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由美债危机而想到的

2011年08月11日 02:4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于勇

0人参与0条评论

⊙庄 健 ○主持 于勇

最近一段时间,美债危机牵动着全球金融市场的神经。尽管美国两党已于8月2日就国债上限问题达成一致,但是美债危机的出现还是为缓慢复苏的全球经济敲响了警钟,有关政府债务风险的讨论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国债负担率(国债余额与GDP的比率)来分析和评价政府债务风险。根据20世纪90年代欧共体成员国加入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时所达成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成员国的财政状况要保持稳定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赤字占GDP的比重不超过3%,二是政府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不超过60%。尽管由于各国国情不同,这两个判断财政稳定的条件并不一定适用欧盟外的其他国家,但它们无疑已成为世界多数国家评价、分析政府财政状况的重要依据。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欧美各国采取的一系列救市措施和宽松货币政策使得政府债务负担突破了风险警戒线,从而导致了巨额偿债支出、市场信心的减弱以及对汇率的负面冲击。同时,巨额财政赤字也引起了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估计,2010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都远超马约规定的上限:美国92%,日本220%,德国80%,法国82%,意大利119%,英国77%,加拿大84%;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的这一比重普遍低于60%或略高于60%,如俄罗斯10%,印尼27%,韩国31%,南非36%,巴西66%。

中国的情况如何?IMF给出的数据是17.7%,是按中国2010年末国债余额6.8万亿和2010年GDP总量39.8万亿推算出来的,这一数据明显低于60%的国际警戒线。但由于近几年中国的地方债务急剧增长,导致2010年地方债务余额已高达10.7万亿。如包含地方债务余额,宽口径的中国政府债务余额合计17.5万亿,其占GDP的比重为44%,仍低于马约规定的上限。但如果再加上政策性银行债务余额约5万亿,铁道部债务余额1.9万亿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0.4万亿等最终都可能会由政府“买单”的其他债务,2010年中国公共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将达62%。

因此,无论是按哪一种口径,中国政府债务余额或公共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都还属于可控范围,处于国际“警戒线”左右或以下。然而,中国的政府债务和公共债务还是面临不少风险和不确定性。一是透明度不够。地方政府的债务,政府融资平台,各大部委、国有企业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的债务信息往往都属于预算外性质,缺乏足够的透明度。二是长短期收益和风险不对称。政府债务往往用于中长期投资项目,其产生效益需要较长的时间,但其归还债权人利息的时间则往往较短。三是抵押物容易“缩水”。地方政府用来融资的抵押物往往是土地收入和未来的财政收入,一旦土地出让金和财政收入因宏观调控受到影响,地方政府的还款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针对上述风险和不确定性,政府应在扩大预算范围、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增强地方政府的还款能力等方面作出规划并扎实推进,才能确保中国的政府和公共债务风险真正可控。

(作者系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liliang] 标签:政府债务 GDP 地方债务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