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专访财经作家、蓝狮子图书出版人吴晓波

2013年02月05日 03:4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左志坚

0人参与0条评论

2月初,吴晓波刚刚从台湾赶回大陆,就马不停蹄地去中移动阅读基地商讨合作。

过去的这一年多,吴晓波将大量的精力花在了数字转型上。公众面前的吴晓波是一个知名的畅销书作家、财经图书出版人,而在业界,在收购一家小型技术公司之后,吴创办的蓝狮子图书已经走在了数字转型的前列,成为行业探路者

2月4日下午,吴晓波以作家、出版人和数字出版“吃螃蟹者”的身份,对本报透露了他这一年多来的经营数字和心得。

在吴看来,这个正在快速增长的行业,虽然尚无特别有效的商业模式,但未来的格局已经渐渐清晰。

畅销书作者的数字收入

《21世纪》:目前你的个人作品在哪些数字平台上可以买到?哪个平台的销售额最高,可否透露大概数字?

吴晓波:几乎所有的运营商和主要电商平台,都已经上了我作品的数字版本。其中包括三大运营商、三大电商,再加腾讯、多看、鲜果、豆瓣、淘花等,应该超过10个平台。

目前还是中移动带来的收入最高。比如说我的《浩荡两千年》,出版方能获得20多万的数字收入,我作为作者大概能分到一半,即10万以上。当然,这也是因为该书数字版是在中移动做了首发。

除了中移动之外,其他平台收入相对较少。他们通常会有一些预付费用,但我不知道他们靠卖书能否收回预付金。

《21世纪》:还会继续尝试电子书的销售吗?

吴晓波:今年3月份,我会出新书,可能会先出电子版,就是印刷版书籍在下印厂之前,就会提前上网,会尝试视频、图片、表格一起,做成多媒体产品,我想试试看。

你说的盗版问题,是长期存在的,我已经被盗版十来年了。从作者角度,我的书如果是销量50万-100万册的,可能会担忧盗版的冲击;如果是10万-20万的销量,其实不怕盗版,该买的人还会买。尤其是长销书的话,何时出盗版对我也没有太大影响。

我觉得现在还解决不了盗版问题。而未来,电子书一定比纸质出先出来。

《21世纪》:电子书的定价普遍不高,作者似乎也赚不到钱?

吴晓波:台湾和美国都在限制电子书的低价。他们电子书的定价大概是纸书的50%-60%。

在中国,电子书的定价实际只有纸书的15%-20%。我的《浩荡两千年》去年在各大数字平台上销售,最便宜的卖1分钱(淘宝聚划算),最贵的卖12元。台湾人根本没法理解。

我们蓝狮子的作者,印刷版通常能获得3万-4万的版税,但数字版税这块,平均大概只有纸书的十分之一。

目前除了大众畅销书之外,其他作者很难从数字书中获得收益。

出版商的数字转型

《21世纪》:蓝狮子这几年电子书销售是否在增长?增长比例有多高?

吴晓波:2011年我们的数字销售大约就二三十万。但2012年,加上中移动在内,数字内容的销售额有六七百万。这个增长是很快的。2012年我们期望能有4000多万数字收入。

目前文学类的数字内容,基本很难卖,非虚构类的转型刚开始。在内容数字化这块,我们在全国算转型比较快的。

《21世纪》:数字转型是不可逆的潮流,作为出版商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

吴晓波:现在看来,中国未来很可能是多平台的趋势。这个跟美国有很大不同。像亚马逊那种,作者跳过出版社直接跟读者见面的模式,在中国是不行的,毕竟平台太多,还需要人来运营。

我有个台湾的朋友,在大陆出的电子书,一共才拿到了500块的收入,就是因为运营没有跟上。现在大的平台有几十万本书在里面,单本书很容易淹没。

未来出版机构的主要职能就是经纪,其实这是出版行业的回归。现在的出版社更多是承担书号、印刷的功能,而出版社本来就应该挖掘作者价值,在多个平台进行推广。

出版社未来一定要转型,有运营能力的机构才有机会。

《21世纪》:但电子书的收入还是太少,商业模式上有创新的空间吗?

吴晓波:我认为电子书的商业模式在中国也会改变,在美国是单本销售,但在中国,中移动是打包销售的模式。

我认为未来的包月模式,以及向企业用户销售的模式,可能更容易成功。我们也在尝试给企业定制相关数字阅读产品。

《21世纪》:从内容角度,电子书还有哪些创新空间?

吴晓波:这里有很大的空间。

在数字阅读里,真正的价值不是简单的数字化,这个只是第一步。未来的改变,财经图书可能两条腿,一条是多媒体化,今年我会尝试做讲会计的书,我们会转化成视频,帮作者卖教程和讲座。书变成全媒体了,然后请作者来做讲座。

我的作者里面,理财类、投资类、宏观经济、公司案例,这些很多地面可以做几十场活动。未来我们会打穿,通过电子图书的方式打穿。

每年至少60%的增长

《21世纪》:目前电子书的行业格局,你有怎样的基本观察?

吴晓波:目前美国数字出版占出版业的5%左右,台湾不到1%。大陆也是刚刚才开始。

2012年估计大陆实际的电子书销售额不到35亿,我自己粗略算过,大概中移动就占了26亿,电信和联通大约2个亿。三大电商加多看、鲜果差不多一个亿。剩下就是盛大文学。

而且在这35亿中,网络原创内容大概要占到近70%,传统出版的电子书大约就10个亿。

总体是个很小的盘子。

《21世纪》:但从蓝狮子的数据看,整个行业也在快速增长。

吴晓波:中移动2011年就16个亿的销售额,2012年是26亿,今年目标是40个亿。

我估计未来三年中,电子书市场每年至少有60%的增长,而且很可能会超过这个数字。

其中电信和联通因为基数小,成长率超过100%。

《21世纪》:移动互联网出来之后,数字阅读有哪些新机会?

吴晓波:电子书和音乐一样,也是灾后重建。未来的重建是占山为王,出版商在细分领域内靠专业能力取胜。

现在智能手机普及,销售路径变短,也更容易形成封闭的销售平台。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大促进了数字阅读。

未来趋势

《21世纪》:现在各地政府都很重视文化产业,你对产业发展,国家政策,有什么建议?

吴晓波:现在对出版业干扰最大的还是盗版问题,这是讨论整个行业的前提性问题。只要盗版没有被控制住,这个产业的利益链和商业模式都会变形。

现在中国单本模式起不来,付费行为不成熟,都是盗版所致。事实上,文化产业最关键的就是知识版权的保护。

此外,还有数字出版的资质问题。现在的政策实际上还是许可制,问题是,现在财经是动态出版,现在流程要1-2个月,等他批准,黄花菜都凉了。

如果电子书要创新的话,视频这些又牵涉到更多部门。现在整个法规的制定,落后于产业的发展。

还有很多准入门槛的问题。我们现在没问题了,但也是拿了一年多才拿全所有资质。这样会导致小公司创新不利,大公司创新乏力。

《21世纪》:刚从台湾考察回来,台湾出版界怎么应对数字化的浪潮?

吴晓波:上次去台湾是2010年2月14日,乔布斯发布iPad时刚好在台湾,感觉数字阅读起来了。当时台湾博客来、城邦、远流等出版机构,理念比我们先进,但他们想做硬件,因为台湾有很多硬件厂商么。但现在感觉他们这条路走错了。

时隔三年再去,感觉台湾反而没有我们大陆这么热闹了。

台湾出版资源比较集中,主要是五六个大的出版集团,他们对电子书比较谨慎。也都看不懂大陆,不敢进来,因为价格太紊乱了,都不知道卖给谁。所以几大出版集团都没想清楚的情况下,他们只好版权捂在手里面。

数字出版这块,台湾基本没有经验可给我们参考。

[责任编辑:zhangzh] 标签:数字 电子书 台湾 出版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