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艺术品市场亟待修法建制

2012年06月01日 10:07
来源:上海金融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近年来,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迅猛,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108亿元,但与此同时,行业诚信缺失、赝品泛滥、虚假鉴定、假拍和拍假、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炒作等问题也不断涌现,而相关法规法制建设的不完善及监管乏力,更是极大地制约了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发展速度惊人

日前,由文化部、湖北省文化厅、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艺术品市场法制宣传周活动在武汉举行。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庹祖海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表示,2011年我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达2108亿元,其中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交易额为975亿元,画廊、艺术经纪和艺术品博览会的交易额为351亿元。

而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交易额也许远不止这个数。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主任姚政指出,除了拍卖和画廊这些看得见的交易外,不少民间的艺术品交易完全是无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近年取得了质的飞跃,发展速度相当惊人。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认为,一方面,中国在世界艺术品领域的地位迅速提升,话语权增加的分量比较快,社会关注度非常高,吸引了社会大众广泛的参与。据不完全统计,参与艺术品市场交易或研究艺术品、爱好艺术品的人数已经突破1个亿;另一方面,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发展速度甚快,形形色色的理财产品、信托投资、各种基金,以及文交所等交易平台相继产生,各类金融资本参与艺术品市场的速度也在加快。如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各类艺术品投资基金在艺术品市场的资金量在100亿元左右,充分展现出了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规模与速度。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表示,2010年度,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业务创造税收超过8亿元,人均创税额超过26.67万元,远高于证券业、银行业等其他重要金融行业。在文物回流这一历史性贡献上,20年中,通过拍卖业回流的中华文物已超过10余万件(仅2010年全国回流文物拍品就有2.4万件,成交1.8万件,成交总额达81.6亿元),其中不乏重要的国宝级文物被国内重要博物馆收藏,拍卖已成为百年来流散海外的中国文物回归国内的重要途径。

亟待“修法建制”

尽管发展迅猛,但艺术品市场中一些长期积累的问题却在近年不断涌现,如行业诚信缺失、赝品泛滥、虚假鉴定、假拍和拍假、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炒作等,都成为媒体报道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而相关法规法制建设的不完善及监管乏力,更是极大地制约了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据了解,被誉为“收藏界深喉”的文物“打假”名人吴树从2004年开始,花了7年多时间,反复考察全国几十个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文物市场和陶瓷、青铜、玉器制假基地,明察暗访近百位各具特色的收藏达人、文物专家、制假高人和盗墓者,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文物市场繁荣、乱象丛生、善恶并存、整体违法。

吴树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法律滞后。二是舆论导向失衡,媒体过分炒作。三是有关部门不作为,放任市场违法违规操作,导致问题成堆、积重难返。吴树认为,既得利益集团是这个乱成一团的市场的最大受益者。而治理市场乱象的根本出路在于“修法建制”,即修改《文物法》和《拍卖法》,并建立完整的文物鉴定体系,其中包括鉴定机制、鉴定机构、鉴定标准。

不过,有拍卖业人士并不赞成用立法来约束行业乱象,他们认为,让拍卖行这样的商业机构承担“保真”的责任是“勉为其难”的商拍卖市场只能靠本身来规范,好的拍卖行自然会通过品牌信誉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坊间的口碑。“如果拍卖行经常拍假东西,社会就不认可它,这是以市场淘汰机制来完成的,用简单的法律手段来监管,不但会监管不起来,还会毁了这个市场。”广东省拍卖业协会秘书长郑晓星表示。

国家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李耀申指出,我国目前尚未建立文物鉴定资格管理制度,鉴定资格准入和鉴定行为监管体系也没有确立。鉴定行为除了依靠市场道德规约外,所有的鉴定和交易几乎没有成熟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在利益的驱使下,难免出现大量非法鉴定和伪证行为。所以,国家文物局已从文物鉴定资质、行业道德、文物评估、舆论导向、管理机制、交易市场六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规范化措施。

宣传方向待“纠偏”

除了亟待“修法建制”外,业内人士认为,还应加强对媒体有关文物节目、栏目的管理,限制文物估价类节目,禁止在节目中进行文物交易。“在电视媒体五花八门的鉴宝栏目中,有的为提高收视率,制造轰动效应,有意让参鉴专家过高虚估文物的市场价格;社会上还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文物鉴定培训班,滥发证书,从而助长了民间文物鉴定的杂乱。”李耀申如是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认为,当前社会上文物收藏的拜金主义导向需要特别注意,这种导向实际上亵渎了文物收藏的本意,助长了文物盗掘、文物走私,利用文物收藏、拍卖进行政治与经济讹诈,给文化遗产、文物保护事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而鉴宝类节目的重点放在预测文物价值上,给人一种淘到宝就可以一夜暴富的错觉,没有宣传文物的文化价值,也容易引发盗墓猖獗和假文物滋生等问题。

不过,西沐认为,媒体的娱乐化倾向可能会对大众造成误导,但不会对市场产生大的作用,市场的交易秩序与定价机制及媒体,特别是娱乐化后的媒体关联度不大,“我们倒非常担心提倡宣传普及文物鉴赏知识类节目所带来的一些影响,文物鉴赏实际上是一门门槛很高的专业,过分强调普及文物鉴赏知识,易使大众利用有限的经验去市场捡漏,更应该做的是加强大众的社会美育工作。

西沐指出,国家文物局最应该做的事情:一是要强化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法制工作,不断构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法制体系,摆脱艺术品市场过度依赖政策的基本局面。二是找到科学、合理、有效的最佳途径来保证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有效监管。三是重视行业管理职能,不断完善与建立相应的行业管理组织,加强自我管理。四是优化环境,培育科学与健康向上的收藏与投资文化、收藏理念与理性规范的收藏投资行为。

法制及品牌建设两手抓

从去年开始,中宣部、文化部、商务部等部门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强文化产权交易和艺术品交易管理的意见》、《关于贯十二五”期间促进拍卖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文化部关于加强艺术品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也发布了《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自律公约》,都旨在规范交易行为,净化行业风气。今年文化部将与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开展艺术品拍卖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理整顿工作,从而进一步遏制拍卖市场中的乱象。

庹祖海强调,今后文化部将以培育一级市场,即以画廊业为重点,积极推动艺术品市场诚信品牌建设,建立行业发展急需的法规制度,大力促进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在法制建设方面,文化部着手起草《艺术品市场管理条例》已有数年,研究建立拍卖交易、画廊经纪、销售、展览展销、进出口、鉴定评估等一整套艺术品市场管理制度。他也认为,在起草法规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需要攻克的难关,如艺术经纪人制度、艺术品维权、评估鉴定等,希望行业、法律界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深入研究解决。

庹祖海表示,要充分认识艺术品市场对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艺术品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图像记忆,它记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延绵不绝的进程,浓缩着历史的精华片段,传承着文化的精神血脉,展示着民族的伟大气魄。它通过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提升欣赏者的修养和气质,从而提高公众的幸福感,增进社会和谐。

庹祖海指出,需要倡导理性的艺术品鉴藏投资消费观,要求各级文化部门积极鼓励艺术授权、艺术复制品、艺术衍生品的发展,逐步改变艺术收藏只属于富人游戏的格局,让更多的普通民众能够买得起“名家名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享受艺术的伟大与亲切。他强调,要通过培育艺术市场,举办艺术品展览展示,引导更多民众关注艺术、了解艺术、喜欢艺术,让欣赏艺术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xinht] 标签:艺术品拍卖 理财产品 玉器收藏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