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京津冀黑产业链曝光:地沟油如何变成色拉油流向餐桌

2011年06月29日 02:52
来源:现代快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记者历经一个月、数千里艰难追踪,初步揭开京津冀“地沟油”产业链冰山一角,其规模之大出人意料,仅记者实地探访的几家窝点日加工能力合计已近百吨。这些“地沟油”黑窝点加工工艺、提炼设备经过多年“升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其识别也愈发困难,通过“地下渠道”不断流向食品加工企业、粮油批发市场,甚至以小包装形式进入超市。

泔水、动物内脏都是原料

在北京市六环路内外,环布着难以计数的以餐厨垃圾为主要饲料的泔水猪个体养殖户,他们收购泔水,经过熬煮,将“泔水油”打捞起来,以每桶1000元左右的价格卖给“地沟油”收购商,剩下的菜渣和饭羹则用来喂猪。

一位猪场老板说:“我家养300多头猪,一天能掏出这么一桶泔水油。”老板一脚踩在猪圈旁布满黑色油污的蓝色油桶上说:“现在卖1000块一桶。

养猪户告诉记者,每隔一两天会有人来这里挨家挨户收泔水油,然后运往一些集中存放点。这些存放点在行内被称为“中转站”。在北京南城的一家中转站,院子里摆满了上百个污秽不堪的塑料桶。知情人说,现在炼“地沟油”的原料不再局限于泔水,反复烹炸后的废油、屠宰场废弃的猪肉边角料、鸡鸭脂肪等,只要能出油、能脱色,就能用来炼“食用油”

河北某县一个加工厂负责人说,他们的加工原料主要是从屠宰场弄来的鸡油、鸭油。厂子加工能力很强,原料需求旺盛。炸货油对他们来说也是宝,如果记者可以大量提供的话,他们就可以加工成色拉油。他甚至自豪地说:“这才是循环经济

“地沟油”检测指标都合格

在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存在的“地沟油”加工窝点,从原料供应到成品销售,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首先是生产规模惊人,日加工能力动辄以十吨计。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一家工厂占地一亩左右。据附近村民介绍,工厂的日加工能力在20到30吨。

其次,科技含量高。此前一些权威人士告诉记者,降低“地沟油”的酸价成本太高,根本不合算,还不如买好油。然而,记者采访发现,不论是河北还是天津的“地沟油”加工厂,最不当难事的就是“降酸价”。知情人说,用碳酸氢钙去除杂质,用碱中和酸性,出来的油比茶水还要清亮。

记者在河北、天津的多家工厂取得了“地沟油”样品。从外观看,其中一些油颜色黄白,透明清亮,和真的色拉油没什么两样。一家工厂负责人称,他们的油,水杂不超过3,酸价在6以内,很多工厂都来买。

记者将获得的样油送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检验,检测结果竟然符合食用植物油和食用动物油的一般指标要求。中国粮油协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检测“地沟油”的有效办法。

记者还注意到,一些颇具规模的加工厂大多存在了十几年。天津一家工厂的办公室墙上挂着卫生许可证。一些工厂负责人说,他们各种证件齐全,不怕检查,甚至通过了QS认证。

“地沟油”最终去向是餐桌

记者暗访发现,“地沟油”主要以散油的方式流向了食品加工企业、工地、粮油批发市场,甚至流向了部分超市。

在河北一家“食用油脂有限公司”,老板告诉记者,河北一山西、河南等多个地方客户经常来买他们的油,甚至一些知名食品加工企业也从他们公司购油。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地沟油加工厂一般不散卖,主要卖给食品厂或者建筑工地。品级较高的油以更为正规的面目流向市场。记者在暗访一家“地沟油加加工黑窝点时看到了许多码放整齐、包装正规的“大豆调和油”。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地沟 泔水 记者 河北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