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问题胶囊背后的监管失责逻辑

2012年04月20日 03:0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李芃

0人参与0条评论

“皮鞋老酸奶”之后,又出了问题胶囊。想到你或你的家人朋友最近吃下去的感冒胶囊也许铬超标,你会不会觉得快要到了自己忍耐的极限,而对有关企业和监管部门怒不可遏?

且慢。让我来告诉你,他们可能真的谈不上玩忽职守。就拿这次问题胶囊的集中流出地浙江省新昌县来说,药监部门每个月都有一到两次的例行抽检,这还不包括根据上级部署而时常进行的运动式检查。

他们的分管副局长上任才几个月,一直在和行业协会探讨如何杜绝企业违规,甚至还想出了一些创新的办法。

当然,违规还是发生了。有的企业在厂区只放合格的原料,却把劣质原料转移到外面隐匿的库房;还有的企业编造送检记录,或者每次都拿同一批次的合格产品送检。这些问题恐怕只有驻厂跟踪检查才能看出来,但儒岙当地有43家胶囊企业,就算一半的大企业遵纪守法,那么还有20家左右的小企业可能违规,这个数字可能快要赶上了药监局的全部工作人员数,让后者不工作天天盯着他们吗?

放眼全国,17.6万个药品批号后面有多少企业?药监系统又有多少人手?

理论上说,我们食品药品方面出的事也不少了,“杀一儆百”会有威慑作用。然而国内的现状是,违规成本太低,被罚个倾家荡产什么的只是法学家们的呼吁,更多的情况是改头换面又东山再起。更有甚者,违规企业有地方保护,监管执法很难贯彻下去。

地方政府的确是成心包庇。这次问题胶囊被揭发,儒岙当地人都说,只有“外来的和尚”才能查个水落石出。但地方政府也有苦衷:一个占据了地方工业经济大半壁江山的产业绝对举足轻重,就算你不在乎那些GDP,你又怎么可能不在乎他们提供的就业机会?

这次事发后被控制的企业主之一,在邻里之间有“强盗”的混名,如果他的企业被迫关停,他成了无业游民,你要是地方主政者又会不会担心?

实话说,根据中国当前的现状,简直是出现上述监管失责才是合乎逻辑的。因为从上到下,整个国家尚没有解答以下一系列的疑问:解决“看病贵”是不是只能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一味地压价?

小散乱的药企为什么也能拿到生产批文?我们的药品批号为什么比研发大户的美国还多?地方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到底能够付出多大的代价?

[责任编辑:yangm] 标签:胶囊 强盗 药品批号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问题明胶冲击波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