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全体大会2文字实录

2011年11月09日 15:55
来源:凤凰网财经

0人参与0条评论

凤凰网财经讯 2011年11月9日,国际金融论坛2011年全球年会在北京正式召开,主题为“全球金融新框架:变革与影响”,凤凰网财经全程参与直播。

以下为发言实录:

全体大会2:(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

主持人:各位来宾,欢迎回到“国际金融论坛2011年全球年会”的会场。第二场大会马上开始,请看大屏幕。

掌声有请会议主持人,国际论坛副理事长、原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登台。

王梦奎:大家下午好。我们希望举行第二次全体大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国”。这节会议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大会主旨演讲,第二部分是讨论和对话。

论坛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主题,是考虑到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考虑到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重要影响,也考虑到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中国从今年开始,“十二五”规划有什么新的精神?在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什么样的政策和战略选择?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们下来请四位嘉宾来发表主旨演讲,分享他们的精彩见解。第一位演讲嘉宾是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兼行长李若谷先生。第二位是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副秘书长包润石先生,他今天上午为大会做了致辞,大家知道他的中文讲的非常好。第三位演讲是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先生,也是经济学家。第四位是新加坡星展银行CEOPiyush Gupta先生。现在有请第一位演讲嘉宾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兼行长李若谷先生演讲。

李若谷:感谢主持人,非常高兴能够出席这次讨论会。我想讲三个问题:一个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第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最后,中国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世界经济现在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进程,它是不可能逆转的,因为全世界的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各个领域都已经和不断地增加相互的依赖性。这种趋势是不会因为当前这种金融危机的局面有所改变的。因此,全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只有相互支持,相互联合,才能够有出路,而不是相互对立。危机爆发以后,目前的局面是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越来越多。一些国家为了保护贸易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这种政策是不可能把我们带领走出危机的。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现在全世界都在讨论人民币汇率问题,甚至有人非常夸张地把人民币汇率问题、中国的储蓄率比较高的问题,说成是本次危机的根源。这是非常荒唐可笑的。我早就说过,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是当前经济和贸易失衡的原因,失衡的原因是发达国家自己本身的问题。在过去60年里,发达国家过分强调了虚拟经济的发展,过分强调了所谓自由市场的发展、人权、社会福利的发展,造成了当今的困难。如果这些制度性的问题不解决,世界也不可能走出危机。

解决的根本措施是什么?发达国家一定要将他们的高新领域产业化,形成新的制造业。走回头路,回头到老的制造业,企图复苏经济是不可能的。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始终坚持合作而不是对立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创了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新的模式。中国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实现发展的,因此,中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是受益的国家,同时也在支撑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现在中国的发展已经为全球化发展打开了窗口,使国际上的技术、资本、人才、管理、能源等各个领域都获得了进入中国的机会,也让中国的一些成本优势、过去的成本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在推动中国国内的经济市场体系的完善方面,也是因为中国充分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使得我国的市场化经济越来越完善,为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现在中国的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也越来越多,他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同时学习国外先进的各种经验,从中获得了很多有益的发展的动力。

最后,我讲讲中国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首先,中国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援助非常巨大,而且这种援助和支持是授人以鱼,不光给人物质方面的东西,而是教会人家怎样发展。中国在基础设施、贸易、文化、医疗、人才、文艺等各个领域,全方位的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做出了支持。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建设了大量的公路、桥梁、医院、学校、港口、铁路、水电站、输电电站等等一大批项目。就光进出口银行在发展中国家所支持的项目就超过1000个。

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了发展的理念、发展的经验,通过深化合作,为这些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道路,也可以说中国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了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人类发展可供借鉴的另外一条新的发展模式。

其次,中国制造业发展也是非常快的,也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环境下得到了非常长足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世界制造业本身的发展。当然,有人说中国是世界的工厂,我觉得这个稍微有点夸张。因为中国的制造业还不是特别顶尖的制造业,还有很多缺陷,还有很多问题,但是中国确实有相当强的制造业的能力,而且除了在低端制造业,在中高端制造也,现在也显露出了新的优势,这些都是事实。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占到了世界制造业的20%左右。相信中国的制造业的升级、改造也会对世界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为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已经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次危机由于中国经济的复苏比较快,使得世界经济没有陷入更深度的危机。中国的宏观政策,最近这一两年的宏观政策调控,对稳定物价还是很成功的,最后两个月中国通货膨胀率会有明显的下降。中国给世界的贡献也是很明显的。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价格同比只上涨了9.9%,而中国的进口价格同比上涨了14.8%。这说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做出了有力的贡献。

在危机过程中,中国始终没有放弃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这样对发展中国家走出危机是非常有帮助的。我想说的另外一点,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几百年过程中,当惯了先生,他们非常善于教别人怎么做,当自己出了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去谴责别人,说是因为中国和其他国家造成了经济衰退或者是困难。我觉得如果采取这种鸵鸟政策,发达国家的经济是不可能走出这次危机的。发达国家这次经济危机,是一场制度性的危机,如果不把制度进行改革、改造,这场危机也不可能走出去。世界经济的发展,过去几十年,战后60年的经济已经告诉我们,和则两赢,斗则两伤,只有世界各个国家共同应对这场危机,我们才能真正走出这场危机。谢谢大家。

王梦奎:非常感谢李若谷先生的演讲。下面有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副秘书长包润石先生演讲。

包润石: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下午好。

我感谢大会给我提供这样一次机会。我刚才对李先生和其他的人提出的观点比较感兴趣,我希望能够站在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位置,从另外一个角度,治理、贸易、金融投资、货币政策几个方面做观察。

首先,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因素特别多,特别在OECD国家里面,经济出现放缓趋势。另外一方面,我们在整个金融市场出现飘忽不定的情况,包括消费业务都出现了不稳定性。在欧洲地区,大家知道整个发展速度出现了下降的情况。美国也是如此,许多政府现在可能情况更糟糕一些,这一点跟几年前相比更糟糕,就业率不是特别好,他们希望能够在经济恢复过程中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10年之前,欧洲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希望应对这方面的危机,重建对市场的信心。我们在20国通过的行动计划,20国集团峰会的领导希望能够应对这个挑战,通过一些计划来治理危机,但是这些计划的实施,可以帮助我们重建这些信心。而且大家也认识到,要想缓解这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必须要落实,另外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日趋互联互通,在全球范围内,特别重视在金融生态链方面的定位。20国集团峰会领导人,还有其他一些国家组织,来帮助他们能够应对危机。这样的话,OECD在20国集团峰会当中也积极参与,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建议,来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上周胡锦涛主席呼吁通过双赢合作的方式来重建信心,来应对全球经济的衰退。因此,我们希望能够来推出一些相互支持的政策,这正是OECD能够做的工作。除了我们在峰会层面上举行的会议以外,我们大家也要互相见面,互相学习,作为OECD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们大家能够在这里互相提供信息。

2010年我们推出四个新的成员,俄罗斯和联邦也希望能够加入OECD,还有一些新兴市场的项目,中国、印度、印尼等等,还有一些项目是针对南美的,以及针对北非等等的项目。我们希望能够来吸收大家的经验,以便能够更好的应对危机,能帮助全球经济的发展。因为对于大家来说,财富的增长、就业,我们都认为是增长的新的驱动力,我们应该找到一个新的增长模式。而且我们也认为除了以往的贸易和投资,我们应该找到像服务贸易、移民、水务,还有其他一些互联互通的话题,我们希望这些方面能够进行非常富有成效的思考,能够互相学习。对于OECD,我们也不断就管理和标准进行研究,就企业的治理以及反腐败、反受贿、税收、环境、创新等各个议题进行研究。我们也希望能够来分享资源,对于面对挑战的国家,我们也希望提供帮助。我们希望在每个阶段来进行学习,应对挑战,我们从一些糟糕的经验吸取教训,同时能够找到最佳的惯例,看看哪些是非常适用的。

就中国在全球经济当中的转型,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的改变,近10年来都是如此,因为中国的贸易,在过去30年当中增加了10倍,现在中国占据了全球对商品需求的十分之一。而且就有关的技术、产品也占据了十分之一以上。中国成为了一个商品的巨大的出口国。因此,所有的这些增长能够展示出中国所进行的改革,是朝着市场分享发展的。而且政府有的时候也积极地进行干预。这些政策促进了很大的增长,而且使得大部分人能够脱贫,能够促进国内的消费。

我们可以看一下,原来中国在有关的出口方面依赖程度过高,现在我们看到又推出了新的“十二五”计划,能够进一步提升经济,能够向消费方面进行更多的投资,刺激内需,尤其是向消费者和中国的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险和社保体系,以便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中国变成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需求的资源,同时也拉动了世界各地的发展。现在在全球有多个可持续发展的资助,而中国就是其中的资助之一。因此,对于在过去两年当中,中国的内需不断增加,我们需要来不断地进行更多的国内的投资。

在全球,从拉美、亚洲等等各个地区来说,都不断出现了需求的增长,这对于美国的经济也是非常有好处的。中国在进口原材料方面必须要进行支付,对于一些国家他们并不生产原材料,这样的发展会对一些国家造成压力,但是如果大家回顾OECD的话,对于政府来说,就双边贸易来说,应该是基于双边贸易的平衡,而且我们应该避免国别保护主义,我们一块和联合国来进行贸易的监测。我们对全世界主要的商品进行监测,因为对于投资的进出,我们认为它可能会影响,比如说对中国来说,中国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它在投资方面进行了国内的投资。比如说早在1979年的时候,中国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对于一些跨国公司,他们通常都是进行一些这样的工作,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我们看到对于制造生产,他们都积极参与。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在全球,我们可以看到国有企业他们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而且主权方面也是不断地出现债务,中国在这方面也受到了影响。

对于中国最大的投资量计算的企业,他们其中有一半都是在有关的原材料方面进行运作的,所以我们在进行国际投资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进行国际投资的机制是可持续的,我们希望共同努力,维护好这个体系,才能更多受益。对于OECD我们也提供了一些对跨国公司遵循的指南,去年进行了更新,有很多国家参与了。这些规则涉及到大家要遵循的行为准则,我们提供了一些国际化的标准,以便阻止大家接受国际交易当中的贿赂,俄罗斯刚刚加入,哥伦比亚也在这个过程当中,已经有39个国家参与了,大家组成了强有力的关系,包括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合作关系,比如说在反贿赂方面,还有在全球良好的商业环境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OECD也有很好的原则,能够针对各个国家提供这样的原则,以便使得各个企业所有人有更高的职责感。另外使得各个企业更加高效、透明。

最后,我想说一下我们提供的指导原则,而且在我们的报告当中也涉及到了一些主权基金,也涉及到了一般的话题,比如说正像一些外国的国家社区。因为在整个商品流动过程中,中国融入到整个全球的金融体系中,对于国际金融体系来说,它在变革方面已经落后了,但是政府的政策希望能够来进行互联,但是对于各个行业来说,他们也积极参与到这个融合过程中,要采取很多步骤,比如说涉及到商品的交易,还涉及到了证券交易所,以便能够提供给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融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它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经济融资方面。但是一个核心的改变必须要加以实施,因为对于利率来说,在中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所制定。我们希望能够对银行的借贷进行非常合理的监管。我们希望能够对银行发放的信贷进行监管,以便确保资本在整个经济当中有很高的价值,而且质量非常好。通过这么做能够促进各个工业企业的发展。

中国政府也旨在促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化的货币,但是很令人吃惊的是,国际市场其实已经使得人民币变得国际化了。因此,我们已经意识到对于外国人来说,拥有人民币的好处很多。这使得中国的进出口能够减少外汇兑换的风险,也能够使得外国人在结算的时候能够使用人民币。我们使得香港也进行人民币的结算,现在它占据了中国十分之一的结算量。因此,外国人持有的人民币越来越多了。到2011年中期的时候,已经达到了270亿的人民币。但是跟中国所拥有的3万亿的外汇相比较,这个数字还是太小了。要使得国际货币存在,同时也要对国际资本流动进行控制。对于银行来说,他们很少有机会把人民币作为储蓄。

接下来又引出另外一个问题,如何对国际货币政策进行改革,如何使得人民币在国际体系当中起到更大的作用?我觉得对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主要是针对在国际交易当中使用美元的问题。这样的发展,在于我们对国际的组织进行改革。首先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来使得国际上这样一个机构非常有依赖性。同时对于美元来说,我们希望能够找到另外一种有足够吸引力的货币,它也是非常有益的,能够使得我们得到存储的价值。而中国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中国在这个领域应该花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更多的发展,使得外国人能够把人民币作为定价的货币。在伦敦已经有这样的做法了,我们认为在这方面应该有很多的变化。因为我们希望能够增加人民币在兑换方面的灵活性,有像美元一样。

对于资本方面,我们应该加以自由化,这样的话,就需要中国的法律监管环境是有利于吸引外资的投资,也能够确保中国的投资市场能够运作良好。那么我们必须要提升全世界,也包括中国企业的治理程度,而且也要使得证监会在中国能够来针对一些比如说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来加强监管,尤其对于一些中小型的企业,他们应该加以改革,在全球关于会计制度,存在着很多争议,尤其是中国的一些中小企业如何使用国际会计准则方面有一些没有实施的地方。中国也公布了一些国家统计数据,我们非常欢迎这种做法,这也是非常好的指数,能够表明在这方面做的程度。

虽然中国面临很多内部挑战,但是它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中国在20国集团当中已经有了自己的影响,它有了自己的金融架构,我们非常欢迎中国这么做,而且中国也不断遵循国际化目标,能够和OECD这样的组织合作,中国加入进来能够提升标准,能够增加惯例,能够和其他新兴国家一块这么做。因此,中国的加入,对于我们来说带来了很大的价值,我们非常欢迎中国加入我们的讨论和争论当中。对于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随着中国完成自己国家改革以后,随着对经济进行重新平衡,完成了人民币国际化以后,你们扮演的角色将在国际市场和金融系统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我们非常愿意和大家分享经验,能够来分享最佳的做法。我们也欢迎你们和我们OECD进行新的项目的合作,进行创新,来加强发展,能够进行包容的而且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我们携手可以找到共同的解决方案,能够获得共赢的局面。非常感谢各位的倾听。谢谢主办方。

王梦奎:感谢包秘书长刚才的精彩演讲。下面有请第三位演讲嘉宾,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卢中原先生。

卢中原:这节的主题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国。刚才王梦奎主任介绍了中国“十二五”在经济转型和政策上意味着什么。我简单向大家做一个报告。

中国在“十二五”期间,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一个主题、一条主线就是中国“十二五”规划最核心的东西。

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可以把它简称为经济转型。尽管它并不严谨,但是我们通常可以用经济转型来表达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在我们的学术界,还有中国的实践所表明,正面的经验、反面的教训,我们把它集中概括为五个要点,中国的十二五”规划这条主线,我们有五个脉络。第一个脉络,中国的经济转型是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经济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总需求结构。由过去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转向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第二个是产业结构调整。由过去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一二三四产业协调拉动。第三,要素投入结构的调整。过去主要依靠物质资源的投入和消耗来推动经济增长,转变为更多依靠技术创新、劳动素质提高和体制改革,也就是效率改进来推动我们的经济增长。

第二个脉络,我们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我们已经敏锐看到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以及相关的产业革命,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发展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中国的传统产业,来推动我们的产业升级。

第三个要点,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的理解,中国经济转型成功与否,成效大小,根本要看民生的保障和改善程度的大小。以保障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有许多具体的要求,比如说要实施就业优先的战略,要实行两个同步,一个同步是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十二五”规划成功的标志,经济增长未来五年,年均增长7%,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长要大于7%,而十一五规划是怎么制定的呢?经济增长预期,五年平均7.5%,而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幅只有5%。因此这个目标的调整就明确表示中国在未来经济转型中,我们是以民生的保障改善为根本的落脚点。

第二,劳动者收入的提高,要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同步。收入是要提高的,但是我们的效率如果不提高,我们的收入超前提高,那么会带来什么呢?就是过去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我们要通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调整我们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比如说要提高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就是居民消费率,都可以通过以保障改善民生这个出发点来推动它。

第四个要点,我们未来的转型,要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的着力点。

第五个要点,中国的经济转型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的动力。我再概括一下,中国的经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转型,提出了一系列目标,一共有26项具体目标,我们叫指标。其中有12项约束性指标,比十一五多了四项,主要涉及资源环境和民生,也就是说“十二五”的主要目标和指标,体现了环境约束、民生改善,强调发展的协调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这就是我向大家报告中国“十二五”转型的一些基本脉络。

下面向大家报告一下,根据我们发展中心的预测,我们课题组对一些产业结构的变化、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的变化等等做了预测。在经济转型较快的情况下,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化将会发生这样一些积极的趋势,高能耗产业的比重下降,低能耗比重上升。尽管幅度还不是很大,但是这个变化趋势是非常积极的。此外,我们三次产业的比重也会有积极地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在2015年将达到46.8%,超过我们第二产业的比重,一次结构和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第三产业的增长值占GDP比重要达到47%,几乎是一样的。这是我们预测的结果,和国家规定的预期目标几乎一致。

到2020年,中国的三次产业构成,第三产业的比重将达到51%,比第二产业比重高出将近10个百分点。这是我们需要努力达到的一种比较理想的结果。用我们的预测说明一下中国在未来五年转型的结果。我们如果努力了,我们会达到这种状态,如果我们不努力,这种状态是达不到的。

下面给大家简单说一下。中国的经济转型给世界带来的第一个机遇,中国的内需扩大,国内市场潜力将会进一步释放。第一点,中国需要稳定和拓展外需,更加致力于扩大内需,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两大需求。但是现在我们遇到的难题,就是投资增长太快。总体来看,中国由于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的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这几年大概是10%到20%。2009年已经上升到50%。根据OECD他们的研究,中国在2005年到2010年这五年间,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97%,这张图表看的非常清楚。

我们在看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在改革开放以来是全世界增长最快的,请各位注意,这点我们很多年来讲的不够,引起了很多误解,认为中国老百姓不消费,中国的消费贡献不足,中国过于依赖投资,出口过剩产能,中国的内外需不平衡,导致世界经济不平衡,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我这里引用的是世界银行的数字,90年到2008年长达18年间,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就是老百姓真正的花钱开支,是支出的东西,是花的钱,实际增长年均8.3%,而世界平均只有2.9%,发达国家只有2.3%,你怎么能够说中国老百姓不消费呢?这是世行的数字。

根据我们发展中心的预测,2010年到2015年,中国城镇居民的实际消费开支增幅将高达8.5%,未来五年,从今年开始算,中国城镇居民实际消费开支要增加8.5%,比过去18年间还大。农民将达到10%。因此,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将会进一步增强。

第三,中国现在明确提出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大家知道一般的发展中国家都是主张扩大出口,在一段发展过程当中进行替代,变成以出口为导向,中国也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的前提下,我们还提出来扩大进口。我们没有单独说要鼓励出口,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转变过程中,我们鲜明地提出来扩大进口来促进贸易平衡。这当然和我们扩大内需密切相连,2010年中国进口额占全世界第二位,104万亿美元,进口的增长速度是23.2%,超过了我们出口的增长速度10个百分点以上。09年、10年连续两年中国外贸顺差已经大幅度减少。这就是我们中国在实行转型,在调整我们一些政策所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

未来五年会是什么情况?根据我们的模型预测,中国进口额平均每年增长将高达27%,快于同期出口额增长5个百分点左右。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内需扩大,国内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将使世界经济进一步的依赖中国市场。

我们给世界带来的第二个机遇,中国完善创业环境。我们的市场规模、产业配套和人力资源具有综合的吸引力。这张表是我们对外经济研究部在2009年10月份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做的一个问卷调查,在华500家外商企业,下一步的投资战略将发生什么变化?我们发现一半以上的外资企业将扩大在中国的投资,而且大家看最重要的是要扩大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和高端制造,提升在华的技术水平,大力开拓本地市场,加大对配套产业的投资,在华开展研发活动,与本地企业开展合作。当时有人议论,一些低端制造业会在转移,越南、老挝已经承接了中国低端制造业转移,但是我听东南沿海一些发达省份的领导人说,转移出去后悔了,想转回来,但是发达地区不要,因为他们在进行产业升级。为什么他们转移走又后悔了?中国有好的产业配套环境,有好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我们市场规模很大,可以迅速使成本降低,规模经济水平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在中国是得天独厚的。这是中国转型给世界带来的第二个机遇。

我们给世界带来的第三个机遇,我们要与世界各国携手解决全球性的资源、能源难题,过去五年,中国坚持节约优先的战略,单位GDP能耗下降20%左右,这是十一五期间的目标我们已经达到了。今后五年,我们将继续努力,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要大幅度下降,大概下降16%到17%。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90%以上是靠国内生产的,未来中国的发展会向全面小康迈进,仍然立足于国内能源的资源开发。我们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新能源、低碳技术,加大国内的勘探开发力度,形成一批新的能源和资源战略的接续基地。这些领域中国需要与国际合作,从这儿可以看到中国跟国际合作的广阔前景。

中国转型带来三个世界性的机遇,带来的机遇还有很多,我就不展开了。中国的努力,中国的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碳排放相对指标,一直在下降,这条红线下降的幅度非常大。现在整个趋势和世界美国、日本发达国家的趋势一样,但是因为我们工业化和城镇化没有完成,我们单位GDP能耗、碳排放还是高于发达国家,但是我们努力,这条曲线下降的非常陡,未来我们的转型会进一步推动这个趋势。这是我们要努力的。

我们的预测,在经济转型比较快的情况下,中国的能耗与碳排放将出现这样一个情景,到2015年预计我们的能源消费总量是大概35亿多吨标准煤,如果经济转型没有取得这么快的效果,我们的技术前景将比这多耗将近6亿多吨煤。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大概是41吨,比基准减少了14亿吨,就是我们转型不到位,我们将会多消耗14亿吨标准煤。到2015年中国碳排放强度会下降,根据中国的主动承诺,到2020年,我们的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碳排放下降40到45,在经济转型较强情况下,我们的碳排放强度将下降55.7%,比我们在国际上主动承诺要高出10到15个百分点。这就是我们向各位报告中国转型的前景,能够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贡献,当然需要我们的努力。如果放松一点,我们可能很难兑现这个主动的承诺。因此,我们还要付出艰苦长期的奋斗。谢谢大家。

王梦奎:非常感谢卢中原先生的精彩演讲。他对中国经济5到10年的经济发展态势和基本的政策走向做了非常概括地说明,使得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中国今后经济发展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感谢卢中原先生的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是新加坡星展银行CEO Piyush Gupta先生。

Piyush Gupta:对我来说,在三个非常能言善辩的演讲人之后来做这个报告,对我来说是非常难的任务,我希望能够使得我的讲话非常简洁一些,而且更加具体一些。

就世界经济背景之下的中国角色,回到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我想把我的讲话重点放在四个具体领域。首先第一个领域,新的世界经济秩序是什么样的?主要勾勒一下中国经济秩序下的消费模式。第二,中国经济的投资模式。尤其是中国之外的国际贸易和资本的流向。最后一点,金融体制创新的问题。

就第一个课题而言,看一下整个消费模式,刚才这位演讲人已经描述了这方面的情况。实际上在“十二五”规划里面已经做了详细的解释。非常明确的一点,大家广泛达成了一致意见,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将会进行转型,而且正在进行转型。实际情况是在过去10年,中国经还有其他一些亚洲国家,实际上坚持了生产主宰性的模式。回顾未来30年,中国和亚洲将会成为一个消费主宰的经济增长模式。因此,中国和亚洲国家会成为全球的消费市场。

另外一方面,资本和收入增加会成为整个经济发展背后的驱动力,这个驱动力对中国来讲非常之关键。中国要改变这方面的体制来应对这个趋势,在这个方面,这也是中国给全国经济带来的最大挑战。大家知道中国现在消费占到GDP的容量是30%左右,但是在发达国家会占到60%到70%,中国要从34%占到60%、70%,可能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个转型将会给中资公司去获得更多的消费带来更多的机会。以便消费方的需求。在过去几年里面,这个趋势非常非常明显。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对于大多数亚洲国家而言,经济发展之后的驱动力已经从美国和欧洲转向了亚洲。

亚洲大部分的国家,他们能够避免遭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最严重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他们依赖于国内的需求。而且也包括他们宽松的货币政策,最大程度上因为中国的内需非常强大。因此,包括东南亚、东亚国家,他们转移了自己增长的模式,能够向中国这样的模式。因此,从亚洲进行的出口,在过去三年当中不断增加,对于欧洲的进口在过去三年下降了,这里的缺口就是中国的内需。因此,对于中国消费来说,最终能够改变其他经济以及其他的供应商的情况,不仅是在深远的意义上,而且也是在竞争层面上来说。

因此,这成为了一个单一的驱动因素。中国的经济对全球做出了贡献,它自己创造了很大的内需。

第二点,我想讲一下有关的投资活动。对于大部分的投资活动进入到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进入到中国,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主要因为中国的劳动力便宜、土地便宜,而且资本也便宜。但是今后在全球,我们希望能够继续获得便宜的资源,可是在这儿变得越来越少了。换句话说,我们要来从价值链往上走,来提升我们的生产力,能够驱动创新,这一切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当我们提到投资的时候,中国的GDP的增长达到了10.5%,那么其中有很大的一个层面是因为投资所引起的。所以,我们知道之前中国的GDP要比这个低,大概5%。很明显的一点,中国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在接下来新的五年规划当中,要朝着价值链往上走,提升生产力,以便提升技术。尤其是要针对水务方面进行更多的提升。因为对于中国来说,中国朝着价值链的梯子往上走,它的速度非常快。因此,我们对于每个公司来说,对其他国家企业来说,有很多机会出现了,尤其包括一些西方的跨国公司,他们希望能够在中国建立起他们的研发中心,以便能够在中国进行最基础的研发。这一点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力量非常强大。

对于中国来说,成为了一个全球的发展引擎。因此,像拉美、非洲和亚洲其他的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已经展示出非常强大的能力,能够进行创新。而且中国推出了很多创新的理念,能够满足各种各样的发展中经济体所需要的资源和需求。在接下来的10年中,中国有能力进行更多的研究和创新。有了这样的创新,有能够就政策和中国在全球的崛起非常重要。因此,对于中国的经济,它今后会更多融入到全球的经济体当中。

对于中国国际化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对中国来说,出口不太重要了。对于中国国你们也做了良好的治理,在人力、资本方面的优势,对于世界来说,他们需要来整合中国的优势,但是从中国来讲,有一点是中国可以注意到的。第一,我们认为在欧洲和在美国的需求,他们会来经历长达10年之久的低速增长。很有可能的一件事,在欧洲和在美国的它的增长速度只有2%到3%。再看一下对于日本的情况,它在20年当中的增长非常低迷。因此,在这段时间当中,我们要看一下我们从哪儿可以得到增长的需求,主要是来自于拉美、南亚、东亚这样的新兴经济体。中国作为出口引擎,它会满足人们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中国有能力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因此,我们也要能够满足其他新兴市场的需求。

之后,我们可以在这个方面看一下,我们如何能够赢得中国的经济在今后更好的发展。有一点很明确,我们要进行财富的分配,以更合理的方式进行,在全世界,几十年前已经出现过了,我们要看一下,有一点很明确,接下来的10年当中,如何进行财富更好的分配?在美国、欧洲、希腊、新加坡,在全世界各个地方都进行了,因为对于收入平等,它是发展的一个更好的驱动力。对于中国而言,能不能转方向,应该迎合大众市场的需求,应该满足低收入群体的需求,应该来探索这方面的新的需求的来源。而这也是中国的一个发展方向,中国有能力在自己市场内满足同等的需求,而且也能够很好的满足低收入人群的需求,能够进行更好的资源平等、公平的分配。

还有一点,我们大家都希望我们能够不断地促进一个全世界自由的发展。在接下来几年当中,会有更多的动机和驱动的因素,来使得我们朝这个方向发展。这一点很自然。因为对于大多国家来说,他们可能会保护自己本国的企业、自己的银行、自己的劳工。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全世界来说,我们应该在保护主义方面尽量减少保护壁垒。对于中国的经济来说,你们要考虑的是如何能够向前、向后都进行融合。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有外的资源,我们希望能够就贸易方面进行更好的探讨。对于企业,像联合利华,他们被看作是国家的本土企业,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也能够达到本土化的运作,有几家中国的大型企业已经做到了这一点。这对于中国在接下来的道路当中更为重要。

对于中国和中国经济来说,你们也要不断地来提供支持,因为在价值链分配方面,我们还要来不断打造品牌。对于中国的这个引擎来说,你们要进行非常好的品牌分配,以便能够成为真正的全球性的经济体。

下面一点涉及到金融体系。有一点也很明确,考虑中国新的“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以及中国的行业来说,你们所能够得到的资源是越来越紧缺了。在“十二五”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中国而言,你们会进行越来越多的储蓄,那么你们储蓄当中所拥有的资本量会越来越大。而对于中国的体系来说,你们到时候应该充分吸收各种各样的资本来源。这里有一个好消息,到时候对于资本的需求来说,在全世界都存在,对于西方的经济体他们都希望能够得到资本的注入。比如说在欧洲的解除管制,他们的资本很少,就业机会也很少,他们必须要找到资本。我们在哪儿能够找到呢?对于资本来说,在中国有资本的新的因素,对于我们来讲,亚洲尤其是中国,能够得到资本的注这有利于我们建立企业,以及进一步提升现有的资本基础设施和基础架构。

但是,如果对于一个资本市场或者是股本市场,他们也希望进行更多的投资的吸收,所以我觉得这些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进行更多的企业的治理,使得企业更加有透明度,以便能够充分地吸收来自于新的来源的各种各样的资本。对于资本的需求是存在的,这已经得到了核实。看一下人民币市场,回到18个月当中,已经有香港体系的10%出现了,而且对于人民币离岸的借贷,它也经历了一些起伏。我们在这儿看到,我们在香港市场上已经投放了大概1800亿人民币。因此,我们接下来还要发放更多的人民币,在这个市场上经历了各种起伏,我们希望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多的资本流入到中国市场上。但是中国需要加强自己的资本结构,以便能够确保资本能够刺激中国的经济尽可能迅猛的发展。

第四点,中国经济的要点是什么呢?我们觉得对于中国,在国际化当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有这个方面的能力。中国已经成为了亚洲各个国家的火车头,谢谢各位。

王梦奎:感谢Piyush Gupta先生发表的四个方面的精彩见解。现在大会演讲主题到此结束。谢谢四位演讲人。下面进行的是对话和讨论,由《全球商业经典》编辑何力先生主持。 Gupta先

[责任编辑:zhangyw] 标签:中国 发展 经济 增长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