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胶囊背后的监管失责逻辑
“皮鞋老酸奶”之后,又出了问题胶囊。想到你或你的家人朋友最近吃下去的感冒胶囊也许铬超标,你会不会觉得快要到了自己忍耐的极限,而对有关企业和监管部门怒不可遏?
且慢。让我来告诉你,他们可能真的谈不上玩忽职守。就拿这次问题胶囊的集中流出地浙江省新昌县来说,药监部门每个月都有一到两次的例行抽检,这还不包括根据上级部署而时常进行的运动式检查。
他们的分管副局长上任才几个月,一直在和行业协会探讨如何杜绝企业违规,甚至还想出了一些创新的办法。
当然,违规还是发生了。有的企业在厂区只放合格的原料,却把劣质原料转移到外面隐匿的库房;还有的企业编造送检记录,或者每次都拿同一批次的合格产品送检。这些问题恐怕只有驻厂跟踪检查才能看出来,但儒岙当地有43家胶囊企业,就算一半的大企业遵纪守法,那么还有20家左右的小企业可能违规,这个数字可能快要赶上了药监局的全部工作人员数,让后者不工作天天盯着他们吗?
放眼全国,17.6万个药品批号后面有多少企业?药监系统又有多少人手?
理论上说,我们食品药品方面出的事也不少了,“杀一儆百”会有威慑作用。然而国内的现状是,违规成本太低,被罚个倾家荡产什么的只是法学家们的呼吁,更多的情况是改头换面又东山再起。更有甚者,违规企业有地方保护,监管执法很难贯彻下去。
地方政府的确是成心包庇。这次问题胶囊被揭发,儒岙当地人都说,只有“外来的和尚”才能查个水落石出。但地方政府也有苦衷:一个占据了地方工业经济大半壁江山的产业绝对举足轻重,就算你不在乎那些GDP,你又怎么可能不在乎他们提供的就业机会?
这次事发后被控制的企业主之一,在邻里之间有“强盗”的混名,如果他的企业被迫关停,他成了无业游民,你要是地方主政者又会不会担心?
实话说,根据中国当前的现状,简直是出现上述监管失责才是合乎逻辑的。因为从上到下,整个国家尚没有解答以下一系列的疑问:解决“看病贵”是不是只能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一味地压价?
小散乱的药企为什么也能拿到生产批文?我们的药品批号为什么比研发大户的美国还多?地方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到底能够付出多大的代价?
相关专题:问题明胶冲击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