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秋拍赏析:陈佩秋《四时山水》
陈佩秋 四时山水设色纸本 镜片(四帧) 2002年作
读陈佩秋先生的访谈,发现她十分反对以性别论画。有一次,徐邦达先生评一幅马湘兰的画好,没有脂粉气,陈佩秋反诘道:“若把名字拿掉,你看得出哪张是男人画的,哪张是女人画的吗?”
语惊四座的陈佩秋先生是一位科班出身的海上画家,被誉为当代中国画坛的常青树。她曾在国立艺专中国画系师从潘天寿、黄宾虹、郑昌午等人六年,打下了传统笔墨技法与西画素描的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她与著名书画家、鉴定家谢稚柳结为伉俪,继续潜心研究书画及其理论。她的画既富于宋画精审于物的写实精神,又深得西方印象派用色之法,工、写兼备,色彩绚丽,开阔大度,豪放爽利,以“健碧”为字,名如其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陈佩秋从花鸟画转而倾注于山水画研习。她一方面取法清代六家四僧、元四家、北宋郭熙范宽甚至五代的荆关董巨;一方面重视写生,以广博兼爱的情怀体察山川明晦、鸟语花香,真正做到“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一方面关注西方绘画语言,吐故纳新,稳中求变。欣赏陈先生九十年代之后的作品,感触尤深。
《四时山水》创作于2002年画家80岁高龄之际,是对陈佩秋艺术个性的全方位阐释。其中《青溪草堂图》绘春景,取唐人刘慎虚《阙题》诗意:“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画中山水取景平实,丘陵连绵不尽,蜿蜒起伏,交相辉映的韵律感和稳定感使画面显得轻松而优雅。画家用细紧有力的勾皴点垛再现潺潺春水、山中小村、溪边草堂和讲读之人,以石绿染早春山色,以墨色晕枯荣高树,用墨、用色互为渗透,把对乡村的怀恋、对自然的向往浓缩在平远朴实的山乡小景中。
《夏日山居图》与陈佩秋名作《紫树绿茵》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山色更浓,花色更柔,结构更精微。用她自己的话说:“南方的山长满了杂树和竹子,郁郁葱葱,但山势都是平缓的。在画的时候,我不采取垂直的线条和面来表现它的险峻,而是用长长的横线,大笔扫过去,勾画出山的轮廓,表现它那广阔无垠的气势,并且采用绿色覆盖,林木画得多一些,把山画得很温和。”苍翠欲滴的青山层层迭迭如同屏障,一树树紫白相间的花树如锦缎如银河,白墙黑瓦的村舍星罗棋布,是画家受印象派绘画色彩启发,为丰富画面效果所作的努力与创新,是款识“流水门前银作带,名花屋内锦为衣”的幽远宁静的意境。
《翠滴浓阳图》取石涛《秋意山水图》之意,题诗亦引用“一带长林送远秋,坡头想见读书楼。行来不觉衣衫湿,翠滴浓荫日午收。”而略有改动。陈佩秋先生曾说:“专用青绿主色来表现山水,是历史上的画家创造和概括大自然的一种形式。而我眼前见到的山,它的高耸和突出部分,在光照之下非常亮,几乎近于白色。而云层为高山遮住了光照,也几乎近于黑色。”画家在敷设青绿的基础上以通透的墨色大面积晕染云雾,构成了黑白、虚实、浓淡、枯荣的对比,极具李白诗中“不知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光影流动感,是画家清新雅健画风的绝佳展现。
《江亭初雪图》绘冬景,是一幅“白山黑水”之作,也是一幅彰显画家临摹与写生双重功力的上乘之作。彤云密布,积雪盈尺,老树虬枝,江边危亭,画家使用焦墨枯毫散笔皴擦山色幽暗处,使用淡墨渲染水岸、云天相接处,使用少量暗淡彩墨勾画的江亭虽在画面中仅占一隅而毫无被压迫感,反而令雪景生动不少。四株秃枝老树参差交错地立于最前景,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与神韵,颇有韩愈笔下“雪拥蓝关”的诗意。
谢稚柳先生曾写道:“中国画是空间艺术,将客观造型视觉形象;亦是时间艺术,随欣赏而不断给读者以新的感受……欣赏者面对创造的自然之界,感受作者的胸怀、气度、情操、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读陈佩秋先生《四时山水》,我们领略到的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美,是吸纳西方印象派技法的色彩美,是精研帖学后提按顿挫的书法美,更是大自然四季变幻下的造化美。咫尺画面,境界宏阔,艺术之美岂有雌雄之分?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6067600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