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人社部官员称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 现在只是时间问题

2012年06月13日 03:04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作者:李泽民

0人参与0条评论

1年可补缺社保基金200亿 人社部官员称“延退”只是时间问题

“延迟退休”的大势似已不可阻挡,但目前反对者众。

6月5日,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称,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今年下半年将启动这方面的调研工作,同时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从人社部官员处获悉,出台弹性延迟退休的政策方向是大势所趋,现在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在养老金缺口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学界认为延迟退休可以成为纾解社保基金缺口压力的一条通衢,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给社保基金输血的可能。

根据多位社保专家的测算,延迟退休年龄之后,每年可减缓养老基金缺口约200亿元——尽管在目前1.7万亿元的缺口规模面前,这只是杯水车薪。

然而,对于这样的政策,更多人表示了反对。截至6月12日,人民网关于此问题的调查中,93.9%的网友反对“延退”,只有2.4%的人接受。

反对者认为,此政策将对就业市场形成压力;支持者的态度是,现如今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加之养老金缺口的现实,确需“延退”

缺口:1.7万亿施压

养老金缺口所带来的支出压力,早已是业界共识。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底,养老金个人账户本应有资产19596亿元人民币,实际上却只有2039亿元,缺口达1.76万亿元。

早前世界银行一份研究报告说,按照现有制度模式,在未来60年,我国养老金的收支缺口将高达9万多亿元。

这只是整体研究数据。部分地方政府对于养老金支付压力的感观更为强烈和具体——与其考核挂钩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扩面征缴。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之前在各地的调查,养老金缺口状况已持续多年,有地方人社部门官员称,“这几年来口子越来越大”

最先做实个人账户的辽宁,在十年后回归原点。据记者了解,该省去年的养老金缺口达到了200亿元。对此,辽宁人社部门一名官员称,“对我们省的问题不便多说”

利好:每年补缺200亿元

辽宁并不是特例。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以及全民社保覆盖面的进一步扩大,养老金支出成为各省区共有的压力。

对此,除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一直在做多元化的投资保值工作外,社保专家认为,相关部委对“延迟退休”可以纾解养老金压力的想法由来已久。

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就是这2.4%支持者中的一员。

这位在国内社保领域有着相当声望的专家测算,“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持同样意见的还有中山大学社保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他曾给相关决策部门撰写过一份关于延迟退休的报告,里面详尽指出了“延退”的利好。

他认为,“晚退5年,社保基金就可少支付5年的养老金,同时又多收5年的养老保险,一来一去就有10年养老保险基金的差距。从全国看,每年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两年前的上海,开始了“柔性”延迟申请退休的试点,主要针对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员和具有技师证书的技能人员,通过和企业协商,可申请延迟申领养老金。对于延迟的年龄,上海市规定男性一般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60周岁。

反对者:对部分劳动者不利

目前我国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55岁。这一从1958年开始的规定,已经持续半个多世纪。

据记者了解,这项退休政策制订时,全国人口平均年龄50岁,而目前,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已超过70岁。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劳动力总体数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成为反对者最关注的问题——“延退”之后会对本就吃紧的就业市场形成压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在《“延退必然论”可以休也!》的文章中认为,“延退必对大多数劳动者不利。

从国际经验看,支持“延退”的,大多是白领;而反对“延退”的,多为蓝领。因为年龄的增长,对白领而言是积累优势,对蓝领而言则是劣势。

唐钧说,虽然目前对于劳动的体力要求看起来有所降低,但实际上劳动强度和工作紧张程度却成倍增加。普通工人到了男50岁、女40岁以上时,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

唐钧指出,蓝领工人到“40”、“50”以后,被企业以各种理由辞退的可能性大为增加。一旦被辞退,不但意味着不再有稳定的收入,还意味着仍然要缴纳保险费。

[责任编辑:wanggq] 标签:社保基金理事会 延退 基金缺口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