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问题胶囊揭示医药行业低价招标弊端

2012年04月17日 04:49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殷海波 刘侃

0人参与0条评论

4月15日,经央视节目曝光、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检测确认,中国9家药厂生产的13个批次的药品,所用胶囊的重金属铬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2mg/kg的限量值,其中超标最多的达90多倍。问题胶囊事件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强大反响,同时引爆胶囊药物巨大的安全隐忧。

现行药品招标采购制的

必然结果

在安徽“双信封招标模式”下,由于技术标门槛低,只要获得药监局批文的制药企业基本都能过技术标这一关,剩下的商务标环节中,各药企只能进行“拼价格”这样的白热化竞争,导致了中标价低于成本价,劣币驱逐良币的出现。我们认为,现行的招标多少有点“逼良为娼”的副作用,许多企业为了获得成本优势不得不放松了对原材料、辅料的要求,某种程度上增大了对劣质明胶胶囊的需求,最后受损的还是百姓健康。

在前不久闭幕的“两会”中,来自医药企业界的代表们已提出了基本药物招标中药价虚低的问题,呼吁国家在制定药品价格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既要保护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也要确保广大群众用上放心药。

监管不规范

《中国药典》对明胶空心胶囊有明确的要求——生产药用空心胶囊必须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销售。药品生产企业必须从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采购空心胶囊,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和使用。然而很不幸,报道中见到包括修正药业、通化金马、四川蜀中等知名企业在内的多家药企所使用的胶囊均涉及铬超标,我们担心行业内大面积使用非正常渠道生产的药用辅料或是普遍现象。同时,监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存在的问题,本应是政府监督部门的天职,但记者长达8个月深入调研的“胶囊里的秘密”,揭露出行业内问题的严重性,这对监管部门来说应该算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另一方面,《药典》中虽对空心胶囊作出要求,但缺乏具体技术指标等行业标准,在实际监管操作中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行业标准亟待出台

此次工业明胶事件反衬出药用辅料的重要性(药用辅料是指在制剂处方设计时,为解决制剂的成型性、有效性、稳定性、安全性加入处方中除主药以外的一切药用物料的统称),我们认为,有可能倒逼行业标准出台,促进药用辅料、包材监管趋严。美国的药物主控档案(DMF)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由生产商提供的某药品生产全过程的详细资料,便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该厂产品有全面了解,内容包括:生产地点和厂房设施、人员;中间体、原料药和药品;包装物料;辅料、着色剂、香料、香精及其它添加剂;非临床数据资料和临床数据资料等方方面面,以确保在这一制度下生产的药品有优良制造标准(GMP)保证。

优质公司将在长跑中胜出

假如唯低价招标政策能得以纠正,同时推进药用辅料DMF制度,将大大利好药用辅料这一细分子行业,其中的优秀企业值得关注,比如目前已在A股上市的青海明胶东宝生物尔康制药新开源等。再往长远点看,未来小企业难以支付高昂的质量控制成本而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医药行业集中提升将是大势所趋;同时,政府加强监管、企业质量管理链延长,最终受益的将是国人的健康和医疗体系的建设。

(作者系华林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

[责任编辑:liliang] 标签:药用辅料 药用空心胶囊 工业明胶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问题明胶冲击波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