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投资太猛 政协委员警示过速风险
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
全国政协昨日在京举行主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记者会,几位文化界全国政协委员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委员们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应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一哄而上,唯利是图,要谨防投资盲目化。
文化产业投资有点变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表示,文化产业要想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除了要追求经济利益以外,还应发挥这个产业本身的特色,担负起宣扬真善美等普世价值的责任,因为文化本身就是精神产品,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利益,那么文化的价值就丧失了。
冯骥才称,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国家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加快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大规模兴建诸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园、民俗文化园等文化工程。
“由于急于求成,有特色、有内容的少之又少。”冯骥才说。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多达7500个,已呈现出表面上蓬勃发展的势头。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则表示,由于有政策扶持,文化产业被各方看好,热钱也排队涌入,除了求快、盲目、投机,大量文化产业园区还在挂羊头卖狗肉。“很多企业其实是在借着政策东风,低价圈地。”事实上,企业投身文化产业,在一些政府为主导的项目中,如果盈利模式不明确,土地就成了最吸引企业的地方。
民营文化企业上市不要一窝蜂
全国政协常委、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跟国有文化企业相比,民营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度更大,已经遭遇了“玻璃门”和“弹簧门”
王健林进一步指出,一是资金投向,国家财政资金主要投向了国有企业,民营文化企业可能很难拿到国家的钱;二是在政策方面不能平等,比如电影产业,无论是制作还是放映,国有企业的占比都是少数,但是电影两张进出权分别给了两个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一张没有。
全国政协委员、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刘长乐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文化产业大发展和大繁荣不等于大跃进,但不管怎么样,文化作为它的市场属性、商品属性来讲,走向市场或者进行IPO(首次公开发行)这条路是对的。
“之所以现在势头比较猛,来势汹汹,一下子有很多公司都要上市,是因为在以前是相当的缺失。基本上很多文化企业或者跟文化相关的一些产业,实际上没有IPO的条件。现在有机会,瓶颈打开了,所以开始一窝蜂地上市。”刘长乐说。
刘长乐建议,文化产业发展还要百花齐放,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扶持民营企业。如果忽略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可能会带来很大的缺憾。他表示,文化产品的开发要尊重文化的发展规律,上市要遵循股市的资本运作规律,要建立透明体制和运作机制,强调收入率和回报率,时刻关心投资者的利益保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http://y0.ifengimg.com/detail/img/sin.jpg)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