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王亚伟离职消息再度沸腾 公募基金王亚伟模式谢幕

2012年04月27日 10:22
来源:南都网 作者:谢晓婷

0人参与0条评论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王亚伟去哪里,都意味着公募基金中的“王亚伟模式”谢幕。C FP供图

随着华夏大盘基金一季报显示遭遇大量赎回,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出走的传闻近日再度被炒,这次华夏基金没再如此前回应中那样:坚持王亚伟会留守岗位。而在坊间,王亚伟要走,早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而这一两年间,华夏基金似乎已为王亚伟的退出做了不少用心良苦的“安排”

诸多迹象或许意味着,“王亚伟模式”即将谢幕。对未持有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的绝大部分基民而言,王亚伟的离开也许是好事。正如华夏内部人士曾经所说,“王亚伟模式”不可复制。而市场和舆论的过度阐释,又造就了这样一个“神话”,基民不但不能分食王亚伟基金的一杯羹,却容易在投资中受到噪音干扰。这一模式走到“尽头”,或许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理性化、市场化的一个进步。

机构资金一季度或撤离华夏大盘

据天相投顾对66家基金公司的统计,一季度开放式基金净赎回比例为2.29%。

刚刚披露完的基金一季报显示,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遭遇净赎回1.60亿份(减至4.63亿份),赎回比例25.69%;华夏策略被净赎回5834.35万份(减至11.59亿份),赎回比例4.79%。一季度,华夏大盘净值增长率0.65%,华夏策略净值增长率1.99%。

这样的赎回比例让市场哗然。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作为华夏基金的两大“招牌菜”,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出现这样的赎回率实属罕见。自2007年1月开始暂停申购的5年多里,无论股市如何震荡,华夏大盘的赎回量一直很小,单季净赎回份额从未超过1亿份。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单季净赎回大多维持在百万份的小级别水平。而且,每年4月的年度分红后,都有因分红再投资而增加的数百万份份额,这使得华夏大盘总份额基本稳定在6.2亿份以上。

2011年年报显示,华夏大盘持有人中,机构投资者占比57.96%,个人投资者占比42.04%。从去年发生黑天鹅事件后,机构快速离场的反应来看,嗅觉灵敏的机构,应该是今年一季度大额赎回的主力。

消息称总经理范勇宏将一起出走

“现在没有确切消息,如有确切消息会及时告知。”这是华夏基金方面给出的一个官方回应。而此前的传闻回应中,华夏基金一直坚持王亚伟会留守岗位。

业内说法是,这次和王亚伟一同离开的,也许还有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

“如果范勇宏不走,王亚伟也不会走。”华夏内部人士曾这样说。据消息人士透露,范勇宏和王亚伟是一对铁搭档。1995年,王亚伟进入华夏证券公司和范勇宏搭档,在当时全国最大的证券营业部———华夏证券北京东四营业部任研究部经理。1998年,华夏基金公司开始筹建,王亚伟跟随当时的营业部总经理范勇宏加入筹备组。在2006年之前,王亚伟的业绩并没有特别突出。2005年12月,王亚伟开始担任华夏大盘基金经理,2006年以154.49%的回报率排名第11位,2007年一举跃居榜首,并在其后3年里,一直保持领先。目前,净值已经涨了逾10倍。

华夏基金早已未雨绸缪

在业内,王亚伟要走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有消息人士透露,为避免王亚伟的离开带来的冲击过大,华夏基金做了一系列的安排。

比如,首先免去王亚伟投委会主席一职。2010年夏,媒体曾报道王范二人提出过辞职申请,后来监管层以社会影响过大为由内部否决。2010年7月,华夏基金公告,王亚伟不再担任华夏基金投委会主席一职,由范勇宏兼任。

其次调整投研团队。自2012年以来,华夏旗下兴和、兴华、行业精选、优势增长、蓝筹核心、盛世精选、中小板ET F、现金优势、全球精选、华夏债券、华夏成长等11只基金经理先后调整。4月21日,华夏基金公告新任林浩为公司副总经理,至此公司副总经理职位多达6人,分别是滕天鸣、王亚伟、张后奇、刘文动、吴志军以及林浩。

三是业绩上淡化王亚伟的影响力。华夏策略在2011年11月初跃居股基第一,但随后其重仓股杀跌,王亚伟在当年的排名也是6年来首次跌出前10名。今年一季度,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的收益在135只同类基金中分别排在72位和35位。尤其是华夏大盘,一季度的业绩在华夏旗下所有偏股类的基金中排名倒数第二。这也是2009年以来,这两只基金在一季度表现最差的一次,均跑输比较基准和同期大盘涨幅。而王亚伟以往拿手的ST股也未出现在十大重仓股中。

大幅减仓被认为是王亚伟错失行情最主要的原因。数据显示,华夏大盘在一季度逆市减仓,仓位从去年年末的85.78%降至一季度末的77.99%,华夏策略更是大幅减仓近10个百分点至64.25%,为成立以来最低值。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或是为了腾出现金应对赎回而被动减仓。

当“王亚伟概念”成为投资噪音

关于王亚伟的去处,市场有两种版本:一是去中信产业投资基金;二是去天弘基金,和老同事郭树强搭档。不过,王亚伟去哪里,都意味着公募基金中的“王亚伟模式”谢幕。

“公司内部人大都不喜欢谈王亚伟的基金。原因很简单,我们又买不到,而且王亚伟的操作模式不可复制。”曾在华夏基金任职的一位人士这样说。“王亚伟模式”在华夏基金这样的公司背景下才能成功,换到其他任何一家公司都极难成功。(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首先自然是王亚伟本身的实力。在另一名离职的华夏老员工看来,“王亚伟在江湖上有很多粉丝。他看中了什么股票,很多人跟着做。”这也是王亚伟的“独门股”常常受到追捧的重要原因。

其次,华夏基金在投研方面的投入在公募行业是最大的。“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不少政府资源,把握政策很准。”一家中小型基金公司人士说,这是一般的基金公司难以望其项背的。在这样的投研团队支持下,王亚伟更能容易获得优势。

还有华夏基金盘子大,可与华夏大盘形成众星捧月之势。巧合的是,如在2009年底,王亚伟和银华基金的陆文俊“争第一”,12月31日下午,银华旗下的重仓板块———汽车股瞬间大跌,王亚伟半天就逆转险胜陆文俊。

长期以来,王亚伟已经被基金公司和市场包装成一个“神”

由于业绩多年名列前茅甚至稳坐冠军,经常持有多只乌鸡变凤凰的重组股,“王亚伟”三字屡屡出现在报道标题中,市场更是赋予了一个“王亚伟概念股”的说法。“王亚伟概念股的过度阐释,也成为基民购买基金的一大“噪音”

“买华夏基金吧,他们那儿有一个很厉害的基金经理。”记者一次在某银行网点咨询基金发售情况时,客户经理这样说。虽然说华夏基金整体的投研实力不错,但跟王亚伟管理的基金毕竟大相庭径,不少甚至远逊于小基金公司的基金。

另外,也有业内人士透露,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两只基金集中了不少“关系户”,“厚此薄彼”的做法对普通基民不利。

据刚刚公布的《关于基金从业人员投资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基金公司须在相关季度报告中披露本公司从业人员持有基金的情况。对此,有基金分析人士就表示,一些业绩好的基金,基金公司从业人员买了后关闭申购通道,使其成为自己人的“私募”。披露自购信息则可以防范这种情况出现。

而就王亚伟未来出走的影响,民生证券一位分析师提醒说,其掌管基金的重仓股如东方金钰南风股份长城集团等,受到潜在调仓的冲击会比较大。

采写:南都记者 谢晓婷 实习生 张?F?�

[责任编辑:lilei] 标签:华夏债券 华夏基金 华夏成长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