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达芬奇们怎会活得很滋润

2011年07月12日 18:37
来源:东方网-文汇报 作者:徐晶卉

0人参与0条评论

一个床头柜,“优惠价”也要9.28万元;一套沙发,叫价30多万元……从2000年起,达芬奇家具以自我标榜“意大利全进口”、“使用没有污染的天然高品质材料”,把自己打扮成“国际超级品牌”,大赚黑心钱。央视记者经过半年深入调查,发现达芬奇旗下部分产品涉嫌“假造洋身份”,质量和用材也存在诸多问题。“奢华洋品牌”一转眼居然成了“山寨货”?

其实不单单达芬奇家具,涉嫌“假造洋身份”的所谓国际品牌还有不少,有些已被揭露,有些还在潜伏。过去,也许我们会说与国外市场脱节、消息不灵通,对“国际品牌还的真假难弄清楚,结果让达芬奇们乘虚而入了;但在信息渠道大大畅通,“人肉搜索”已经登峰造极的今天,按理说“伪身份”“假洋货”应该很难隐身,可为何它们偏偏能好好地“活着”?

消费者最怨“面子没有了!”

昨天在达芬奇延安西路店,有消费者跑来讨说法。一位自称姓缪的消费者告诉记者,他在2006年买下200多万元达芬奇家具,包括沙发、椅子、茶几等,用了一年不到,一些部位就损坏了,比如沙发横档断裂。另一位消费者则说,自己刚刚采购了150多万元家具,眼下还没拿到货:“当时销售人员明明白白告诉我是‘意大利原产’!现在我不知道能不能退货……”

不过,这两位消费者真正气恼的,是“面子没有了”。“我出大价钱买达芬奇家具,倒并不看重他们用什么木材,就看中它的品牌、它的设计。现在媒体爆出达芬奇家具可能是‘山寨货’,人人都知道我花几百万元买的东西,实际可能只值几十万或者几万元,不是要把我当傻瓜看了吗?!”

质量还是小事,面子最大,这番言论让记者听了忍不住要笑。可抱着这种心态的消费者真还不在少数。正是冲着消费者迷信“国际大牌”并且借以炫耀的心态,“达芬奇”之流才有了存活空间。迷信“所以“不疑”,沙发横档断了也“不疑”;所以尽管“人肉搜索”很厉害,但谁也想不到要去搜搜看。

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的唐跃军说:“现在一些国人的消费心态就这么浮,舍得花钱买大牌,只看重面子、看重身份地位,对产品的品质、功能、性价比等等实实在在的内容,反而无所谓。”他说,奢侈品消费正在走向非理性——其实我们冷静想想,“意大利原产”,如今就一定比中国生产的家具质量高吗?“外国的月亮当然不会比中国的圆”,可有些人就是不冷静,或者身不由己冷静不下来。

能指望有同行举报吗?

根据央视追踪找出的达芬奇“假造洋身份”的路线图看,这家企业是做足了功课的。比如,“保密”工作一级棒,设置了专用电话、传真,更指定专人跟国内的代工厂家“单线联络”。更要紧的是,造假舍得花成本、费工夫:东莞工厂生产出家具后,达芬奇公司将它们从深圳口岸出口,真的运到意大利,再从那儿“进口”回上海,从上海报关进来。这些家具因此有全套的真实的进口手续。当然造假成本最终摊到了消费者头上。

记者特地咨询有关行家,据介绍,消费者如投诉产品材质,达芬奇家具有“小问题”——在销售时产品标签上只写“皮”或者“木”,没有写明具体材料,但这最多属违规整改范围;如投诉产地作假,有关部门主要查看关税单——达芬奇恰恰有这个。

造假可谓“天衣无缝”了!

不过,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造假造多了、时间长了,总不免被人察觉,比如同一行当的企业。能指望有同行举报吗?

一家企业不诚信,会连带损害行业中的其他企业。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间里国内市场上的“全进口家具”,一定会被广泛怀疑,销量很可能大跌一阵。这些同行企业假如事先知情,难道没有想到“定时炸弹”有朝一日被引爆时“集体遭殃”的后果?但,为什么似乎没人举报?答案应该有多个。

有人说,国内生产的“国际品牌”多了,各行各业都有,不少企业还以假出口来骗取退税;还说“这次弄出达芬奇,算它‘触霉头’;那些没被揪住的,活得很滋润”

该不该再次质疑我们的监管?监管部门为何总是那么被动?为什么少见由他们在监管中“主动”发现的“大案要案”?监管部门为何

本报记者 徐晶卉

[责任编辑:wangkt] 标签:达芬奇 国际品牌 家具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达芬奇反扑央视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