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皇明多家子公司未实际开展业务 传亿家能已剥离

2012年08月06日 14:32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0人参与0条评论

黄鸣的理想很丰满,然而,皇明的现实很骨感。

6月29日,皇明洁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皇明控股)的核心子公司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皇明股份)主动申请中止IPO,这意味着皇明股份历史上第三次IPO搁浅。

7月20日下午,皇明控股董事长黄鸣公开坦言皇明股份中止申请IPO的真实原因,“虽然有盈利因素的问题,但最大原因就是非经营性资产过重。今后公司将进行战略调整。

多位皇明股份内部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黄鸣所言非经营性资产主要是中国太阳谷。太阳谷内微排国际酒店、国际会议中心、光立方等资产过大,摊薄了主营业务的利润率。

“不过,现在已经度过最困难的时期。”黄鸣表示,“皇明股份将整合皇明控股资源,进行重大战略转型,以实现未来更大规模的上市。

黄鸣称,未来5年将建设5万家全球连锁的气候改善商城,这为皇明的战略转型拉开了序幕。然而,一向以研发见长的皇明如何撬动渠道市场尚需时间检验。

早在2007年,皇明一度计划海外上市,曾考虑过香港、美国以及德国法兰克福等地,后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等原因放弃;2010年,皇明转战国内A股市场,又因“偷税门”事件暂停。

三次冲击IPO皆遭搁浅、高盛和鼎晖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无望、广受诟病的天价“蔚来城”,皇明再次遭遇发展节点。

伤及私募基金

昔日,太阳谷让皇明风光无限;今日,太阳谷让皇明折戟IPO并深陷舆论漩涡。黄鸣坦言,“企业上不了市,最对不起两位投资人”,从皇明引资历程看,黄鸣所指正是高盛和鼎晖。

故事从7年前讲起。2005年,皇明控股总部所在地山东省德州市开始实施“中国太阳城”战略,皇明控股也开始了太阳谷大规模建设。

2008年,皇明股份出让28%股份接受高盛和鼎晖6.753亿元注资。“承办的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投资达13亿,其中有4亿用了PE的钱。”黄鸣称。截至2012年一季度,皇明控股固定资产及在建项目合计23.11亿元。皇明太阳谷2011年对外号称投资已达25亿元。

投资加大,而盈利却并未高速增长。上市受阻,高盛、鼎晖两家PE至今退出无望。

另外,就在《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实地调查期间,注意到坊间盛传:“皇明旗下亿家能资产已经剥离出来,转移至黄鸣非常亲近的人。

皇明控股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本仅5000万元,黄鸣和妻子梁美意分别持股94%和6%,下辖2家全资子公司、10家控股子公司。知情人士对本刊记者称,“12家子公司中,有很多并没有实际开展业务。

亿家能是皇明控股旗下子品牌,以中低端价位在太阳能市场中颇具竞争力。而皇明太阳能品牌以高端路线与亿家能在抢占市场方面“互补”。由于当前太阳能市场以中低价格产品为主,亿家能品牌被认为是皇明控股极具竞争力的“优质资产”

“亿家能品牌明显在市场价格方面占据优势。若该资产从皇明股份中剥离,皇明股份某种程度上或被架空。”分析人士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皇明与亿家能真正的关系,终有一天皇明是要出面公布的,但时间绝不是现在”

“如果传言属实,那受伤的不只是两家私募基金。”前述新能源领域私募人士分析称。

面临资金缺口

“皇明IPO搁浅只是阶段性的”,多位接近皇明控股的知情人士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都表示,“皇明股份拟IPO只是皇明控股整体发展的一部分、一个较为常规的融资渠道而已。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获得PE注资后,皇明控股当年为建设太阳谷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动用的现金达5.69亿元,剩余现金流不足3亿元。

“建设太阳谷所耗资金金额巨大,公司花尽了最后一分钱。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是皇明最危险的时期,几乎就快要倒了。”黄鸣曾公开表示。 “现在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候。”黄鸣对外宣称,皇明控股未来5年将建设5万家全球连锁的气候改善商城,延续高端路线,重点进行渠道转型,此举拉开皇明控股战略转型序幕。

“气候改善商城又是一个大工程,大工程需要大手笔,不知皇明目前的现金状况是否能支撑该项目顺利开展下去。”市场表示担忧。

另外,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掌握的材料显示,未来两年,皇明控股拟进行年产150万台太阳能热水器全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年产2400万支超低发射耐高温高寒型真空管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和太阳能热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为13.39亿元。

上述研发及营销项目资金原本计划通过皇明股份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1.05亿股股份解决。然而,IPO的再次搁浅未能使企业得到“源头活水”,这为皇明控股的发展增添变数。

此外,资料显示,拟发行的德州市2012年度第一期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共计划筹集资金2.8亿元,期限3年,皇明控股以2亿元的募资额度占据其中大部分份额。

主营业务下滑

作为太阳能行业龙头企业的皇明,缘何出现如此资金缺口?一位接近皇明股份的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的太阳能市场鱼龙混杂,皇明一直主张走高端品牌路线,导致市场份额下滑。

皇明股份董事总经理王久伟称,“现在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已经做滥了。市场纷纷采取价格战,很多厂商从原材料开始便无限度地削低成本,单单一个感应器的价格就相差上百元。

“最要命的是,太阳能补贴下乡助推了这一趋势。太阳能行业是一个不成熟的行业,却一直在用成熟行业的招标方法。太阳能家电下乡政策的出台客观上促使了各大厂商拼命低价竞争。”王久伟说。

“皇明市场份额的下滑除了同行业价格竞争的原因,还受国家房产政策收紧因素的影响。”一位新能源领域私募人士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政策的收紧丝毫没有改变黄鸣坚持太阳能高端路线的方向。在6月份的皇明半年经销商大会上,皇明股份推出了销售体系的全新试点改革,以菏泽、济南、太原为试点,专门针对高端客户提供全套太阳能应用产品和解决服务方案。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认为,当前,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主要产品的光热企业IPO受阻,主要原因在于整个行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标准,企业之间恶性价格竞争导致业绩下滑。

“盈利前景尚不清晰的情况下,高端品牌路线显得尤为艰难。”上述太阳能行业分析人士称。

皇明控股未经审计的财报显示,该公司的利润率呈现下降趋势。2008年至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8亿元、13.72亿元、18.68亿元,期间三大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直线上涨,侵蚀净利润,近3年净利润分别为1.97亿元、1009亿元、0075亿元,盈利能力持续下降。

[责任编辑:liuyf] 标签:房地产市场调控 德州经济开发区 亿家能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