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银行理财产品短期收益崇拜须破除

2011年08月13日 00:03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朱紫云

0人参与0条评论

“对于外资银行来说,理财业务就是为客户管理资产实现保值增值,而不是成为存贷款业务的附属和附庸。”与上半年中资银行借道理财产品揽存揽储不同,渣打中国个人银行财富管理部产品总监郑毓栋如是表示。

外资银行存贷比75%达标大限将至,而外资银行仍无意大规模发行理财产品“吸金”,除了郑毓栋之外,花旗中国零售银行业务总监连锦东和东亚中国财富管理部总经理陈柏轩均认为,短期产品收益虽然较高,但要获得长期收益仍需要对资金进行合理配置。

《中国经营报》:上半年尽管不少外资银行的结构性产品收益率表现抢眼,但并不是所有外资银行的到期结构性产品都能实现预期最高收益,怎么看这个现象?

连锦东:首先,投资是有风险的,不是所有的结构性产品都百分之百实现收益率,甚至可能为零回报。就好像投资股票、商品等资产一样,没有任何投资能够确保百分之百产生收益。投资者应该摆正对结构性产品的认知和投资态度,在购买产品之前应该理解相关风险,并且要考虑清楚是否能够接受可能的零收益甚至亏损再进行理性投资。

其次,实现结构性产品的收益率取决于所挂钩标的的表现以及产品设计的结构的市场方向,比如看涨、看跌或者是波动的。如果挂钩标的表现与设计的市场方向不符合或者挂钩标的表现不佳,都会影响收益。所以投资者在购买结构性产品之前应注意选择熟悉挂钩标的,要有自己对挂钩标的的基本看法,是涨还是跌,并弄懂收益率的计算方式。

郑毓栋:对于外资银行来说,理财业务就是为客户管理资产实现保值增值,是财富管理,而不是成为存贷款业务的附属和附庸,并不承担给银行揽储的目的。我们不会以单一产品的高回报率来吸引客户,也不会发行非常超短期的产品,3天、7天的理财是不是理财?如果超短期产品获得收益,但未来一段时间能否再找到合适的理财产品?对于个人来说,不要仅仅看产品存续期间的收益,要看资产整体收益。

从客户投资需求来看,在通胀高企情况下,投资者对保值和跑赢通胀的期望越来越高,我们理解客户想跑赢通胀的需求,目前中国理财市场上出现了投资者对于某类产品回报期望过高的情况,但也要看到能够持续跑赢通胀的产品少之又少,甚至没有。投资者要想在一款或者一类产品上持续跑赢通胀无疑于缘木求鱼,还是要做好长期资产配置,以抵抗通货膨胀和风险。

陈柏轩:今年上半年股市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股票和基金的赚钱效应大大降低,理财产品收益稳健获得投资者青睐。上半年理财市场中有几类产品比较畅销,一是主要由中资银行发行的短期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二是部分外资银行发行的结构性保本或部分保本产品,尤其在5、6月欧债危机之前这些结构性产品表现都很好;三是代客境外基金产品。

《中国经营报》:当前很多投资者选择理财产品的标准之一仍是收益率,在短期高收益率的吸引下投资者容易忽略投资风险,怎么破除“收益率崇拜”?

郑毓栋:投资者“收益率崇拜”原因之一是目前部分中资银行发行的固定收益类和信托类产品很少发生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的情况,甚至给投资者带来较高回报,在这样的市场情绪下收益率就有很高的吸引力而风险考量就退居其次。

在缺乏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很多投资者往往倚赖银行,所以银行应该帮助客户量化风险承受能力,并进行产品风险等级分类,根据投资者的不同风险偏好把合适的产品卖给投资者。

陈柏轩:现在投资者还是比较看重收益率,但是也不能单看收益率。比如有的银行发行挂钩股票的结构性产品,它们收益率设定比较高,挂钩标的听起来也很有卖点,但所挂钩的不同股票之间并没有太多相关性而且投资周期不一样,这样到期收益能否实现就很难保证。

在短期流动性产品管理方面,中资银行的产品类型和收益率都很吸引人,比如很多中资银行临近月末发行的短期产品收益率都非常高,比如7天收益达到7%到8%,尤其在今年银行流动性紧张的时候可能会获得,但短期产品的发行并不连续,高收入也并不持久,只适合短期闲置不用的资金投入。除非投资者连续购买的短期产品都能保持7%以上的实际累计收益,否则当期4%、5%的收益看似高于存款利率,但并不能跑赢通胀。我们强调的财富管理是投资者要对自己资产进行短期、中期和长期投资的合理分配。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产品 收益 收益率 投资者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