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17万古画拍出8000多万隐藏的鉴定乱象

2013年01月18日 09:41
来源:新华网 作者:桂娟

0人参与0条评论

郑州朱氏兄弟家传的乾隆御笔《嵩阳汉柏图》,被鉴宝专家鉴定成赝品,先是撮合以17万元价格卖出,之后又以8736万元天价拍卖。兄弟俩的遭遇,再次揭开了文物艺术品鉴定市场乱象丛生之冰山一角。

真的说成假的17万卖的古画拍出8000多万

曾经的传家之宝,如今只剩下一大堆照片、资料。抱着这堆资料,朱氏兄弟向记者谈起卖画经历时,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那是2009年9月27日,某电视台鉴宝节目的海选现场,兄弟俩带着家传的乾隆御笔《嵩阳汉柏图》和该节目邀请的鉴宝专家刘某不期而遇。

“这幅画是家里传下来的,一直都放在柜子头上,塞在一个纸筒里头,是不是文物咱不知道,真的假的也不清楚。看到电视节目有专家鉴宝,就想请专家们看一看弄个明白。”朱先生说。

抱着画排队、花一百块钱买号、又到一个礼堂久久等待后,兄弟俩见到了接待他们的专家刘某。

朱先生说:“看别人的画,刘某都是给讲评以后都过去了,到我们这儿,他却什么都不讲,只是把画展开,把眼镜摘下来,仔细看来看去,上上下下看了很长时间,然后叫我们从台前到他身后,说晚上到他住的地方再仔细讲这幅画,并把联络方法告诉了我们。

随后,朱先生与刘某取得联系,刘某邀约他们带着画到自己住宿的酒店见面。兄弟俩如约而至,刘某又拿起画仔细看后说,这画裱过,画里有乾隆的章,是个老东西,但不是他的真迹,因为乾隆是业余的,画不了那么细致、那么好。这种东西在市面上很多,又没有著录章,没啥收藏价值。

朱先生请刘某对这幅画估个价儿,刘某表示因是赝品,值个三五万元,如果要卖的话,可以帮他们找个买家,多卖个三五万。兄弟俩对刘某的话深信不疑,决定把画卖出。

半个多月后,刘某带来了一位姓程的收藏者,约朱氏兄弟在上次的酒店面谈。经过讨价还价和刘某的撮合,兄弟俩最终以17万元的价格把家传的画卖给了程某。

“赝品”能卖出高价,兄弟俩喜不自禁。而后一年,他们吃惊地看到一则新闻,发现17万元售出的那幅《嵩阳汉柏图》,在北京保利公司拍卖会上居然拍出了8736万元的天价。

震惊之余,朱氏兄弟觉得自己受了骗。2011年8月,兄弟俩以贵重收藏品被骗卖为由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撤销他们同刘某、程某之间的买卖合同,追回家传的乾隆御笔《嵩阳汉柏图》

朱先生代理律师、河南英泰律师事务所律师种泉清说,庭审时刘某和程某都没有到庭,程某的代理人在回答法官询问时明确回答,保利拍卖公司8736万元拍卖的这幅画,与程某向朱氏兄弟购买的那幅画是同一幅画,法庭对此也明确认可。

2012年11月,郑州中院合议庭合议认为,此案涉及刑事诈骗,法院驳回民事起诉,并将该案件移送当地公安机关。据悉,目前该案还在移送公安机关程序中。

文物鉴定怎一个“乱”字了得

17万和8736万,价格相差500多倍,朱先生兄弟认为被专家坑了,专家刘某却坚称交易过程合理合法。他说,“你自己是行为能力人,有能力对自己的买卖行为负责。这种事在艺术品市场里有很多,在这个拍卖会上1万块钱买的,下次在那个拍卖会卖1千万,艺术品都是天上一脚地上一脚的。

朱先生告诉记者,在陆续寻找证据的过程中发现,给他们鉴宝的刘某,假冒了另外一个人的姓名、出生年月日、履历、证件、任职资格、职务等,而刘某的真实身份不明。被骗的另一个证据是,当时刘某鉴定时说画上的一个闲章,其实就是著录章,事后有人告诉他们,不管东西真假,只要有著录章,拍卖价格就在500万元以上。

律师种泉清总结了这个案件的发展过程,一是鉴宝专家故意低估;二是合伙骗取,以专家身份推荐或者介绍买家低价购买;三是天价拍卖,通过拍卖公司卖出天价,攫取高额利益。

像朱氏兄弟这样的遭遇,在全国各地古玩交易市场时有发生。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河南站站长夏志峰认为,这甚至成了古玩行当的一种常态,俗称“古玩市场不打假”

“古玩行当的奸诈由来已久,”夏志峰说,“自民国以来,古玩行业就存在两种奸诈:把假的说成真的,坑蒙拐骗牟取暴利;把真的说成假的,意在据为己有,目前市场上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些行家告诉记者,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全是利益使然,因为社会上文物鉴定的收费,是按估价的10%收取的,估价越高,鉴定费自然就越高。另外,有些人和有关拍卖公司、古玩收藏商人联手,将赝品说成是真的,或者将真的说成赝品;更有甚者,直接和盗掘古墓者串通一气,在坑蒙拐骗收藏者的同时,也给国家带来了很大危害。

“伪专家”何时不再满天飞

眼下,古玩、字画等文物藏品,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作为疏通文物收藏渠道的首要环节,鉴定需求也越来越旺。当收藏者怀揣“宝物”,期望自己一夜暴富时,他们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古玩字画真伪难辨,专家真假又由谁来鉴定呢?

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内文物鉴定从业人员大致有三类:一是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文物专家,主要负责博物馆文物征集鉴定工作;二是通过国家文物局鉴定资格认定考试的责任鉴定员,业务范围仅限于文物进出境审核;三是在中国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中国收藏家协会等机构任职,或取得相关机构发放的鉴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

大众传播平台上各类鉴宝活动邀请的嘉宾、专家,多是出自第三类鉴定人员。这类鉴定人员在获取资格证书时,不少人并未经过严格的分类考试、资质审核,鉴定水平良莠不齐,“伪专家”满天飞。

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河南站站长夏志峰说,由于文物鉴定人才奇缺,加上文物鉴定部门的编制短缺太多,文物系统内部的工作都忙不过来,很少有时间为社会提供服务,更满足不了现在的市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所谓的收藏家协会、鉴赏家协会,甚至有个别人几乎什么都不懂,也能打起大招牌,自封为著名鉴定师、专家,在古玩城摆起地摊为人鉴宝。许多所谓搞鉴定的人本身就是古玩交易的幕后操作人。有些人去鉴定时,他们就将收藏品“备案”,等到另外想收藏的人到他们哪儿咨询,他们就充当中间客,两边通吃。

夏志峰认为,目前文物艺术品鉴定的无序状态,已严重扰乱了正在发育的文物艺术品市场。一方面,国家还没有出台文物艺术品鉴定的管理法规,鉴定没有标准可依,行业资格的管理上也没有明确规定。另一方面,司法、民政、工商、文化等部门多头管理,开一家鉴定工作室和俱乐部从事文物鉴定,只要到工商部门登记或在民政部门注册一个民间团体就可以了,这是目前文物鉴定行业混乱、从业人员五花八门的根源所在,相关法律和政策上的空白亟待弥补。

[责任编辑:xinht] 标签:刘某 鉴定人员 鉴宝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