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银行里的秘密:三个案例详解老年人怎样理财最划算

2012年11月26日 07:23
来源:东方网 作者:闵明 朱琪

0人参与0条评论

出入于各大银行,玩转金融理财的群体,很容易令人联想到西装革履的白领一族。然而在上海这个国际金融大都市,这个景象有着另一个版本:兜里揣着各大银行的银行卡,心里揣着各理财产品的年化利率,划算与否的小算盘打得飞快,这些不是白领,是阿拉白发苍苍的退休阿伯阿婆们。

“现在银行里买理财产品的大都是退休的老年人,理财产品已经成为他们主要的理财方式”农业银行上海分行石门二路支行的理财经理小陈对东方网记者表示,目前银行理财业务常客中,老人比例超过65%。不少阿伯阿婆退休后,有时间也有闲钱,面对物价上涨,医疗、生活等开支增加,早已不满足常规低利率低风险的银行储蓄,而通过频繁购买各类理财产品,让自己的财富保值升值。

图片说明:购买理财产品的多为老年人

图片说明:购买理财产品的多为老年人

3.7%能够跑赢4.3%

赵阿姨今天走进农行前,已在附近几家银行兜了很久。退休几年,因为平日喜欢金融,闲来无事的她开始关注起银行的理财产品。但是市面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多如牛毛,好在退休后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他常常一家银行一家银行地看,多琢磨比较。

赵阿姨告诉理财经理小陈,她已选中了隔壁银行一款4.3%的35天短期理财产品,想取出原本想购买利率为3.7%产品的的5万元。小陈听后给赵阿姨算了一笔账:一般银行理财产品分募集期、计息期、清算期三个时间段,其中募集期计活期利息,清算期不计息。所以,理财产品即使实现最初给出的预期收益率,也并非客户获得的实际收益。

虽说表面上来看4.3%的产品利率要高出3.7%的产品很多,但是4.3%的产品发行周期是5天,也就是说要5天后才能起息,在这5天内只能拿0.35%的活期利息。但是他们这款3.7%的产品是隔天起息的,这样算来,4.3%的产品5万元每天的利息是5.068,而3.7%的产品5万元每天的利息是5.21反而高。听了小陈的解释,赵阿姨恍然大悟。

“喜欢货比三家的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往往只看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但是预期收益高的产品却并不一定最划算。”理财经理小陈告诉记者,“我们本着对客户负责的态度,务必保证客户的利益最大化。绝大多数老年人客户还是比较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老人家的判断是唯一标准

方老伯今年72岁,辛辛苦苦积攒了50万元,每年却只拿着不到2000元的利息。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财常识和金融产品,方老伯的全部“家底”常年躺在银行活期存折上睡大觉。

方老伯在等候取款的空闲,转到了理财柜台闲聊。理财经理小陈建议,“方老伯在若是你将50万中的40万存成定期,每年就能多获得1万多元利息,若是购买长期国债或理财产品,收益会更高,剩下的10万元也可存成通知存款,在保证流动性的同时,让资金受益更大化。这样能够兼顾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

方老伯有些犹豫,但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些钱还是全部存成活期,万一得个大病,钱能随时取出来支付医疗费,这也是没存成定期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方老伯看来,把钱存在银行,利息多少并不重要,关键是把钱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自己就放心了。

“银行有很多老年客户是这样,大多数只爱存钱,对于理财产品比较难以接受。虽然他们往往选择的是最不划算的方案,但是尊重老人家的判断是我们服务的唯一标准,”理财经理小陈告诉记者,“我们一般是通过持续的跟踪服务与客户建立起相互信任,成为朋友,在客户购买某款理财产品的时候,我们实事求是地跟客户说清楚每款产品特点,并且仔细的分析风险和收益情况,让客户自己决定买或者不买。

图片说明:银行理财产品种类繁多

图片说明:银行理财产品种类繁多

老年人理财安全最重要

“最近理财产品销售火爆,热门的产品稍晚点就买不到了。”李阿婆在得知自己想买的一款保守型理财产品已经售罄时,有些懊恼,同时关注到了一款银行代理的基金。“收益百分之六点几,那么高啊,这个还有吗?”理财经理小陈给出的建议却是“这款产品不适合你们年纪大的人”

“对于老年人来说,风险偏好普遍很低,因此应该多选择中短期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如果短期内没有太大的支出需求,也可以配置一部分定期存款和国债。不建议配置股票、基金等高风险产品,另外必须留足10%-20%的流动现金。对年事已高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只需要配置存款和保本型理财产品,并且时间也应控制在半年或1年以内,不适合配置国债。”理财经理小陈进一步说明。

“我们老年人理财最关心资金安全不安全,所以我还是相信银行。”李阿婆最后还是决定听从理财经理的建议,等有了合适的产品,再进行购买。

图片说明:记者在理财经理工作的间隙进行采访

图片说明:记者在理财经理工作的间隙进行采访

“我们每天会遇到很多这样的老妈妈、老伯伯,为他们服务已经成为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小陈在理财经理岗位上已经工作了三四年,颇有体会地说“虽然也有媒体爆出一些欺骗老年人的理财案例,但毕竟是极少数。我们总是本着对客户,尤其是老年客户负责的态度为他们制定理财方案。同时,银行对购买者也建立了严格的风险评估机制,这些都能保证老年人投资的安全。老年人理财,不仅是一种生活需要,也是一种健康科学的生活态度,给他们的退休生活增加一些“兴奋点”,这也成为很多老年人关注或投身理财市场的一大原因。”

[责任编辑:zhangyuan] 标签:理财经理 理财案例 理财市场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