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鞍钢股份取代华菱钢铁成亏损王 钢企经营进入冰河期

2012年04月06日 05:00
来源:证券日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年报折射钢企经营进入冰河期

鞍钢股份重庆钢铁等6家上市钢企2011年合计亏损55.82亿元

-本报记者 杨 萌

钢铁行业内第一份2011年年报披露,就预示着上市钢企2011年业绩的主基调将以亏损为主。*ST广钢率先揭开了2011年钢铁行业年报披露的序幕,公司表示,已经推出重组方案,并且2011年亏损6.9亿元,每股亏损0.9元。

截至2012年4月5日,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的33家公司中已有20家披露了2011年的年报,这20家公司中共有6家2011年净利润亏损,分别是鞍钢股份-21.46亿元、重庆钢铁-14.71亿元、韶钢松山-11.38亿元、*ST广钢-6.89亿元、金瑞科技-8695.6万元、\*ST东碳-5072.3万元,合计亏损达55.82亿元。而这其中鞍钢股份取代了华菱钢铁——该公司2010年亏损26.4亿元,成为目前上市钢企中的亏损王。此外,宝钢股份南钢股份等钢企虽然仍获得盈利,但业绩却大幅下滑。

这些上市钢企2011年年报清晰地折射出:整个中国钢铁行业,已跨入行业冰河期。

亏损成钢企2011年业绩主基调

受下游需求低迷加之进口矿石价位高等因素的挤压之下,去年国内钢铁行业经营状况继续下滑,其中多家钢企出现了巨亏的现象。

对于亏损的原因,有多家钢企认为,钢价下滑以及铁矿石太贵惹的祸。鞍钢股份曾指出,营业额、毛利润以及净利润的减少,主要是受到铁矿石等原燃料价格涨幅远高于钢铁价格涨幅,以及产销量降低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去年四季度钢材价格持续下跌,主要原燃料价格依旧高位运行,导致了全年亏损。

从钢铁业已发布的年报可以看出,多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几乎与营业成本持平,以鞍钢股份为例,2011年公司的营业总收入为904.23亿元,而其营业成本为864.06亿元;重庆钢铁2011年营业总收入为235.33亿元,营业成本为225.72亿元;韶钢松山2011年营业总收入为228.74亿元,营业成本为226.11亿元。

而韶钢松山更是直接指出,钢铁行业进入了十分艰难的时期,不仅行业利润降至冰点,亏损面也在不断扩大,钢铁业发展遭遇寒冬。成本上升严重挤压了钢铁企业的盈利空间,2011年四季度开始,钢铁行业已经由微利状态进入亏损状态。

中国钢铁协会也坦言,连续两年,中国钢铁生产行业年销售利润率已不到3%,远低于全国工业行业6%的平均利润水平。“原材料价格上涨,运营资金趋紧,钢材价格上涨乏力,钢铁全行业已经陷入全面亏损边缘。”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曾表示。

今年2月钢企利润率再亮红灯

受上述原因影响,已披露2011年年报钢铁企业中还有一部分公司呈现出了净利润虽然并不亏损,但与2010年公司净利润相比大幅下滑的状况,其中包括宝钢股份、南钢股份、凌钢股份包钢股份等。而其中,同比下滑最为严重的是宝钢股份,根据2011年年报显示,公司2011年净利润为73.62亿元,2010年公司的净利润为128.89亿元,同比下滑了近42.88%。

另外,去年的行业“亏损王”华菱钢铁已于4月5日公布了其2011年的年报,据年报显示,公司的净利润为7013.62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6.44亿元,同比增幅为102.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33亿元,上年同期为-26.6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237元,上年同期为-0.9657元。

虽然,公司2011年度净利润盈利7013.62万元,虽同比扭亏,但其背后的“推手”却是出售非核心资产等多项措施,外加政府补贴11.68亿元的扭亏“组合拳”

而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虽然华菱钢铁的净利润扭亏,但其2011年的营业利润则为10.08亿元。

目前,有数据显示,2012年2月份,纳入中钢协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5.4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88.25亿元,下降幅度达106.62%。1至2月,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8.04亿元,同比减少191.4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纳入中钢协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2012年2月份实现利润率为-0.19%。这也是钢铁行业今年以来连续第二个月盈利指标数字亮“红灯”。1至2月累计销售利润率则下滑至-0.51%。

[责任编辑:liliang] 标签:钢铁 亏损 净利润 年报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