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融:中国最头痛领域都供大于求 职工该降薪还得降
凤凰财经讯 10月23日消息,国务院国资委前主任李荣融在“2012清华管理全球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的毛病比较大,现在最头痛的几乎所有领域都存在供大于求的问题。
他指出,虽然结构调整的呼声不断,但中国钢铁产能已经从4亿吨调到了10亿吨,而且各行业成本过高。“你仔细看看我们各个行业,我们行业的集中度都不高的。这就反应了我们成本一定是高的,因为你的效率不高,你怎么会成本低呢?”
针对目前诸多企业面临的困境,李荣融的观点是企业“要熬”,“抓这个时间,跟职工讲清楚,该降薪还得降。我说做好人也会做,特别是国有企业,你说涨吧,第二天就关门了,因为你没有竞争力了。涨了没有几天,就下岗了,下岗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很痛苦的。
谈到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李荣融认为中国人还不够挑剔,“挑剔是一种能力,接受挑剔更是一种胸怀,经得起挑剔的产品,经受得了顾客的挑剔。”他谈到,服装行业有一句话,即中国人买哪名牌,这个名牌马上倒下,就是因为“我们的人不挑剔”。“技校培养的学生马马虎虎,中国的未来的制造业是要倒霉的。”他感叹道。
以下是文字实录:
李荣融:我与制造业的关联太大了。因为到今天我是工作了44年。18年是在企业,我学的是化工的电化学专业。出来工作是在做燃油喷射系统,精度要求很高,难度也很大。应该说这个企业培养了我,所以我对制造业感情不太一样,太深太深。因为14年是在车间,3年是工人。在公司这一层领导当了4年,后面的24年是在政府工作。但是也没有脱离工业和制造业,因为负责的是企业的技术改造,投资,以及企业的技术创新。最近两年在钱院长学校当实习老师。因为我们搞工科的都知道,老师还有实习老师,因为我不是专业老师。好多老师讲的专业课都很好,因为学生学完了还得实习,所以我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带着学生一起讨论,这两年收获也不小。这中间确实有不少遇到困难的。中国目前的制造业也很困难,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大家知道我和制造业分不开,也十分有感情,所以今天也怀着这样的感情参加讨论。
陈伟鸿:您有非常多的时间是在制造业的一线,现在制造业遇到了困难,您会焦虑吗?
李荣融:因为中国的毛病比较大。现在最头痛的几乎所有领域都如此,就是供大于求。而且我们不断还在喊要调整结构。我们的钢铁能力已经从4亿吨调到了10亿吨。你仔细看看我们各个行业,我们行业的集中度都不高的。这就反应了我们成本一定是高的,因为你的效率不高,你怎么会成本低呢?不可能的。
所以对于我们当前来说的困难可能更大。因为原来出口占了GDP54%,现在国外的市场一小,就像杨女士说的,销到国外的东西马上转到国内行吗?我认为不行的,现在绝大部分是供大于求,所以当前很困难是在比较,睁开眼睛看,我的竞争对手哪个倒下了。我的观点是要熬,抓这个时间,跟职工讲清楚,该降薪还得降。我说做好人也会做,特别是国有企业,你说涨吧,第二天就关门了,因为你没有竞争力了。涨了没有几天,就下岗了,下岗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很痛苦的。比如说一个父亲原来很稳定,结果下岗了,孩子在清华念书,原来供得起,父亲下岗了,命运可能发生了改变。所以我说这个话的意思是,制造业的调整核心提高竞争力,没有竞争力了你没法去讲话。
所以刚才麦肯锡总裁说了,说到搞医疗器械要求很高的,因为这是对人作出判断的。我们国内没有想到那么复杂。你看这个厂原来做过什么,有什么信誉?比如有的厂生产测血压器,你不量还好,一量吓一跳,本来血压正常的,用他们的产品量出来就高了,他们就可以顺便把药卖给你了,所以这是一连串的。人到最后别的不要,是要命的,要从行业的角度来说,可能人都逃不了的就是医疗。这个行业现在也很乱的,药也乱,我们医疗器械也不是太好。因为你对这个行业理解就不够,因为它跟人打交道,是和人,也要很慎重。所以这个领域是一个很好的领域,但是中国从起步就要避免我们钢铁的错误,人们说未来调结构还有希望吗?
陈伟鸿:有些过度的解放用在了别的地方,李荣融先生说的用高的血压计卖药也不行。新的经济模型适应发展的时候,这个模型最主要拥有什么样的要素?
李荣融:可能要从几方面工作。政府要做好政府的事,我们企业要做好企业的事。包括我们的公民也要做好公民的事。单从哪一方面说要形成新模式都比较难,你想我们明明知道国家是能源短缺的,不能支撑的,我们能源价值和我们资源状况是不匹配的。所以人们对能源的价格刺激不够。所以节能的动力也不够,中国更缺可能是水资源,可饮用水可能更短缺。所以要让我们政府出台的政策,既然走市场经济,就要应用市场经济手段使我们国民认识这个问题,需要大家来执行。
企业也一样,看到这个了。杨女士说的脑子禁锢,也有条件,我们搞专业的人,往往无知的胆大,有了点知识的反而胆小了,自己行业看得见的,有的时候反而胆小。我就是搞发动机的,真正搞发动机,发现太难了。我搞喷射的,要把油喷的很均匀,燃烧大小很细很细,不懂的人觉得好说。你不仅要开,还要安全的。无知的反而胆大,有了点知识的反而胆小了我们的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应该做我们的事,总要有领先者带跑,带跑的可能很辛苦,特别是技术、工艺,要产生很辛苦的,你也得走,为社会做贡献。
我们公民也要自觉的为未来的社会做点贡献,这个新模式就会慢慢的形成。现在假设什么新模式,中国假设的不少,真正实现的好像不多。
陈伟鸿:您对目前现状和未来发展同样充满希望的人,李主任,您觉得在转型升级当中,从他们身上,我们发现的亮点到底是什么?是什么让他们在现在尤其在“重灾区”当中依然有这样的笑容?
李荣融:喜忧参半,我们大学毕业生每年有六百万以上,研究生每年五十多万。未来研发人员中国储备的不少。中国人不缺乏想象力,《封神榜》、《西游记》都是我们写的。现在缺的就是机构,产业升级我认为最缺的一块是机构。服装杨女士是内行,我也算半个内行,技术改造的时候专门有一个纺织专项。那时候说为什么出口一半,进口一半。出口十件换来一件,那时候料子做不好,因为设备不行。条子衣服问题来了,因为我们织布卷筒的张力不一样的。粗看都是各,细看对不上的各自衬衫。现在料没有问题了,问题在技工了。他们有一句话,中国人买哪名牌,这个名牌马上倒下。因为我们的人不挑剔,日本人很挑剔。
我说挑剔是一种能力,接受挑剔更是一种胸怀,经得起挑剔的产品,经受得了顾客的挑剔。我现在怕人送衣服送条子的,肩膀和袖子能够对的上的有多少?一件各自横的对上,竖的对上,应该卖个高价。稍微懂得眼睛懂一下,别看挂着什么名牌,一看绝对是水货。包括现在的香港,为什么内地人买这个牌子,那个倒下了。因为服装往往要求的服装比较高,后来买的人多来不及做,做了也卖掉了,都买回去了。我何苦找个六级工做呢?所以质量严重的下降了。这块一看卖的都是名牌,三五千都有,要我说三十块都不值。未来产业关键在技工。
我们技工学校,职业学校,还要有好老师。那时候推荐给中央领导去看的,包括大学的机械工厂的实习场地。那个老师我去看了,这个老师哪来的?他们说从大企业聘请来的,他够格吗?带的实习生做车床,女同学安全帽都不戴的,自己的安全件都乱放,这哪是老师啊?德国的我也去看了,我一看差异太大了。一毕业,正方体三个,一个一个雕下去,三个正方体做出来,给你一个圆棒,人家2/3实践课,实践型的,咱们是嘴巴型的。未来没有这支队伍都是空想。现在下工夫,下来没有气侯,包括培养做模具的工人,那个人是我在无锡的同事,还有校长陪着。我一看差他说今天考试,我不问,不影响他。一块模具加工,我一看那个模具的底部和台下有空隙,首先要把零点找对,零点没有找对,加工的车床对吗?技校培养的学生马马虎虎,中国的未来的制造业是要倒霉的。
相关专题:2012清华管理全球论坛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6067600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