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梅德文:碳市场明年或将面临大发展

2011年09月17日 17:20
来源:凤凰网财经

0人参与0条评论

正在加载中...

凤凰网财经讯 北京环境交易所总裁梅德文15日在达沃斯现场对凤凰网财经表示,碳市场明年或将迎来一个巨大的发展节点。

梅德文在接受凤凰网财经独家对话时,对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前景表达了乐观的态度。他认为中国碳市场的发展会很快,“其速度、质量、规模和效益会超乎很多人的想像。

但他也指出,由于碳市场是个政策性市场,所以碳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强力介入。“但是政府要扮演好一个合适的角色,就是规则制定者。有一句话叫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制作用,发挥市场的价格发现、风险规避、成本降低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低碳经济。”梅德文说。

以下为对话实录:

凤凰网财经:北京环交所已经支持博鳌论坛实现了碳中和,未来有没有计划支持达沃斯实现碳中和?

梅德文(北京环境交易所总裁):如果达沃斯有这个需要,我们当然可以探讨,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

凤凰网财经:环交所未来的业务拓展方面,有哪些目标行业和企业?

梅德文:碳中和目前分为三类在中国,一类已经做了五、六年的CDM市场,也就是说我们按照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原则,中国的CDM项目卖到国外,卖给附件一国家,这是我们的第一类。

第二类,就是自愿排放市场,即VER市场,我们也做到很多案例;

还有第三类就是特例行业,特例区域的碳排放交易试点,我们称之为“双特”

这三类市场肯定有很多很多行业和企业,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比如说,CDM项目,我们做到了很多案例,我们曾经把中国第一个单边项目卖得了国外著名的碳基金、碳机构,VER当然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关注这个农林减排行业,我们开发了熊猫保准,这也是中国自主开发的第一个自愿减排标准,我们更多的关注农业、林业,我们称之为“农林牧渔”大农业。

至于“双特碳交易”,就是国际通用、的国际主流的强制配合交易市场。我们更多的关注像电力行业、钢铁行业、水利行业还有这些高耗能、高污染排放大户行业,包括垃圾焚烧等等这些行业。这是讲关注的行业。

如果讲关注的企业的话,自愿减排市场,我们当然更多的还是关注有实力、有远见、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因为目前在中国我们还是以资源减排市场为主,按照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这个原则,我们目前还没有强制减排义务,我们主要还是自愿减排为主,所以我们更多关注那些愿意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至于在配额交易试点这个领域,我们更多的关注那些排放大户。

凤凰网财经:环交所在产品开发和完善有什么新动作?

梅德文:可能很多人对于环境交易所做什么,确实不太清楚。我们讲市场分两类市场,就是现货市场、期货市场或者是说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或者说按照资本市场的范式: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就是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我们现在目前更多的还是在商品市场领域、项目市场领域、权益市场领域。我们的交易产品,也就是自愿减排市场,比如说我们开发出熊猫保准,会开发出熊猫标准的碳信用来做一些项目交易、商品交易,但是呢,我们目前的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资源,还是投放在“双特”碳交易,也就是特例行业、特例区域强制配额交易试点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上。

比如说,我们目前正在和北京市发改委一起研究探讨在北京进行强制碳交易试点的碳交易平台的建设工作,这是由我们来承担的,我们目前正在做适合中国国情的、兼顾国际规则的、可操作的这种中国碳交易平台的建设,这个也许将成为我们北京环境交易所最重要的工作。我们希望能够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一个碳交易平台、碳中心市场。我们希望能够从北京走向华北,甚至说未来的合适的时间之外,我们成为全国性的中心市场,和我们的国内外合作伙伴合作,成为国际化、国家级的市场。

凤凰网财经:国际碳市场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可以为环交所未来的发展所借鉴?

梅德文:如果讲借鉴确实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中国借鉴的地方,因为毕竟欧洲碳市场已经发展到很多年了,从2005年开始,已经六年的时间了。我想说三点吧,第一碳市场的技术体现的建设。因为碳市场的第一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技术体系的建设,我们称之为碳体检、碳足迹、碳盘查,或者说叫“三可”: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即MRV体系。如果这个体系不健全、不严密的话,将直接影响碳交易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故MRV“三可”是碳市场最重要的基础,也就是说数据的这种积累,历史数据、跨行业数据的积累,这是一个巨大的工作。有人说,如果这个减排数据不真实,那么减排信用,也就是不真实的。这样,碳交易市场就变成假币市场了,相当于印假币了。这是第一个教训。

第二个教训,就是政策制定,碳交易市场的第二个体系就是政策体系,它解决的是合法性和稀缺性的问题。我们知道碳交易的主要原理就是制度经济学的科斯定理,就把明晰环境产权,界定排放权力,即确权。但这个排放的总量如何制定,也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有难度的问题。比如说欧洲碳市场EU-ETS第一个阶段,它这个配额发放的太多,导致了第一阶段甚至快崩溃了。但是如果你配额发放太少,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叫“法不责众”,如果所有的减排都完成不了的话,也不好执行惩罚机制。

碳市场五大流程,制定总量、科学的分配、第三方的核证以及全国性的登记注册(防止重复买卖),还有一个交易,最后一条就是严格的惩罚机制,都需要研究,这个类似于马克思讲的惊险的一跳。这个欧美都有很多教训,也有经验,这是第二。

第三条呢,就是经济性,经济体系、金融体系,碳市场本身是金融市场,碳交易跟多的是一种金融手段,它交易的产品主要是金融产品,是期货,是衍生产品。 碳现货交易在全世界碳市场只占10%,国际碳市场还主要是金融市场,是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它交易的主要是金融产品。

所以说总结起来,碳市场的三大体系,技术体系解决的是科学性和真实性的问题;政策体系解决的是合法性和稀缺性的问题;金融体系解决的是稳定性和流动性问题。这个都值得我们中国政策的制定者借鉴,特别是金融问题。我们目前对碳市场有两个不太好的倾向,重技术,我们重视技术体系,但是轻制度,不太重视制度创新、制度设计,特别是我们现在流行一词叫顶层制度设计,这是第一。

第二就是重产业、轻金融。我们目前不管是舆论界还是产业界,对低碳技术低碳产业,应该是取得一定的共识,但是对于碳金融应该来说还有很多很多同志持不同的意见。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我们中国要实现大国崛起的话,绝对离不开金融的崛起。而对于我们在传统金融领域并不具备太多的优势。我们认为碳金融是中国实现后发崛起、跨越式发展、大国崛起的一个巨大的制度红利、制度创新、金融创新、资本红利。

凤凰网财经:您刚才说有些人还在质疑碳金融,他们质疑的原因是什么,主要质疑点在何处?

梅德文:这个说来话长了,因为我们目前从事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更多的是技术背景的,或者更多的是产业机构。比如有的机构更多的是偏技术的机构,而不是偏经济偏金融的机构,那么这个操盘者或者说目前碳市场更多的从业者大多数还是做产业的,比如说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做CDM确实获得了很多非常可贵的发展资金,比如说我知道有一个机构每年在CDM领域至少有几个亿的收入,这个还是非常不错的。当然现在CDM现在遇到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目前主流的金融机构、主流的经济学家、主流的经济研究机构,对于碳市场、碳金融,应该来说,关注的还是不够或者说还太少,也就是说还有很多很多政策研究机构、经济研究机构,主流的金融机构还没有关注碳市场碳金融。当然因为碳金融它目前处于初级阶段,这也很正常。

凤凰网财经:你对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前景展望如何?我看您前不久曾谈过,中国的碳市场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强制减排。

梅德文:实际上我们中国应对气候办法做了非常非常多的工作,包括人力资源建设,包括政策研究,包括资金投放,包括技术体系、政策体系、金融体系的这种布局上,我们中国做了非常多的工作。而且我相信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我认为中国碳市场发展的速度、质量、规模、效益都会超乎很多人的想像。甚至来说明年2012年,我认为中国碳市场就会迎来较大的发展。当然对于某些企业来讲,这个不是好消息,特别是那些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污染大户。

凤凰网财经:他们不愿意交易。

梅德文:而且他们并没有支付他们应该支付的排放成本,我觉得对于他们来讲可能不是个好消息。但是对于那些有远见、有社会责任感的新能源企业来说讲,或者说低碳时代商业模式的创新者来讲,毫无疑问这一定是个好消息。

凤凰网:事实上中国碳市场现在还是离不开政府来引导,进行强制减排。将来如果发展到一定阶段,是否可以不需要政府的强制,实现完全市场化?

梅德文:你说的是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的划分问题,我们知道有一句话叫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但是因为碳是个政策性市场,我觉得对于碳市场来讲,不管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可能都离不开政府的强力介入。但是政府要扮演好一个合适的角色,就是规则制定者,它主要制定规则的。

凤凰网财经:其他的还是归市场?

梅德文:对,因为充分地发挥市场的资源配制的这种基础性的作用,一定要发挥市场的这种价格发现、风险规避、成本降低的这样一个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低碳经济。(文/马德俊)

[责任编辑:madj] 标签:市场 梅德 中国 减排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2011夏季达沃斯论坛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