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胶囊之乡”被曝10年没有铬含量检测部门(2)

2012年04月26日 06:40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葛熔金 张刘涛

0人参与0条评论

2 “股份制”家庭作坊

“小低散劣”留隐患 “很多正规企业是由许多家庭作坊集合在一起的。”当地知情人士介绍,这些企业由数量不等的股东构成,每个股东有不同数量的生产线,独立采购原料、生产线销售,互不干涉,只是出厂时用同一商标。有些股东把生产线租出去,每月收3万-5万元租金。

早报记者发现,被吊销生产许可的华星胶丸厂、卓康胶囊有限公司、浙江新大中山胶囊有限公司等企业,上述迹象明显。

“我们公司10个股东,每个投资数量不一的生产线,去年5月开始重新组建。我名下只一条,平时不参与原料进货、产品销售,只是租给别人。他们用什么原料、胶囊有没有问题,我不知情。”卓康公司股东王女士说。

在华星胶丸厂打工的四川人章某表示,他和老乡都在华星工作,因为不在同一条流水线,属不同老板。厂里有好几个老板,每个都只管自己线上的事,进原料、卖胶囊。“新大中山公司将12条生产线全租出去了,每条月租金3.5万元。”一家胶囊企业负责人表示,这些承包商各自生产、各找销售渠道。

这种情况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02年官方对胶囊业洗牌式的整顿,过程历时两年,90%的企业被取缔。新昌县委、县政府组织编纂的《新昌创业创新30年》一书如此描述当时的整顿成果,“儒岙镇配合药监部门进行40多次集中整治,取缔260多家无证无照企业,并鼓励、引导企业联合、兼并,提升规模。”整顿的原因是,当时企业鱼龙混杂,不少企业为降低成本使用劣质明胶,还发生过互相诋毁、竞相压价等行为。

“当时并没有真正取缔小、低、散、劣企业或作坊,而是让它们以联合重组的方式成立新的‘股份’企业,继续生产。‘换汤不换药’的整治,埋下隐患。”经历过当时整顿的企业家表示,这样的“股份制”合作,股东各自采购原料、生产。销售,存在隐患,只要一个出问题,企业声誉就受影响。同时,这些股东只是借用企业这个壳使生产合法化,不会过多重视品牌、质量,“对质量的把关,往往考验的是人的道德。” 因此,新昌的胶囊企业参差不齐,官方也按AA、AAB、C四等对企业分类监管。最优的AA级只需每年抽检两次,全县12家;A级18家,不定期抽检;B级、C级共13家,药监部门分别进行“随时抽查”、“重点抽查”。县药监局人员表示,从历年抽检来看,效果并不理想,部分企业规避抽检,“一去查,就把材料藏起来,风声一过又生产,我们想查也查不到问题。

3 县药检所缺失10年

产品送检仅靠自律

从此前的整顿可以看出,新昌胶囊制造业的问题早已显现,为何10年后的今天还一直存在?

“由于各种原因,监管部门一直‘有心无力’。”县食药监局办公室主任梁樟钱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当地近10年来并无专门的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对日常检查带来影响;企业规避检查,造成监管困难重重。

梁樟钱介绍,10年前因机构改革等因素,新昌食品药品检验所被撤销。在此情况下,县食药监局设立了“快检室”弥补不足。“快检室的全部检测仅凭一个‘快检工具箱’,简单检测能完成,但对胶囊是否铬含量超标等根本无法检测。

2010年,新版《中国药典》将明胶空心胶囊的铬、环氧乙烷、氯乙醇等项目列入检测指标,规定含铬不超过百万分之二。由于新昌官方检测机构缺失,大部分企业购置检测设备又存在资金缺乏、技术不足等,新昌空心胶囊行业协会29家会员自发组建成检测中心,办公地点就在县药监局。王伟良说,初衷是想让中小企业也将每批产品送检,实现行业自律,“但不知道是怕麻烦还是别的原因,去检测的企业不多。

民间检测中心的尴尬不限于此。“中心是民间组织,数据无法作为执法依据,我们的检测样品,还要送到省、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梁樟钱说。

“去年,我们向上级提出设食品药品检验所的申请得到批准。”梁樟钱称。4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督查组组长沈传勇在新昌也提到这点:县药检所刚挂牌,还没正式运行,下一步要通过增加人员编制、检验设备,增强检验能力。

[责任编辑:xuzg] 标签:工业明胶 医用明胶 检测指标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