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凭空收碳税惹众怒 中美等国拒付绿色买路钱
欧盟针对航空业征收碳税也许只是一个开始,有报道称,欧盟还计划将碳税延伸到航运业,以环保为名的服务贸易壁垒有扩大的趋势
对于要收“绿色买路钱”一事,欧盟的坚决里带着一意孤行的味道:尽管遭到来自全球至少35个国家的反对,欧盟依然将向全球航空公司收取航空碳排放费(碳税)的计划在今年1月1日正式启动,并于随后启动了注册机制。
2月6日,中国国务院授权中国民航总局对外宣布,禁止中国各航空公司参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并以此为由抬高机票价格。早在一个月前,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就已明确表示拒绝向欧盟缴纳碳税。
“凭空收费”惹众怒
其实,关于欧盟要收“绿色买路钱”一事的争端由来已久。2008年11月19日,欧盟通过法案决定将国际航空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并确定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欧盟声称此举是为了对抗全球气候变暖。
根据此项法案,从2012年元旦起,所有在欧盟境内飞行的航空公司,其碳排放量都将受限,并不得不为超出部分掏“绿色买路钱”。这导致航空公司一旦超过排放限额,将被迫使购买相当于其二氧化碳排放量15%的额度。该法案还规定,对拒不执行此法案的航空公司将实施每吨碳排放100欧元(1欧元约合8.35元人民币)罚款并被禁止在欧盟境内飞行的制裁措施。
以目前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上的价格计算,在欧盟境内飞行的航空公司2012年若购买15%的二氧化碳排放额度需支付3.8亿欧元,而由于欧盟单方规定的免费排放额度在2013将从85%降至82%,航空公司将向欧盟支付更多的“绿色买路钱”
2009年底,美国航空运输协会及其旗下的航空公司认为欧盟此举具有歧视性,违反了《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即《芝加哥公约》)的多项条款,并在欧洲起诉了欧盟。
去年年底,法院驳回了美国的起诉。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负责气候事务的委员康妮·赫泽高,通过其发言人正式宣布,欧盟征收航空“碳税”的政策将如期实施。
诉讼被驳回后,美国又试图以立法抵制,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谈判代表已同意出台一项议案,反对欧盟强行将航空公司纳入其碳排放交易体系。有消息说,美国政府正考虑采取报复性的行为向欧盟施压,使其放弃目前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并在联合国的监管下重新拟定出一项全球性的碳排放交易政策。
此外,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印度等几十国家航空界也发出反对的声音。
中国航空业要起诉欧盟
对此,中国航空业界认为,欧盟的做法意在阻碍竞争对手。中国民航运输协会打算协同中国国航、东航、南航、海航四家航企代表就此起诉欧盟。中方甚至威胁推出相应的制裁措施,向欧盟航空公司征收机场碳税,或者不再购买欧洲空客飞机等。中方认为污染源既然是飞机,就应该由飞机制造商来缴纳机场碳税。
最近,中国航空业界又谴责欧盟的决定违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国际民航组织的有关原则和规定,因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国京都议定书》中都有规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问题上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欧盟的决定对发展中国家和处于成长阶段的航空公司是不公平的。
“中国四大国有航空公司已与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达成一致,将于今年12月底联手在德国起诉欧盟。”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副秘书长柴海波说。
对于2月6日中国发布的更为明确的表态,西方媒体也甚为关注。
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说,中国决定禁止其航空公司参与欧盟碳排放市场,这代表着自一个多月前航空业被迫在这个方案下飞行后的第一个骚动。不过这可能预示着今后将发生更多的骚动——航空公司和各国政府都在与欧盟的政策对抗。包括美国、印度和中国在内的20个国家政府将于21日在莫斯科会面,讨论它们对欧盟政策的不满以及报复性议题。
据西班牙埃菲社报道说,对于中国的表态,欧盟委员会称,不要在碳排放税问题上开倒车,所有在欧洲运营的航空公司都应缴纳碳排放税,欧盟将对拒付碳税的航空公司处以罚款。欧盟官员称,该规定只给每张跨大西洋机票的价格增加6欧元。而作为缓冲,第一年会给航空公司必要碳排放许可的85%免费。欧洲气候基金会的汤姆·布鲁克斯表示:“对航空公司来说,这并非很大的金融打击。
恐引发全球贸易战
不过,反对声浪无法阻止欧盟的一意孤行,最近,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的注册机制已经启动,航空公司可在欧盟注册机制开户,以获得成员国免费发放的排放权配额。2012年全年,欧盟将向航空公司免费发放1.81亿吨排放配额。
欧盟方面表示,航空公司开户后,其账户将在2月28日或开户时收到第一笔免费年度配额。接下来,航空公司需在每年3月31日前,将已审核的前一年排放数据输入欧盟注册机制,每年4月30日前提供足够的航空排放配额、一般排放配额和国际配额以抵补前一年的排放。
“免费年度配额”犹如一个美丽的陷阱,接下来等待航空公司的却将是每年数亿元的成本支出。与此同时,欧洲咨询机构甚至欧盟官方几乎给航空公司想好了“后路”,鼓励航空公司向消费者转嫁排放交易成本。
赫泽高甚至建议在欧盟境内飞行的航空公司将每个航程的机票涨价2~14欧元,并表示,航空公司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将部分或全部“碳税”转嫁到乘客头上,即使全部转嫁也是合法的。
不但如此,欧盟还在舆论上与各个反对国“隔空喊话”:赫泽高去年12月21日在微博客网站“推特”上写道:“欧盟希望航空公司遵守欧洲的法律,就如同欧盟也遵守美国的法律一样。”她的这一表态立刻得到了不少欧洲议会议员的支持。今年1月5日,赫泽高的发言人瓦雷洛·拉德龙在记者会上表示,缴纳碳排放税就如同中国人在欧洲开餐馆或从事其他商务活动一样,必须遵守健康安全标准。他说,“如果一家航空公司希望在欧洲从事商业活动,就必须遵守欧洲的法律,包括环境法。”他表示,欧盟不会在此立场上向后退。欧盟各成员国纷纷表态将力挺碳税。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欧盟此举似乎正在一步步走向航空贸易大战的气氛中。美联社报道称,欧盟征航空碳税恐引发全球贸易战。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也称很可能引发全球贸易争端。
欧盟的法令虽然已经正式实施,但是各大航空公司购买碳税的最后时限是明年4月,也就是说,各国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可以同欧盟方面进行磋商。欧盟方面也表示,可就此议题与他国展开各种方式的谈判,包括双边谈判、多边谈判或诉诸法庭。
碳税只是一个开始
如今,包括国航、南航、东航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在内的33家中国航空公司,被纳入收费名单,分属不同欧盟成员国管理。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表示,2012年,欧盟将面向中国航空公司收取8亿元人民币的航空碳排放费,到2020年,这一额外成本将在此基础上增加3倍。
招商证券报告指出,2012年8亿元的成本增支,相当于2010年中国航空公司净利润总额的2.3%。国航空南航和东航的成本增支将分别略超2亿元、3亿元和1亿元,对2012年的成本影响并不大。
然而,业内人士认为,欧盟航空碳排放费的收取带来的成本压力,将呈逐年递增趋势,其短期影响较小而中长期将逐渐放大。尤其是对正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中国民航业,其消极影响更为显著。
按照中国民航业的发展规划,当前正是国内航空公司拓展国际航空市场的关键时期。国泰君安分析师宋伟亚表示,国际航线的经营不约而同地成为国内航空公司经营的重点。此外,2012年国际航线受到欧美经济低迷的影响,需求增长将放缓,整体盈利能力将趋于下降,在此背景下收取碳排放费,对于国内航空公司无疑“雪上加霜”
欧盟针对航空业征收碳税也许只是一个开始,有报道称,欧盟还计划将碳税延伸到航运业,以环保为名的服务贸易壁垒有扩大的趋势。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胡加祥认为,欧盟此举有转嫁政治经济危机的目的,同时也有其特殊的政治背景,包括德班和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不成功,都让欧盟在气候问题上有了更大的紧迫感。毫无疑问,以环保“大棒”构筑的新贸易壁垒将不会是短期行为。
当前,WTO对贸易的规范已经从产品本身扩展到生产、加工程序。比如,美国禁止进口巴基斯坦、印度等6国出口的龙虾和龙虾制品,理由就是这些国家渔民捕捉龙虾的方法不符合美国的环保标准。
欧盟强征碳税也是“异曲同工”,我国的环境保护技术力量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也是欧盟敢在环境问题上“叫板”的原因,其在环保方面底气比较足。美国敢于在其他一些贸易领域报复欧盟,因为美国在这些领域的技术标准制定得比欧盟更高。
胡加祥说:“长远来讲,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面临的更多考验是‘练好内功’,只有提高自身的环保水平,才能够有条件采取反制措施。
“碳税”过招
2008年11月19日欧盟通过法案决定将国际航空纳入EUETS并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
2009年底美国航空运输协会、美国航空公司、大陆航空公司、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称,欧盟征收航空“碳税”具有歧视性,并提起诉讼。
2011年11月初国际民航组织在蒙特利尔总部举行的第194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决议,首次明确表示反对欧盟将国际航空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敦促欧盟及其成员国与国际社会合作处理航空排放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