不同的。同样花了十万块养了两个孩子,他们未来为你创造的回报是不一样的。所以相同净资产的企业内在价值也是不一样的。所谓内在价值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怎么判断?

我们首先要判断一点,如果一个企业,假如一百块钱,原始投资是一百块,这个时候如果今年创造了十块钱,就变成了110元,这110元就是这家企业的净资产。企业开始赚钱,内在价值到底是多少?第一首先不会低于110元,因为原始投资就是110元,而且这家企业正在成长,所以内在价值应该不会低于110元。到底高于110元,高多少?这就出现问题了,我们没有一个精确的数字计算。未来现金流的折现,未来现金流现在有两个条件,第一个这个企业持续多长时间,第二个这个企业每年以什么速度复合增长?这也是估计值。巴菲特说现金折线是模糊的正确。所以说我们说有一个市净率的问题。220块虚高的话,内在价值应该处在110块和220块之间。巴菲特说买股票要低于内在价值的地方,肯定是110块和220块之间的数字上面。假如说是180块,巴菲特认为如果低于180块购买,这就是低于内在价值。现在我们最大的困难,就是怎么判断这个内在价值。这是巴菲特通过现金流估算内在价值的方式。

大家看一下这个表的最下面有一个预期目标,他自己在出道的时候就给自己做了一个描述,第一次给他股东写信的时候就这么说的,说如果我们处在一个牛市上面,对不起,我很抱歉,我觉得我很难超越大盘,我如果和指数表现同步,我认为表现不错了,你们应该给我以掌声。如果我们遇到这个市场是熊市,或者是振荡市,恭喜大家,我会表现得比指数好,这是他给自己做的一个评判。第二个说我希望股东判断我是不是超越大盘,给我五年的时间。第二个说如果评价我这个基金经理人是不是优秀,至少看三年。所以这是巴菲特早期给他制定的目标。我等一下会讲为什么制定这个目标,非常经典,这个目标的制定让他变得非常成功。

1969年之后巴菲特把他的有限合伙制企业清盘了,清盘的原因,我研究他的时候发现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认为有限合伙制企业越来越多了,一些是先成立,一些是后成立的,一些成立的时候在最低点。有限合伙人,股东之间有意见,我们都是跟着你做,为什么他赚的比我多。所以他希望他的股东在一家公司里面。第二个他遇到一个问题,和我们现在基金经理人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总是发现,无论表现好还是不好,总有人赎回,老是不停的还他钱,好比现在的基金赎回一样。巴菲特早前也遇到这个问题,客户说你赚的比较慢,指数涨了30%了,你只涨了10%,这个时候,巴菲特说你给他结帐。后来1969年清盘了,清盘之后就让他的客户分为两类,第一类,如果认同我的理念把你的钱买伯克希尔的股份,我卖股份给你,继续成为我的股东,我帮你管理资产。第二个如果不认同我的理念,我给你认识一个基金经理找他,他会给你做,这个基金经理就是目前的红杉基金。

1969年之后重点运作他的伯克希尔。他买的一些大都会、可口可乐、美国运通等这些非常有名的企业,都是在伯克希尔真正开始独立运作之后开始做的。大家看一下,他买的企业在2000年之后,我们发现没有什么很重大投资,没有做过很有名的企业,当然最近他的组合投资里面出现强生这样的制药类公司,为什么?因为他已经找不到让他很心动的企业,公司很好,但是找不到心动的价格。最近出名的就是中国石油还有比亚迪汽车股权的购买。这是巴菲特成立有限合伙制企业,清盘之后投资的情况。

这些投资产生这么大的成绩,到底是根据什么产生的?选股逻辑和投资逻辑到底是怎样的?首先一点,我解释一下,第一他成功的很关键的一点是他时时刻刻都备有现金,这和我们理解是不一样的。他做的其实也是一个组合。第二个他很注重他控制这些企业对于现金流的创造,比如为什么要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给他创造了大量的现金。会发现,每次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每次股市大跌的时候他总是拿出一笔钱抄底,这就是他成功的关键。当他发现一些股票非常有吸引力的时候,总是能拿出钱来,这一点我们是不是能学得了?比如说现在股票又跌了,有一些让你心动的价格了,你现在还有钱抄底吗?没有钱,是否要想一下我们资产配置有问题。所以巴菲特投资组合里面,一些套利,他也喜欢买债券。尽管他对有一些企业很有把握,但也不是全部买进一家企业,总是持有现金,总是为将来发现更好的企业做准备。这一点我们是不是能学得

前一段时间到苏州讲课,我说我们能不能做一个盈利模式,我们能够不停的创造现金,现金源源不断,每次股市底部来临的时候我们拿钱抄底,我们能够不停的创造现金,当时就想什么企业不停的创造现金?后来说开饭店。很多人吃好饭不要发票。有人说太麻烦了,洗脚店,这是创造现金,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这个资产规模太小了,除非做成连锁店。其实我就是在讲一个意思,如果我们要做一个非常成功的投资家、投资人士,我觉得我们应该一部分资金用来抄底,在二级市场买一些普通股份,还有一个就是想办法经营这么一个企业,实体企业能够为你创造现金,不停创造现金,你收到的钱很少有应收帐款,而且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如果实现这个,就可以模仿巴菲特了。

接下来讲一下选股逻辑。巴菲特选择企业的时候有几个标准,他很搞笑,说每年做一个广告,收购一家企业了,企业必须符合以下标准才可以。首先资产规模相对来说要大,你不能说就赚一百美元,这不行,当时他说五百万美元,其实已经很高了。第二个条件说公司管理层要非常优秀。第三个条件你的业务要非常容易理解,就是别剩下什么东西我搞不清楚。还有就是能不停的创造价值。

他就给自己做了很多条件。他所有的选股标准浓缩下来我认为是这三个指标,这三个指标的核心是净资产收益率。我先讲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到底是什么?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原理,股东价格波动是怎么回事、涨跌是什么动机,理解了这个就知道国内一些股票是可以买的,一些股票是不可以买的。所谓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就是你的股东权益,股东应该拥有的那部分权益。收益率。就是你投入这些资金,到底每年给你创造多少价值,企业本身创造的价值。假如说,这个企业你投入资金就是一百块钱,你投资企业一百块钱,然后开始创造价值,开始经营了。投资完了,什么都没有干,厂房、人员布置好了,投进去一百块还是一百块,没有创造价值。经过了各方面准备之后开始盈利了,第一年赚了10%,到了110块,这时候净资产收益率是10%,这时候价值,作为股票来讲值多少?应该值110块以上,超过110块。因为在盈利,而且预期未来要不断盈利,所以应该给它目前净资产更高的价值,超过110块。

但是应该超过多少?这就变成二级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有人认为成长性非常好,有人愿意出120、130、140。这就出现问题了?到底应该给他多少钱我们才合适?给大家算一下,刚刚殷教授讲了,说银行利率3.25%这是最起码的,一个企业如果你不能给股东每年3.25%这我还不如存银行。8.25%这这是我们要求这个企业最起码能够做到的,净资产收益率要8.25%这为什么买股票?有很多风险、不确定性。如果连8.25%做不到,我还不如存银行。这个问题就来了,中国的股民胃口是很大的,8.25%这你说投资股票一年赚8.25%这不会有人有兴趣的,可能甚至需要10%,至少10%觉得才有必要投资股票。这个问题来了?所谓10%?股东权益10%?其实就是市盈率10倍。比如说你20块钱买进一家每股收益一块钱的股票,那么股东权益回报率就是10%。你是20块钱买的,不是按照净资产买的,这时候股东权益率,回报率只有10%,十倍。如果你要求股东,就是企业创造价值,创造10%,就要求市盈率不能超过十倍,你超过十倍股东权益回报率就会低于10%,那问题就来了。下来我们A股市场当中有几家公司市盈率是十倍以内的?很少,非常少。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在A股市场当中买的大多数企业净资产,就是股东权益回报率,就是每年为股东创造的价值超过10%的企业是很少的。但有人说不同意,我发现很多净资产收益率是超过10%,不错,因为你发现的是净资产收益率。所以说,净资产收益率如果按照严格标准来讲的话,我认为我们应该来买,目前通胀率来买的话,应该买十倍以下的股票才安全。其实这个思想很神奇。今年如果按照这个思路买股票,你只能买银行。因为只有银行能做到,但是你买银行今年就是最大的赢家,亏的最少,而且是赚的,这就是他的经典之处。

巴菲特真正实质东西我等一下还会讲,这是净资产收益率,就是企业造血的能力。一个企业如果不能不停的让净资产增加,这就不是一个好企业。如果我们现在看,净资产收益率,再保守一点,现在银行利率3.25%,3.25%,我们投资股票至少要超过它,当然通货膨胀率,存银行、买股票也好,总是要承受的。如果一个企业5%的股东权益回报率都达不到,我还不如存银行。5%相当于市盈率20倍,就是说目前市盈率在20倍以上的股票其实根本就不值得去买。因为这个条件很苛刻,所以巴菲特后期找不到这样的企业。有人说了,按照你这个说法A股上市公司能买的股票不多,但是看到他们都在涨,等一下我会讲,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到底怎么办?我找不到想买的企业,总是看到股票在涨,怎么办?巴菲特是怎么理解的。

毛利率,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要高,你的公司要会赚钱。什么公司会赚钱?首先这个企业具备自主定价权。什么是自主定价权?我想涨价就可以涨价,我能够转嫁我的成本。而且我涨价的时候不会影响我的销售。其实这个所谓的毛利率,巴菲特有一个说法是经济护城河。这个经济护城河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们理解一下。

第一个说特许经营权,其实中国的A股当中有一家公司是具备这个特点的,等一下会讲,讲一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子。比如说微软的windows,这就是它的经济护城河,巴菲特早期没有认识到,后来认识到的时候微软股价已经很高了。我们现在用电脑都是用的windows,如果现在发明一个操作系统给你,你会用吗?肯定不会。windows用习惯了,知道怎么用,开机知道怎么用,怎么找到你需要的资料,已经非常习惯了。先发明一个系统给你,发现找不到需要的东西,发现用起来很麻烦。而且别人发给你的东西不知道发到哪里,因为是不兼容的,这个就是没有人因为你这个软件比windows便宜就选择你这个,这就是所谓的经济护城河。

在中国理解经济护城河,很多人认为垄断,只有他能做,别人不能做,没错。这个是经济护城河。但在中国的经济护城河里面有很多企业我们是找不到它更大价值的。比如说石油是经济护城河吗?是,石油的开采不是谁都可以做的。但石油定价权不是我们定的,所以经济护城河很窄。

中国企业当中有一个,茅台也算有经济护城河的。只不过股价太高,价值已经完全反映出护城河的优势。有一个经济护城河,就是航天信息(音),这不是推荐。现在很多基金经理很看好,就是具备经济护城河。航天信息是生产企业增值税防控系统的,我们知道这个企业只要设计增值税,必须买这个东西用的。而且这个东西只有他能生产,别人都不能生产,这就是垄断,而且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净资产收益率,就是巴菲特非常关注的净资产收益率一直在30%以上。

在中国有经济护城河的企业其实是有的,比如银行也是有经济护城河的,只是经济护城河的垄断,比如说银行贷款利率比存款利率高,这其实就是国家规定的这种经济护城河。所以说,所谓经济护城,大家充分理解,应该找到很多认为毛利率比较高这种企业。毛利率高的企业,我怎么知道哪一个是经济护城河,等一下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说有经济护城河的公司,毛利率高的反过来想,是不是毛利率高的公司都有经济护城河呢?毛利率高的企业当中找,看有没有经济护城河的企业,这是我们反过来想。

未分配利润简单用一句话说,现在大家都在骂,上市公司铁公鸡,一毛不拔,铁公鸡也不见得是坏事。如果说企业的留存利润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留存一块钱能够创造比一块钱更多的价值,我宁愿你留存,不要分红给我,因为分红还要20%的税。如果能创造更好的收益,如果每年净资产回报率有30%,我希望你留存,不要分红给所以大家以后听到有人说上市公司铁公鸡,看一下这家公司是不是这样,如果只会亏欠,那分红。亏钱不如分了,如果可以赚钱,建议不要分红。其实巴菲特就是铁公鸡,他基本上很少分红。

投资逻辑,第一个安全边际,巴菲特讲要找非常安全的资产,这一点我讲一下,我敢保证在座各位99.99%的人你的理解是错的。什么是风险?在股票投资当中什么是风险?有人说买股票亏了30%,这就是30%。错的我买了股票跌了10%,止损了,这就是风险,错的巴菲特眼中的风险绝对不是跌了多少,他认为所谓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他曾经有一句非常经典的描述是这样说的,如果有一个投资项目获取百分之百的利润,但是有50%的不确定性,那我宁愿要一个,总能赚10%,但是百分之百确定的。他要的是确定。

简单举一个例子来说,如果在二级市场买股票,承担的风险不是到底能亏多少,而是买这个股票最终是不是能止损。如果买这只股票从来不需要止损,因为买了就没有跌过,买的就是最低点,这个股票是没有风险的。巴菲特说安全边际,低于内在价值,这是什么?假如一个企业非常好,盈利能力很强,净资产收益率30%以上,现在股价110块,净资产也是110块,那么这就是安全边际。因为本来就是好企业,股价已经到了净资产了,这样的企业不安全吗?肯定安全。现在110块买的,肯定是安全的,这是极端的安全边际,当然我刚才说了,我们培养一个孩子。一个真正优秀的企业,盈利能力非常强,如果股价逼近净资产的时候,这就是安全边际。

在中国,我觉得真正优秀的企业,就是盈利能力非常强的企业,市净率不能超过六倍。比如朴光稀土(音),我不明白有什么好,将来它的风险一旦释放的时候可能会一塌糊涂。就算你这个稀土有价值,如果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市净率高的一塌糊涂,这样的股票就是有风险。这个股票再好在巴菲特眼里是不会买的。这就是他说的安全边际。

集中投资,很多人说集中投资就是重仓买一只股票,那是傻。在中国,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重仓买一只股票。所谓的集中投资是把资金分配在所理解的这些股票当中做一个组合,也不是重仓投资一只股。买入有限的几只股票,有限的跟踪,其实你发现巴菲特买股票分为几类,一类是可以控制这家企业,变为这家企业的经营者,他认为是很棒的经理人,自己经营的企业是放心的。还有一部分如果这个企业我不能经营,只能买其中一部分股票,首先要能成为上市公司高管人员里面的朋友,可以无限制的,尽极限的了解这个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国已经有一点像内幕交易了。但是巴菲特为什么没有受到过内幕交易的处罚?原因是他是长期持有的,很多企业买进去就不卖,所以不涉及到内幕交易,但是他买进一家企业之前,对这个企业是非常了解的,而且以非常优惠的价格,我们商量一下,你这个股价原来外面十块,我能不能八块买。这有点像中国的定向增发。

长期持有,这个原因是因为资金量太大了,换来换去也不是很适合,前期、早期为什么会长期持有?是因为换股不方便。大家知道以前买股票不像现在电脑一敲就可以。巴菲特早期换一只股票要找的,你有股票卖吗?通过一个个找,所以他换一只企业的时候很麻烦的,但是巴菲特有一个非常优势的,就是他的自己持有期限是很长的。因为钱是他自己创造的,一个公司能为他创造不断的现金流,这些钱将来还的概率是推迟的,而且赚的利润是可以用来长期投资的,所以可以长期持有。像我们现在待客理财,基金经理,一个月不赚钱就赎回了。这是巴菲特的投资逻辑。

在中国,巴菲特的逻辑是否适合A股市场?其实非常适合。我给大家说一个总结性的东西,大家理解透了将来对你非常有帮助。巴菲特是这样说的,说对于未来的趋势我永远看不明白,我永远不知道该怎么判断,也可能会表现得非常好,也可能是今年的光景不太好,所以我不清楚。我既然不清楚,我只能做一些确定性的东西,我尽量的买安全的资产,即使今年行情不好,它的股价已经没有办法再跌了,所以这样的资产让我更放心。因为我不清楚今年行情是好还是不好,既然不知道判断,只能买一个安全的。行情不好的时候总是很抗跌。行情来临的时候总是能涨,到底涨多少,我也不知道,可能会比大盘差,但是有一些光景、有一些年景发现他的投资组合比大盘表现得还要优秀。这句话,其实你好好理解,无论行情好还是不好,去买那些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资产,哪怕牛市当中表现一般,也是能够非常不错的。哪怕大盘涨了30%,或者15%,我也认为是值得的,因为如果大盘跌30%的时候,我的股票可能跌了5%,好比这个情况。年前的时候很多人认为今年上半年行情不错,实际上判断错了。如果坚持这种理念,不管行情好不好,就买安全的,如果安全的资产就是水泥、银行,就买水泥和银行,今年就躲过去了,这就是他核心的理念。

这句话大家充分理解,将来如果理解这一点了,即使未来行情不好的情况下面你也可以做到独善其身,这就是巴菲特对它的理解。原来我在第一财经那边也做股评,后来为什么不做了?我发现每次判断都错误,说不对,有时候也会说对,后来感觉是蒙的。说错的时候比较我。后来感觉自己水平不行,就不做了,就看他们说,发现他们水平也不行,还没有我说的准呢。后来我就发现,这个东西是说不对的,永远说不对的。既然永远说不对就做一点能够把握的东西,这不是更好吗?

这是应用巴菲特的一些理念,认为一个企业,什么是好企业?就是有经济护城河,又能股东创造价值,如果不借钱,也能为股东创造价值就更好了。一些企业赚了很多钱,是借钱赚的,这种公司不是好公司。选股票,在中国,除了酒,就是药,还有煤炭,当然还有一部分是电子科技。所以你说巴菲特的理念在中国不适用,不适用这些基金经理为什么买医药股,为什么买酒类的股票?不是说巴菲特理念不适合我们,是没有理解好。如果真正理解了巴菲特理念,那时候买了股票如果是医药股,如果是酒类,现在即使大盘暴跌,你的利润仍然非常丰厚,当然这些企业现在市盈率已经非常高了,股东权益回报率大幅降低了,其实我们可以等,如果迫不急待非要买跌的,其实是亏钱。与其在股市里面亏钱,还不如放在银行呢。

所以有时候把我们现金放在什么地方更安全,这值得大家思考。每个人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但真正优秀的企业,要耐下心来等。

由于时间关系,后面有很多东西也没有办法讲了,以后有机会再细聊,有关巴菲特理念我们对他的误区很多。核心东西,如果这个东西可以消化,相信慢慢也会成为价值投资的信徒,真的是这样的话,我今天的课就没有白讲。不认同的,就当我没有说。认同的就给一点掌声。

谢谢!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巴菲特 企业 就是 净资产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