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若无企业营销“唱多”熊胆 养熊取胆动力将减弱

2012年02月21日 02:0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陆晋源

0人参与0条评论

有时候,争论只会让人偏离方向,我指的是“归真堂风波”。这场风波,从一个“以熊胆为主业的企业是否可以上市融资”的法规性问题发端,发展为中国中药产业与国际基金组织各自代表的利益之争,更变异为“子非熊,安知熊之痛”、“子非我,安知我不知熊之痛”的滑稽言论。

其实,无论是“挺归派”,还是“倒归派”,基本都能自圆其说。“挺归派”认为,“活熊取胆”能够推动上游熊养殖业发展,有利于熊的繁衍与保护,相比以前的“杀熊取胆”,避免了资源浪费,“无管引流”技术对熊的伤害也有限。

“倒归派”的逻辑更为直接,他们以相当数量的照片和事实描述,唤起人们的同情心,从动物伦理角度反对取胆,并进而论证熊胆不是非取不可,可用人工熊胆或其他药物替代熊胆。

一边是动物伦理,一边是人类用药,看似无法调和的两方事实上却达成了一个“默契”——“唱多”熊胆。物以稀为贵,就像野生保护动物屡遭偷猎一样,熊胆越是被各方关注,被拿到利益的放大镜下聚焦,其身价越是不抬自高。

最早关于熊的药用价值见于《神农本草经》,但入药的是熊脂而非熊胆,直到唐代的《药性论》、《新修本草》中才首次提及熊胆。当时猎熊取胆殊非易事,故被视为珍稀药物,伪造熊胆也屡见不鲜,《本草图经》中提出以水试法鉴别真伪。可以想象,在良药匮乏的古代,熊胆确实价值不菲。

但是,近现代养熊业的兴起创造了不同的语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野生熊胆奇缺,中国从朝鲜引进了活熊取胆技术,熊养殖业随之兴起。有研究者估计,90年代中期全国圈养熊的数量已达上万只;而中药协会信息显示,目前中国合法的养熊场共68家,供取胆的黑熊存栏数约为一万只。这说明,十多年熊养殖的市场需求较为稳定。

1988年,中国卫生部首次认可人工“引流熊胆”的内在质量与天然熊胆基本相同,可以用作药用,并将其商品名定为“熊胆粉”。这段历史显示,熊胆粉并不等同于天然熊胆,而是“人工“的产物。相关研究表明,在熊养殖业逐渐兴盛后,野生熊类被大肆猎杀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小型养殖场由于竞争激烈被大量收购兼并,现在已形成较为稳定的产业竞争格局。

现代临床研究显示,熊胆对眼科疾病、血管疾病、肿瘤等均有一定治疗效果,这也引发医学界对其他动物胆药用效果的探求。哈尔滨生化制药二厂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狗胆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含量高于熊胆和猪胆,对治疗肝病、降血脂等有重要作用;而张家口药检所的研究结果则称,兔胆各项药理作用均与熊胆相似, 并且在镇静、镇咳、兴奋心肌、抗组胺等方面都强于熊胆。

事实上,熊胆粉作为一项人工养殖、药用价值并不独特、市场需求较为稳定的产物,公众对其认识并不清晰。一项针对近2000人的公众调查显示,在上海和北京,不知道熊胆用途的被访者占42.4%,认为主要是滋补保健的占30.7%,认为用于治疗疾病的占13.5%,其余人认为保健和治疗两用。

这给了各方“唱多”熊胆粉的空间。记者发现,在2008年的《领导文萃》杂志上,归真堂就发布了一系列软文广告,如《高端人士如何健康调理?——归真堂熊胆,我的“商务养生”之道》等。此外,归真堂还赞助过熊胆粉养身保健征文比赛等,为提高产品身价造势。

事实上,近年来在市场上泛滥的,并不是熊胆药品,而是以熊胆为噱头的保健品,如熊胆口服液、熊胆茶、熊胆酒等。试想,如果没有迷失在“熊胆稀缺”语境中的消费者,没有企业里高手云集的营销队伍,人们养熊取胆的动力无疑会大大减弱。

首先要做的是“去魅”,不是争论。

[责任编辑:xuzg] 标签:天然熊胆 熊胆粉 唱多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