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烦恼:过于年轻化 粗放式发展模式后遗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至少通过近期不断发生的“裁员事件”可以看出,夏治冰(比亚迪销售公司原总经理)的接任者侯雁,显然无法迅速让比亚迪的处境出现改观。现在,不止是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整个比亚迪都在进行着不小的人员及组织架构的大幅修整。只不过,这种近乎残酷的裁员方式对处于业绩下滑期的比亚迪而言,是否是一种最佳的方式,能否解决比亚迪全部的问题,还有待时间检验。
比亚迪的发展危机似乎在2011年上半年集中爆发——服役13年的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辞职;紧接着就是销售公司开始裁员;比亚迪A股股价持续大跌;产品质量以及利润缩水问题凸显;现在,比亚迪又在谋划着一波更大范围的裁员……“所有的危机表现归根结底,在于比亚迪的发展团队过于年轻化,这是其前期粗放式发展模式留下的后遗症。”在裁员风波之后,一位业界知名的汽车评论员如是评价比亚迪,“年轻的比亚迪就像年轻人一样,需要经过摸爬滚打来完善自身的性格。
作为处于成长期的自主品牌车企,比亚迪的弱点在于,在发展初期并未摔过跟头,因而缺乏危机感,把发展初期遇到的机会看成是自我能力的真实体现。而一旦遭遇挫折,这些曾经需要面对的难题就会集中爆发。而这些也是国内自主品牌在“做强”过程的必经阶段。
如果说合资车企在国内的发展都会经历中外双方的磨合,以及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缓和外方企业文化中固执的一面,那么自主品牌的发展需要经历的是在创业初期的天然优势消失之后,依旧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准确方向。
比亚迪自始至终被忽视的根本问题,一是产品,二是人。产品方面,F3出道初期高性价比面对的是二三线市场,那时候合资车型价格还没下探到“消费者跳一下就能摘到”的地步。F3的辉煌缘于比亚迪进入汽车行业初期善于扬长避短,但经过六七年的发展之后,市场在变化(竞争对手包括合资企业也在更多的开发出同类产品甚至性价比更高),而比亚迪却无视竞争并一味把摊子铺大:比亚迪要做全系车的“大公司”,于是M6(MPV车型)上市、S6(SUV车型)上市,客车基地和微面项目也相继规划而出。摊子越来越大,精力越来越分散,而产品核心竞争力却提升有限,于是M销量危机和管理危机的逐渐爆发也就在所难免了。
而在发展初期,“人海战术”是比亚迪成为自主品牌“黑马”的制胜关键。但王传福标榜的“用人力代替机器”的战略也使其研发、生产和销售团队普遍年轻化,一旦用人成本增加,也将直接冲击比亚迪的低成本发展模式。同时,“注重内部培养,不喜欢外聘职业经理人”的风格,也使得比亚迪缺乏应对市场危机的必要人才。
实际上,关于自主品牌发展的问题,国内市场已经经过了几轮广泛的讨论,不止是比亚迪,奇瑞、吉利等车企也都不同程度地遭遇过类似的危机。自主品牌自我修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关键是要看哪个企业“掉头比较早,修复能力强”。而比亚迪不妨借这一轮危机暴露出的问题“有的放矢”,进行深层次的发展模式调整,直面残酷的市场竞争。
不难发现,比亚迪现在需要新的能量来改变目前的处境,需要把重点放在产品和团队建设这些核心价值上。在产品层面,比亚迪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利用好此前与奔驰形成的合作伙伴关系;而在人才方面,已经在进行深度人士调整的比亚迪,不妨借此做一些跨越性的举动——大量聘用有丰富市场经验的外部人才(包括海外人才),以重新确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相关专题:比亚迪“逆生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