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国国名青铜器出土 或弄清汉东地区方国格局
图为:带有随国国名的青铜器戈,上刻有“随大司马献有之行戈”铭文
图为:该青铜器戈上的“随”字
近日,在湖北随州文峰塔考古现场,出土了一件带有随国国名的青铜器。文物专家介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经科学发掘出土的第一件随国铜器。
这一发现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自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发掘之后,出土了包括曾侯乙编钟在内的大量曾国铜器,然而,曾国在史料上并无记载,但曾国器物却出土在随国境内。曾国和随国是什么关系?成为长期困扰考古界的一个难题。而关于曾、随是否是一个国家的两个名称,在考古界也曾引发众多争论。那么,该青铜器的出土,具有何重大意义?困扰考古界35年的曾随之谜,是否一朝破解?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随”国国名青铜器九字铭文石破天惊
近日,随州文峰塔墓地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已近尾声,在21号墓葬中,除了发现不少带有“曾”字铭文字样的青铜器外,还发现了1件带有随国国名的青铜戈。
昨日下午,记者在随州市博物馆见到了出土的随国青铜器,这是一个长21厘米的兵器戈,上面刻有“随大司马献有之行戈”铭文,虽然在地下历经千年,却锋利依然。
据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介绍,“随”字在此应作为国名来理解,随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姬姓古国,其中心区域位于汉东地区的今随州市;“大司马”是古代掌握兵权的官员;“献有”是人名;戈是此人的兵器。“这是汉东之地出土的第一个随国铜器,也是目前我国第一次发现随国铜器。”黄凤春说。
为何此戈的出土有重要意义?黄凤春介绍,“史料记载随国是汉东第一大国,但长期以来,在古随国的辖境内却不见随国铜器出土,却常常发现曾国铭文铜器。尤其是在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发掘之后,出土了包括曾侯乙编钟在内的大量曾国铜器,曾国在史料上并无记载,但曾国器物却出土在随国境内,曾国和随国是什么关系,成为长期困扰考古界的一个难题之一。而关于曾、随是否是一个国家的两个名称,在考古界也曾引发众多争论。
曾、随之辩持续多年是两个国家还是一国两名
84岁的著名考古学家谭维四,曾担任湖北省博物馆馆长,他曾主持发掘曾侯乙墓,并主持复制了著名的曾侯乙编钟。昨日,记者拨通了谭老的电话,即使事隔30多年,谭老仍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曾侯乙编钟。是1978年在湖北随县(现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候乙墓中出土的,编钟上有大量青铜铭文,记载着乐理乐律,非常令人震撼。
谭老也说,关于曾国和随国是两个国家,还是一国两名,当时曾有过激烈的讨论。不少人认为“曾即是曾,随即是随,二者不可混同,也有历史学家提出曾和随是“一国两名,当后来,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先生在其撰写的《曾国之谜》中,首倡“曾随合一”说,该学说在如今学术界占主导地位。
谭老表示,他也认同“曾随合一”说,认为春秋战国时代一个国家几个名字的情况很多,“过去国家常以一个国家的首都所在地命名,加上从上一辈传下来的国名,一国多名的情况很常见。
意义重大,有助于弄清汉东地区的方国格局
此次有新发现,是否代表曾随之谜一朝破解?
昨日,记者采访了湖北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万全文。尽管他也坚持“曾随合一”说,但他也表示,带有随国国名的青铜器,目前只发现这一件,且是在曾国的墓葬里跟曾国的青铜器一起被挖掘出来的,并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铭文的信息量还是不够。要在学术上有所突破,目前的资料还不足以做到这一点。
著名考古学家谭维四则表示,此次“随”国国名青铜器的出土,意义非常重大,“一个墓坑中出土了曾和随国的陪葬品,为"曾随合一"说提供了重要的佐证。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则感慨,材料公布之后,学术界又将引发一场大讨论。但他也说,这至少可以把汉东地区的方国格局讨论得更加清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