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从中国馆到艺术宫:只做加法 举重若轻

2012年09月24日 07:57
来源:东方早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前世今生

当上海美术馆变身中华艺术宫、当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重新发电”,浦江岸边的徜徉也将不再只有外滩和陆家嘴的繁华。浦江两岸的公共空间的格局被重置,静候一场艺术风暴的发酵。

中华艺术宫49米层展厅改建现场

早报记者 高剑平 摄

只要走进浦东的世博园区,那一抹体量巨大的红色总是会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你的眼前,挑拨你的记忆。

中国馆的设计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说:“好多记者问我,它将来可不可以跟巴黎铁塔相媲美,我说这个不是我来说的,也不是你来说,这是由时间历史来说话的,要有社会认同才行。”这个不将来可已经到来。

虽然外形未改,但这座冠冕的内部空间却已经从举办临时展览的国家馆变成了一座即将迎接艺术珍品的艺术宫殿——深入人心的外观丝毫未改,延续着人们的记忆;庞大的内部空间则做起了加法,施工方式则是上海人擅长的螺蛳壳里做道场、举重若轻。

中国智慧的“前世今生”

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布鲁塞尔的原子球馆,西雅图的太空针,这些举世闻名的建筑,都是往届世博会留下来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当年世博会的东道国为世界奉献出的宝贵遗产。它们承载着世博的记忆,成为国家和城市的标志,在时间的长河中散发着无穷的风采和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留下一批著名的场馆,中国馆更是先后接待了近1700万人次观众,整个场馆的外部形态可谓深入人心。

2010年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对这个建筑的印象是“大”,“它的整个建筑面积和故宫相当,内部空间也非常大。在后续利用的考虑上,当然作为公共空间是最为理想的状态。”这样的观点和领导层的看法不谋而合。2010年9月3日,在研究世博园区后续开发利用方案时,园区的后续开发利用一定要考虑文化特性,要舍得拿出一些区域、场馆发展文化事业的共识被达成;在2011年5月7日的另一次会议中,中国馆不宜再作商业开发,而应该考虑文化用途被明确提出。而将中国馆改造成艺术场馆,在规模、配置和知名度上将接近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奥赛博物馆等国际著名艺术博物馆,“将改变中国在世界美术格局中的地位”

只做加法,不减分毫

9月中旬,即将开幕的中华艺术宫外围四周不乏正在施工的场所,但这一切都与艺术宫无关。从外观上来看,这座层叠出挑、形似城市雕塑的巨大建筑没有丝毫变化。“曾经也想过是否要在外观结构上做一些改动,但是最后,领导层面还是觉得‘深入人心的一切不要再去改变’。”中国艺术宫改建项目经理谭正浩介绍说。

这一次改建遵循延续建筑风貌与利用现有设施的原则,用谭正浩的话来说就是“只做加法”。“既然是做加法,原建筑形态一点儿都不变,尤其是外观,我们在规划审批的时候一丁点不变。”谭正浩说。于是,中国馆熟悉外观形态仍然在,从外面看,看不出任何改变,除了在西大门的地方标识将由“国家馆”变成“中华艺术宫”。进入室内以后,很多的痕迹也都在。“比如说序厅里面就没有多大的变化,比如你到49米层,你可以发现有很多变化,但是你走近清明上河图,就会发现还是原来的样子,这也是被唯一保留的世博会展项。”谭正浩说。

在中华艺术宫里,人们将要参观的是49米层、41米层、33米层,也就是12层、10层、8层。屋顶的60米层,由于功能还有待确定,所以暂不对外开放。下来之后就是0米,也就是以前31个省区市布展的地方,以及大厅。地下一层,市民也可以直接下去,里面是一个公共教育区和图书馆,而地下室东北角则是典藏画库。

“做上去”的部分是被称为“房中房”的一间间的小型展厅。“以前的展厅现在还是展厅,只是以前的大展厅现在被分隔成了一些大大小小的中小型的展厅。”世博集团副总裁席群峰介绍说。在49米、41米、33米、0米层都遍布这样的“房中房”的据介绍,做这些“房中房”是为了美术馆本身的专业特性,为画作营造一个恒温恒湿的环境,因为恒温恒湿在大空间里是没有办法达到的。这同样也是“做加法”——“原来馆内的空调系统一点都不拆,都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在每个展厅里加上恒温恒湿系统。原来的空调系统满足公共区间以及房中房以外的空间的舒适性状态,而在进了展厅以后则是一个恒温恒湿的环境,让这些展出的画在一个非常好的空间内。”谭正浩说。所有的展厅都是运用人工采光,采用专业的灯光照明系统。电梯在原有36台的基础上加了三台,名家馆的地方新加了两台小的观光梯,另外在中国馆四个核心筒的西北角上,也加了一台自动扶梯。

手拉肩扛,螺蛳壳里做道场

从为一个专项临时展览诞生的永久性建筑,变身成为一个常设的艺术场馆,虽然展览功能上有统一之处,但难度依然存在。

原来的国家馆和地区馆两个馆都需要先把之前的展品撤出,而中国馆的电梯并不大,能够机械作业的地方很少。“不像原来建造的时候,很多的东西可以用吊车装进来,但现在建筑结构已经定了,吊车没有了,大型的机械设施进不来了,都需要人拉肩扛。”席群峰说。而另一方面,地区馆的空间需要建造馆中馆,难度也很大,既要重新对管内的荷载进行计算,也要对设施进行加固和增加,这些都需要现场的工作人员对原来的程序进行现场的调整——整个的改建过程都是在一个固定的、封闭的室内空间里完成的。

谭正浩算了一下,不说别的,就是光说拆下来的垃圾钢材也有几千吨。虽然四个核心筒的位置有很多电梯,但是其实只有一台电梯可以用,货梯又非常慢,它要把那么多的东西运下来,要花多少时间可以想象。“但是我们施工的过程还是很顺利的,我们仅仅用1个半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拆除,原来我们定的计划是两个到两个半月。然后开始改建,整个改建期是6个月左右。”谭正浩说。

所有看起来简单的“房中房”施工也颇有难度,因为这些白色展厅也都是钢结构。另外一方面,施工人员必须在原有的机电系统、机电设备里面再做改造。“因为实际上弄坏也是正常的,千军万马在这个空间里面干活,外面的皮已经扒开了,里面的肚肠已经露了出来,你说它一定不弄坏?很难讲。”谭正浩说,好在最后调试的结果还不错。

施工的强度和难度使得现场的人员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从5月份开始几乎都没有回家吃过晚饭,天天要工作到十一二点,非常辛苦。”席群峰介绍说。

坐专属地铁,可以坐下来吃吃比萨

在41米层,现场的工作人员指着四个展馆中间的地方告诉记者,这将是一个亲子活动区域。这个说法得到了证实。在改建之后,41米层是整个国家馆参观区里的一个中心区,往上到49米,往下到33米都可以,这三层都有自动扶梯相连接,“上下都是很轻松”。41米层的东侧,原来的小火车的月台的地方,整个的一大块空地被完全保留了下来,孩子们即便不在四个展厅中间的亲子区,也可以在东侧休息一会儿,坐一坐。从那一侧的玻璃看下去是九州清晏的屋顶花园,肚子饿的话还可以买一些咖啡和比萨。

沿着原有的下行坡道往下层行去,这个展览面积达到60000平方米的场所的“大”便充分展露出来。中国馆原本公共空间就很大,甚至可以用太大来形容,从空间来说,大当然是舒适;但是从参观行走的感觉来说,累是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据悉,改造后,在这些公共部位将有特殊设计的一批条凳供参观者休憩,“很多地方都有休息的可能”,包括大的展厅里也会有条凳的身影。另外,中华艺术宫也增加了很多的服务点,设置了一些可以买简餐的咖啡馆(0米层、大堂)、一个小比萨店(41米层),还有书店兼咖啡馆,在10月1日开馆的时候,这些服务设施也都将到位。

此外,进入中华艺术宫也变得更加便捷。这次改建完以后,中华艺术宫四边都有门,以后东西、南北都可以进出,而在世博会的时候则是只能一进一出;交通当时设计的就是8号线可以到中国馆,但是当时没有开,但现在两个地铁口(8号线原周家渡站,现改名中华艺术宫站)都已经建成了。

“中国馆原来的设计是从世博园区的角度来进行考虑的,需要从园区的入口进来,走到园区的这一端,再进入中国馆。但实际上,在当时规划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要后续利用,要开放性地面对大众,所以中国馆的四周都是有路的。(中国馆所在的世博)A片区长远的规划也已经公示了——地下两层也会有停车位,而且会与中环的地下道路连通,可以直接驶入中环。世博轴现在新的名字叫世博园,百联集团和世博集团也在做改建,也会有停车的车位,游客可以在那里购物和消费。”世博集团副总裁席俊峰给出了一个中华艺术宫周边规划的未来图景。

[责任编辑:xinht] 标签:艺术宫 中国馆 做加法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