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标普们的劫杀史
陈慧晶 胡蓉萍 刘真真
标普又出手了。
这次,他的目标不是希腊,不是日本,而是向来被认为是零风险权重的美国国债。
2011年8月5日,美国两市结束,标普向全世界发布了这份将美国主权债评级从AAA下调至AA+的新闻稿。
一枚重磅炸弹,令本已噤若寒蝉的全球股市顷刻溃败。率先开市的中东股市录得迹象,其中以色列股市大跌近7%,创11年以来最大跌幅;继而亚太股市、欧美股市均未幸免于难,多数股市跌回至2010年8月的水平。据路透社数据,近两周来,世界股市的市值已蒸发约4万亿美元。
结果,一击成功。
最后一根稻草?
自欧债危机始,国际大型评级机构就开始舞起他们手中的“利剑”,从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始到中国银行业及数家上市公司,再到美债。每次出手,都能搅乱市场的节奏,引起金融市场强震。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穆迪降低了泰国主权信贷等级和泰国三家主要银行的评级,导致泰铢兑美元汇率迅速下降,进而引起金融危机。此后,在11月28日至12月11日的两个星期时间内,穆迪又连续多次下调韩国外汇债券和票据的评级,导致韩币瞬间贬值,股市更是一落千丈,金融危机全面深化。
2008年次贷危机中,调级大戏在次级抵押贷款评级上重演。2007年第三季度至2008年第二季度,三大评级机构下调了共1.9万亿的抵押贷款债券。评级的下调,使得金融机构不得不降低抵押债券的价值,从而增加了融资的困难,导致抵押债券利率的一路下滑,引发市场动荡。
2009年12月8日,惠誉将希腊信贷评级由A-下调至BBB+,前景展望调为负面。12月16日,将希腊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为3B+,紧接着,穆迪也将希腊主权评级从A1下调为A2,评级展望为负面,希腊债务危机愈演愈烈。
评级机构成了压垮经济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向本报表示,标普下调美国评级之前,股市就已经大跌。当时主要是两党在财政预算上达成的协议低于预期,最后协议转向紧缩的政策,那对美国经济的复苏就要打问号了。评级机构是出于基本面的考虑,标普下调评级是由于担心未来美国经济的复苏。
中信银行金融专家刘维明也认为,标普降级仅仅是一种态度,它的降级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美债的价值,美债问题由来已久,这只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而不是决定性的,只是加剧了原有趋势的强度,而没有改变趋势。
利益绑架?
无论是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评级机构的话语总是在关键时刻发威。
这让人们不禁回忆起当年的安然事件。2001年10月,安然发表第二季度财报时,宣布公司亏损达6.18亿美元。同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安然及其合伙公司进行正式调查。此时,标普和穆迪一直对安然债务保持“投资级别”,直到安然正式申请破产前4日,才将安然债务下调至“垃圾债券”级别”至此,评级机构的评级能力和公信力开始受到了广泛质疑。
而2008年次贷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的失灵更是众所周知。
2006年,以次债为基础的抵押贷款债券的销售空前,下半年违约苗头已隐现。但评级机构依然维持对次贷产品AAA的高级别。直到2007年7月,标普和穆迪才分别下调了612种和399种抵押贷款债券的信用等级,并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震荡。
信用评级机构通过向市场参与者揭示信用风险,防止市场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维护投资者的利益,这是其公共性所在。但与此相悖的是,信用评级机构的收入来源于发行方所负担的评级费用。在利益驱动下,评级机构很容易被发行方“利益绑架”
在对抵押贷款债券(CDO)的评级中,三大评级机构赚了个盆满钵满。据路透社数据,仅2006年,穆迪就从抵押贷款债券的评级中获得收入20.4亿美元,而惠誉当年的信用评级收入是48亿美元,其中51%来自于房屋抵押贷款和次级抵押贷款产品。
在三大评级机构的推动下,抵押贷款债券在2006年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仅2006年一年,其销售额就达到了6000亿美元。
事实上,在抵押贷款债券的发行中,评级机构将不同风险程度的房产抵押债券(MBS)进行评级,并将低等级进行重组形成各类CDO,通过对CDO进行评级提高其出售能力。这就使得次贷风险被层层掩盖,导致大量的投资者只看到高评级的证券化产品,而不能发现其基础资产的风险。
对此,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认为,信用评级师是邪恶的金融巫师、第五类矿工,他们属于金融危机的主要帮凶之一,但却至今还未受到法律的制裁。
因此,对于此次下调美国主权债评级,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标普可能是想要挽回2008年对次级债错判的名声。因为美国在十年前就已经入不敷出了。房四海也表示,按照国家主权三因素定价模型,美国被降级的时间点应该在2008年。他认为事实上目前恰恰应该是恢复美国AAA评级的时候。
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在2011年1月发表的报告中指出: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是金融危机的主要推手。次级抵押债券如果没有他们的推荐是无法被大量交易的。投资者通常都盲目地信任他们。他们的评级报告助长了市场膨胀,而他们在危机发生后迅速下调评级,对市场和公司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陆续对信用评级机构展开了一系列调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于2008年6月出台了监管方案,禁止评级机构对其评级的结构化产品进行设计,并提出的新收费制度使严格评审也将获得相应报酬,以期削弱评级公司给出虚高评级的利润刺激。但事实上,发行方付费的模式并没有真正改变。
相关专题:标普调降美国长期信用评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