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全球经济反绑 消解负债压力全球埋单中国难幸免
短短数月,一场波及全球的美国国债风波,从华盛顿国会山和纽约曼哈顿向四处蔓延。
7月围城,倒计时指向8月2日前的美国国会表决。根据美国国会去年2月规定,美国国债余额上限为14.29万亿美元。而美国财政部今年一季度末即宣布,其国债余额在5月底之前将达到上限,为避免国债到期违约,新的上限设定须在8月2日前经国会批准上调。
然而数周以来,美国两党政要、金融名流和专家学者均卷入论战,围绕提高国债上限的公开谈判与幕后博弈,逐步将一件例行公务审核程序演化成全球瞩目的“债务限额危机”,中国作为持有上万亿美元美国国债的最大债权国,对其风吹草动的任何变化高度敏感,对可能的账面减值亦有担忧。
自7月25日起,纽约股市三大股指连续三天下跌,被视为美股风向标的标准普尔500指数7月27日跌收2%,跌幅为最近两个月最大,市场人士相信,投资者对两党拉锯谈判失败的担忧与日俱增。这似乎再次印证了,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著作《国富论》中的预见:所有经济体都会因为该国发行国债而被逐渐削弱。
7月18日,投资公司RIT Capital Partners PLC主席罗斯柴尔德勋爵在北京对《财经》记者感慨,自1917年美国国债限额设定以来,至今已被提高了93次,而现在的第94次被证明最为艰难。
提高债务上限是为过去的选择埋单,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认账。
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的7月25日晚全国电视讲话中所说:十年来,美国支出一直高于收入,政府在2000年曾有过预算盈余,但这笔钱未被用来偿还国债,而被用于数万亿美元的新的减税计划,此外,两场战争和一项昂贵的处方药计划又增加了美国的超前支出。
更糟糕的是,经济衰退意味着收入减少,同时却要求进一步增加开支——为中产阶层减税以刺激经济;发放失业保险金;资助州政府以避免更多的教师、消防队员和警察被裁员。这些紧急措施也增加了财政赤字。
在美国,政经两界的共识早已明朗:达到国债债务余额上限,意味着美国财政部无法通过发行债务来筹资偿还政府的债务,无法进行信托基金的投资。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对美国和世界均将是灾难性的。
经济学家们注意到,美国的困境在于,在经济持续缓慢增长的环境下,过快缩减赤字会对经济、就业和公司利润增长进一步造成负面影响。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教训之一即是过早减赤使经济衰退恶化。
另一方面,继续扩大赤字刺激经济同样阻碍经济增长:消费者预期退休福利减少会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公司预期政府迟早增税而谨慎从事投资决策;持续高赤字可能导致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降,使长期利率上升,影响商业/消费负债和支出增长。在赤字和财政支出难降的情况下,债务不可能大幅缩减。
所有的激辩、相互怒斥和越陷越深的谈判僵局,已经超越了两党政治的范畴。在浩然资本(HAO Capital)合伙人霍泰德(Ed Hotard)眼中,此次争拗牵扯着更长远的利益。
他对《财经》记者说,这次债务上限及预算之争,关系美国未来方向:美国是否会为照顾欧洲式老龄社会而加大对经济的干预,从而如欧洲一样限制了经济增长?抑或美国会限制政府干预,并视其自身为以创新为基础的、更加灵活的、正在增长的经济体,公民更愿意互相帮助,自给自足,而非依赖政府?
38年来,世界最大对冲基金之一桥水联合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创始人雷蒙德·戴利奥(Ray Dalio)一直在观察各国经济运行方式。他从更宏观的视野出发,认为美国债务问题表明世界正处于十字路口。
早在今年6月访问北京时,雷蒙德·戴利奥即向《财经》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目前的局势正带领我们走向一个没有已知财富储藏、没有可靠储备货币的世界。他说,数十年来大部分时候,他都知道“钱”是什么——世界货币是美元,而全世界最安全的投资是美国国库券,“而从现在起,我们将没有明显可靠的货币和足够安全的债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