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午夜漫谈《陈可辛镜头中的中国式合伙人》文字实录

2013年02月23日 12:08
来源:凤凰财经

0人参与0条评论

凤凰财经讯 第十三届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于2013年2月22日—24日在黑龙江亚布力召开。著名导演陈可辛出席论坛并就“陈可辛镜头中的中国式合伙人”话题与嘉宾展开了讨论。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题:午夜漫谈《陈可辛镜头中的中国式合伙人》

主持人:今天午夜我们来聊一个电影,大家整个下午都非常累了,但是有这么多人来看电影,来听导演讲电影的故事,还是非常感动的。我先做一个小调查,大家今天来这儿是来看,大家知道是来看一个什么样的电影吗?知道的举一下手,大家是来导演的,看导演的举一下手,我们干脆,导演你先来表演一下吧。

陈可辛:我先说两句,王总邀请我来的时候,我挺大压力的,我就想了很久,就是说我来对一些企业家,我又不懂企业,能说什么呢?就很紧张,我们对电影行业的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兴趣,那么对一些比较企业化的电影的东西,其实也讲了很多了,报纸上面每天都在讲,其实我能说什么挺紧张的,我来的时候,我在北京碰到王老师,他就跟我聊很久,他就说我们其实就聊天,我们就聊了很久,就觉得不错,他说就这样就可以了,所以我希望今天就不把你们闷到,因为毕竟电影的专业其实很多时候是很闷的事情,而且今天时间那么晚,我看王总都快睡着了。所以希望讲的比较有趣一点。

主持人:大家有看过陈导演的哪部电影,大家说吧。

嘉宾:《如果爱》、《投名状》

主持人:大家知道中国有很灿烂的商业史,但是中国没有像硅谷一样好的飞行师,表演造飞机的电影出来,为什么灿烂30年的企业史里面没有企业的电影,而且企业的电影感觉到不能看,所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陈导演有这么大的勇气来拍一部关于中国企业的故事,我很好奇,昨天我就请教他很多。

陈可辛:其实我很早就想拍中国企业家,中国企业家不仅代表企业,而且还代表改革开放这几十年的千奇百怪的故事,我也觉得这30年一定其实有很多的故事,但找不到一个模型来拍,想了很多不同的企业家,但是又太专业,对于观众来讲,老百姓是看不懂的,结果去年就有一个题目,有一个案子,到我的桌面上,就是讲英语教育的,是八九十年代,大学同学,做一个教育英语企业,我就看这个,我本来已经准备了一些企业家的故事,但是还没有成形,我就觉得这个剧本,或者这个题材包含了很多很多内容,友情的考验,朋友合作开公司到最后谁是老大,功劳应该是谁的,这种都有,其实也包含了很多我以前拍过的东西,最重要是一个集体回忆。那么我是一向喜欢拍集体回忆的,其实我们还不太喜欢回忆,因为其实改革开放时间还不够长,很多时候回忆可能就回忆到文革了,那些东西就变成第五代,第六代导演都拍了,就变成了,那个我就更不懂了,结果我就觉得拍美好的回忆,就是怀旧的东西,这个东西近年你就觉得开始有这种,其实大家开始富起来了,开始有中产,就开始有情怀,开始有怀旧,开始喜欢买古董了,不是所有东西都喜欢漂亮的,新的,财大气粗的,都开始喜欢老的东西,我就觉得这个情怀,这个世界开始了。那么这个其实是我最习惯的,也是最喜欢拍的,再加上这个题材本身,因为确实是借鉴了一个企业,就是新东方的一些原形,里面最有趣的就是整个那个年代对命运的改变的渴望,希望出国,然后几个年轻人把一些希望的思想简称是美国的价值观,教育给一代的年轻的中国人,这种中国价值观对美国价值观的冲击,包括签证的哲学,对美国的那种自信跟中国人的本性的缺乏自信,我们从小的教育就是父母不会夸我们,我们在别人前面我们都不是最好的。

所以我们从小长大就没有自信,跟美国的孩子是相反的,因为我们就不相信自己能过,所以那些东西我都觉得很有趣,而且在观众的层面它又比很多的IT行业,或者低产行业等等都更容易懂。因为你在教英文的时候,其实很多笑话,这些东西我都觉得它充满了商业电影的元素,但是还是企业的故事,当然最后它就是三个朋友,好朋友合伙最后怎么样掰了的故事,我觉得这些我都是很喜欢的元素在里面,结果拍了,很大胆的去拍了这个东西,因为确实八九十年代我都没在北京呆过,九十年代我来过两次,我也把我来的一些经验或者一些记忆放在戏里面,但是确实就是说有一定的恐惧,就是说我作为一个不是内地人去拍一个那么表达内地类型的题材,确实跟今天来讲不一样,就是来了一个企业家的聚会,完全没有一个企业概念的导演,就是需要一种勇气。

主持人:我想请教一下,有人说拍电影,那个电影是导演的作品,不一定是那个导演里面你所体现那个企业人的那个作品,我们知道中国合伙人以新东方来蓝图的一个电影,我也听到说这个电影大家看过以后说觉得不一定是他们的故事,好像那个故事更像你本人一个映射,就是电影,我们知道有很多的企业家都有自己非常有磨难和魅力的故事,这种故事呈现成电影,这个真实性和再造性,你觉得这是一部新东方的电影吗?还是我们导演的一部电影。

陈可辛:我不能说这个不是灵感是从新东方而来,但是我也绝对更不能说这个电影是新东方的一个传记,因为确实是拿了这个灵感之后,因为当你写一个剧本,很多时候你跟小孩儿一样,就是我们在有小孩儿就明白,电影不是我个人的作品,因为有编剧,有演员,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每个小孩儿出去他会给学校、老师、朋友影响,他长大以后,尽量在你的价值观的影响底下成长,但是他变成一个个体之后,他会有选择,你写剧本一样,很多时候你已经设定了最后结局应该怎么样,但是当你写剧本的时候,你写到一半这些人就有血有肉了,很多时候会有一个情况,就是你写到结局,你觉得我本来就应该它这样结局,但是确实在中间这个人从A到B,已经不退了,所以你得顺应它的那个有机的改变,去改变那个结局。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创作的过程里面使到一个电影好看,其实人物有戏剧冲突,就会把人形改的很好看,里面其实也不能说谁是徐小平,或者谁是王强,有很多不同的东西加进去,我个人也放了很多,其实我其中最想拍这个戏的理由,理念就是讲中国人想去美国,我从小就是有很强烈的美国梦,我就把我这个美国梦这一块,我对美国的爱,跟最后对美国的失望等等都放进了里面的其中一个角色,但是那个原形有人觉得是徐小平,其实加了很多是我个人的东西进去,连我小时候讲的对白我都放了进去,所以变成这个东西已经不是属于任何一个人,也不属于我,也不属于他们,就是它自然会有一个规律,会变成一个在银幕上,我觉得应该是展现出来比较好的东西了。所以就变成了整个东西它既有新东方的影子,但是它确实又不是新东方的故事。

主持人:我听说一个电影,因为新东方的三位创始人,大家都有机会看到没有公映的片子,我也听说有些人,大家看了觉得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电影,俞敏洪在微博上写了一个这是不是关于新东方的故事,好像大家不一定能接受,是这么一部电影,但是那个电影里面我不是英雄,那个电影里面的确陈龙兴不像一个英雄,我们知道很多创始人都有非常有魅力,但是那个电影里面陈龙兴不像那么有魅力,所以这个事情是怎么样的。

陈可辛:其实也是一个发展,就是很自然变成这样的,他确实是一个讲三个人的故事,假设有一个新东方的传记,而新东方的传记应该就是俞敏洪传的话,这确实不是一个个人的传记篇,是三个人怎么样取长补短,去完成这个任务,跟最后这个企业,里面其实很老实的讲,他们三个都看了,其实我没有跟他们,我到现在也没有见过俞敏洪,所以俞敏洪在微博上讲说他不认识这些演员,是对的,他这样讲对我的戏帮了很大的忙,因为这部戏做了很大规模的适应,就是好莱坞的一些方法,就是要保证一个电影像一个商品,就是像一个广告片一样,就是要保证客户会喜欢,这个在香港拍电影和内地拍电影都很少做这个事情,但是现在内地也开始在做了,因为内地的市场那么大,电影绝对是一个商业市场那么大。所以好莱坞就有一种方法,就是拿到这个电影给特定的观众评分,喜欢不喜欢,或者再问一些更尖锐的问题,包括哪里觉得闷,哪里觉得好笑,那几个角色最喜欢谁等等,就是拿了这些资料回来再剪片,剪到你喜欢为止才能上片,这个我们做了很大规模的试片,也用了不同的年龄层,有70后的,有75后的,有70到75的,75到80的等等都分了几批,结果回来之后我们做了一些,就发觉这个戏里面其实很一致的,所有年龄层喜欢的都非常一致,那么喜欢跟不喜欢的地方都非常一致,但是有一个共通的,因为我们问了这些东西之后,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三个问题,第一,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这部戏,90%是说喜欢跟非常喜欢,3%说一般,有3%说不喜欢,我们通常做这种问卷调查,因为你问别的问多了,他就认为他是专家了,他一认为他是专家,他的评论就不客观了,就不是普通观众的评论了,我们问了几个,第一个是这个。

第二,你会不会让这些去看,这些都有问,但是很奇怪的说,很多人告诉我们最大的卖点就是新东方的学生很多,我叫了大概一百个人留下来聊天,这一百个人都举手,起码70%举手,这不是特定去哪里找的,就是电影院,每个月看两部电影的人都可以来,他们举手说都上过新东方,但是他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电影要是因为新东方而拍的,或者是新东方的宣传片他们就不看了,喜欢新东方的人都觉得中国人有很大的,就是有一点,当然是民营的这个东西,就是有主旋律的,就觉得是为了某个企业,或者是某个人去讲它好的地方的电影,都很抗拒。所以俞敏洪的那个微博就把我们这个嫌疑就拿掉了,第一个不是他投资的,他也不赞成拍这个电影。确实他们三位看了之后,其实比较没有那么喜欢的,先别说不喜欢,就是没有那么不喜欢的,也是俞敏洪。

主持人:还是刚才我们的主题,我们做企业的人,总是希望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自己的故事能够影响别人,能够留下一些印象,假使没有多少人,现在拍企业的电影,跟美国真不一样,假使像陈可辛导演这样能愿意来拍大家的电影,你是希望这个电影非常像你的真实创意,还是愿意接受一些你不喜欢的东西呢?陈导演选择了新东方的故事,他有他的道理,比如说王石王总,假使陈可辛导演拍你们的故事,以你们为蓝本来讲,你们是希望接受更真实创业的故事,还是最艺术的故事。

王石:它又不是纪录片,既然是电影,当然是更艺术,但是你喜欢不喜欢,因为你拍的是给谁看的,给观众看的,观众喜欢,你喜欢不你就自己欣赏,你如果作为一个商业片,自己喜欢不喜欢不重要。我对陈导演来讲,把那个时代的回忆,到香港,那个时候回归之前,香港人的那种纠结,和大陆的关系,真是把那种场景拍下来了,给我的印象还是非常非常深刻的。

主持人:因为这部片子,我也知道,你支持了,你对这部片子有什么感受。

陈可辛:这个戏等于跟今天来一样,就是非常忐忑,就是对我作为一个非内地人,没在北京生活的来拍这个东西,我非常的忐忑,所以我在剧本的初稿的时候,就给王总看了,我最记得他的一句话,他说这个是以甜蜜蜜最好的一个本子,因为本来我真的很怕这个戏拍不像,我就会受到很多置疑。

王石:因为我本身是企业家,选择了这个题材和年代,我看了之后,是很激动,这个太值得拍了,就是说你觉得这个是不是这么拍,我看了就非常的激动,因为它是反映这一代人的场景,大背景,而且我也知道陈导演他的选择,美国梦,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中国梦。

陈可辛:这个名字我还在做一些工作,因为这个名字电影局还没有批,就是在中国发的美国梦,因为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因为中国梦在美国,这个饱和的社会已经发不了了,其实到现在发美国梦是非常困难的,其实中国每天这30天,每天都在发生美国梦,所以这个名字对外国观众会很有趣,当然这个不可能是在美国市场大规模放映的,因为毕竟是一个中国故事,在电影节也好,什么也好,他们都会很好奇,这3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我们的电影出去永远没有表现今天的中国的现状,尤其是过去那30年,我们都在拍虚幻的,魔幻的,古装的,历史的,包括我自己也在拍,也拍了很多年这些题材,也不是我的强项,但是你没有办法不拍古装片,大片,这次回归到我自己很喜欢的题材,虽然发生地不是香港,但是我当时也说过,但是我在香港我也不是新移民,所以甜蜜蜜的生活也不是我的生活,所以其实我觉得很多小人物的故事,其实是共通的,无论你是哪里的人,其实是共通的,其实我看很多80年代这里的故事,就跟我们70年代差不多,刚才我们在吃饭聊天讲到有一个朋友说他看到电报局打电话,打长途,因为3分钟很贵,每次都写一张纸,那是80年代发生的,我说好在我年纪够大,因为我小时候也是去电报局打电话的,那是60年代、70年代差其实我们这里的60年代、70年代差就是这里的80年代。

王石:这么多的听众,能不能放一段,放一段之后我们再讨论。讨论之后大家愿意看的继续往下放,不愿意看的回去睡觉。

(电影放映)

陈可辛:其实我们最想做到的本来是成片,要是成了片之后,拿来给你们看,因为这个戏4月16号上,我们是3月中才会成片,现在其实我们说前面试片的那些都是还没有成片的,等于是要用他们看的都是还没有成,还没有做好胶片,所以效果很不好,其实本来是最希望能够把这个戏弄完给你们先看,因为我觉得这个戏确实是应该给很适合这个戏的观众,就是你们,因为拍的是你们,所以我希望,我先邀约,不管是4月16号上,还是更晚上,我希望成片之后,我在北京请你们先看,就是上片之前请你们先看。

王石:很赶巧,我正好看剧本的时候,是在美国,看完剧本,正好是4月份,去年4月份在那儿接待亚布力的企业家代表团,在那儿开会,开完会在一家中餐馆吃饭,其中就有俞敏洪,吃饭当中很多在那里的学生,都跟俞敏洪就说,我是你的学生,我们在新东方学过,包括到了耶鲁,到了哈佛,中国的学生很多一见到俞敏洪,我们都是学过新东方出来的,再看剧本写过的,确实这个题材选的非常好,大家都是为了出国,实际上当年的清华大学堂就是现在的新东方,就是要过这个英语关之后拿签证。整个这个过程让我想到了,应该说在90年代后期吧,我们曾经拍过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你看拍那批年轻人的梦,年轻人的出国,都是苦兮兮的,这个片子让你感觉到,都是最后出去了,留学的,真正干出来的是当会计师,当律师,各方面,但是有他们的辛酸,但是和那一代的辛酸完全不一样,这个是反映改革的,确实时代已经变了,你看到了中国的一个希望。为什么我说这个题材选的太好了。这是我的感受。尤其剧情是非常有意思的,比如说其中一个主要的是回来之后抑郁症,都认为他学习有成,一下子这么多人来讲,就是整个这个反映特别真实,完全是和现在的国际上扣的非常非常密切了,不是出去洗盘子,打工的那个层次了。非常非常好。

陈可辛:王总说那个确实有一个地方,他提了我,其实他觉得现在的中国人出去,因为他现在也出去,也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他就是说其实不用永远回到北京人在纽约的那种苦,就是中国人现在在外面其实也没有那么苦,就是那种苦不是阶级的,是一种很心理的东西。但是我还是忍不住把我个人的一些精力放进去,所以邓超的角色,他在里面是出国的,他本来是做一个实验室的一个助理,助教,由于某种一些人种分配的原因,结果就把他开了,他写信回来还骗朋友,说我很好,住的很好,其实他已经去了一个餐厅里面做服务员,他不想进中国的餐厅,所以他去了(英文),就离开了曼哈顿,然后在外国人的餐厅做服务员,因为他是中国人,就做不了服务员,因为其实很多时候这个是我亲身的经历,当然我那个年代又不一样,我是81年代念书的时候,其实就是说我英文也说的挺好的,但是问题餐厅里面的都是老人家的餐厅,老人家也不习惯跟一个黄皮肤的人讲话,因为服务员是需要跟他们沟通的,因为你要跟他谈吃什么菜,美国一讲很麻烦的,十个菜,一大堆东西要选,他就觉得你们不是美国人,我们跟你沟通会有障碍,其实是没有的,但是他觉得会有,所以你不能做服务员,而且样子像小孩儿,他就觉得你不如做(英文),只是给喝的,然后就没有你的事儿了,他走的时候,你就擦桌子,你的工作就等于是服务服务员,你就服务他们,然后你的小费就没有了,因为小费是给服务员的,这个就是我个人的经历,那是80年代的经历,有五个服务员,我就一定揣很多口袋的衣服,我就可以把这些钱放在不同的口袋,我就得记住谁对我好一点,我就服务他好一点。然后我就进去厕所里面去数了,到他们下班的时候,我记得我数的时候,这个钱就丢到那个马桶里面了,那能不拿吗?还得伸手捞出来,我就把邓超那个角色,学校的实验室助理,结果去到美国人餐厅里面这一段就放进去了,还有一个服务员非常扣门儿,别人都是四块五块,那个人就是零钱,五毛,八毛,十块,这样子,有一个英国的老太太常常来吃饭,看到这个人太离谱了,就让我过去,一拿就拿了一张20块的,理论上我是不能拿的,她就偷偷的放在我手里,她说这些人,因为都是服务员,说这些人他们这一辈子都在这儿,她说你会去全世界去的,这些人你别管他,我差不多都哭出来了,这个我就放在电影里面了,这一段就放进去了,

主持人:这个电影我看的时候也是非常激动,前半截是80年代的北京的大学生活,后面的故事是这几个人创办一个公司的故事,并且大家相互之间有很多争议的过程,我们这30年是普通人,不管你是一个学生,还是工人,一个农民,都有可能变成一个企业家,变成一个创业者的故事,这是中国人这30年改革开放如何把普通人变成一个跟全世界差不多的一个企业家的故事,所以前面充满了这种大学时代的温情,我们也是从大学时代走过来的,的确是,我们感觉好像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一个人变成企业家或者创业者很容易,但是在中国来说的确是两个反差的年代,在大学里面大家有很多的梦想,我要出国,我要当老师,最后这些出国的人也没有在美国做的怎么样,在中国的也被学校开除了,所以这个故事我最大的感受是说,它真实的反映了我们这30年不容易,大家以前都不是企业家,能够把什么样身份的人都变成企业家,这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东西,我看出前半截是那么温情的一个校园故事,三个兄弟,一个女孩子,就如同你的那部电影《投名状》,说到后半截,是三个人变成一个企业家集团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有一个名字叫做合伙人,中国人一起做企业,早期大家做企业都是江湖的方式来做的,后来有了土办法,后来又有了洋办法,就是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是很难合伙的,很难几个人一起做一个事儿的,所以这个故事我是看到了这三个人在一起做一个公司,最后大家意见不一样,最后三个好朋友变成一个非常痛苦的故事,我认为合伙是创业最难的一个事儿,华人文化里面,大家一起去合伙办一个公司,再加上我们的制度不完善,所以导演我想跟你请教的是说,你拍《投名状》,那三个兄弟去当兵,抢女人,好像很自如,最后当然大家也分了,分的很惨痛,都死掉了,这个故事还是比较温情的一个故事,就是关于合伙,好像投名状也是一个合伙。

陈可辛:其实这就是投名状的续集,其实我当时看到这个题材非常想拍,也知道最后他们三个人的合伙到最后的一些冲突,因为中影找我,他本来是找我做监制,我就说我想拍,他其实还问了一下,他说你别把它拍成《投名状的了一他说观众不喜欢看这些东西,但是确实它有《投名状的的东西,其实导演有很多种,有天马行空的,有像徐克导演,就能够拍很多完全是幻想的东西,就是施彼尔伯克讲过,电影就是梦,但是确实电影是有两种,我觉得有一种电影是梦,商业电影,我们不是谈文艺片,不是谈艺术电影,一种是共鸣,两种都是商业电影,因为共鸣很多时候也是贩卖,贩卖情怀,我无论拍什么电影,我必须回到一些我自己生活里面的东西。投名状也好,这一部也好,都有一些我早期,我确实没有创业的理想,我一路做电影起来,一路经营这几个公司,都是最近学了一个字,在内地,就是被,都是被创业,都是被迫要做的事情,其实说到这个被字,可能也是我们现在选择了这个黄晓明演的这个角色,也是一个被成功的角色,也可能是因为被成功,所以俞敏洪看了不是那么喜欢,很多人成功的觉得不是被成功,回到我们刚才讲的东西,我一路在做电影的时候,为了得到一定的话语权,很多时候我会跟我的一些伙伴组织一个公司,或者一个集团,使得我的话语权或者我的影响力更大一些,因为我个人不够,早期在香港,就是我们五六个人做一个公司,《金枝玉叶》到这甜蜜蜜》等等,本来都是几个一起拍,其实在戏里面的分股权,百分之几百分之几,这些我们都经历过,那些当然是非常幼稚的一些分股权,也没有资本运作,也没有资本市场的东西,就觉得每个人付出多少,当然我们的合作就跟普通的一个公司合作一样,这个戏其实就是谁的功劳比较大,其实是很难衡量的,公司的成功究竟是因为策略,营销或者是什么。

但是电影是太简单了,因为五个导演就是谁的戏更卖钱,谁就是最成功,因为我们不是五个人一起拍一部电影,是每个人都借助这个平台拍想拍的电影,有一个人不停的亏本,有一个人不停的赚钱,所以就不平等,所以其实这些也是后来我拍很多戏会想到的一些个人的投射,包括拍《投名状》,包括你成功了,究竟是谁,很多时候大家做的时候,成功的时候,你会觉得究竟它会更重要,还是我更重要,很多时候不是钱的问题,是尊严的问题,是很多的问题,所以这种东西就延续在很多电影里面,都是我常常喜欢讨论的一些话题,因为很多人有些时候真是缺一不可,就是有一些人就是做面子,他出来就很有影响力,有些人就是很聪明,但是他讲不了话,因为他出来没有魅力,但是你没有他的想法就不成功,你又需要有一些更有魅力的人来表达他的想法,所以这些我都经历了,也放在这个电影或者《投名状》里面,投名状》,当时我在青年跟中年之间,就是踏入中年的时候,有很多的纠结,其实成长就是童真的思路,这个电影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童真思路,刚才那个预告片最后一句话,是编剧给我的,就是究竟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其实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年轻的时候觉得我一定能改变世界,90%成功的人可能更多的其实当你成功,其实就是你妥协了,可能你在很多想法,很多意念是很前卫,但是你毕竟做了妥协才会成功,你最后成功,你享受你的成功,你回来想,其实我原来给世界改变了,其实我觉得那个就是你成长的时候你一路失去的东西,所以这个戏也是碰到那一点,也是讲到这个东西,很多记者问我你为什么要拍一个北京的故事,我说这个故事里面有所有我喜欢的东西,包括我为什么做导演,都是喜欢看这样的电影,喜欢探讨这种人生的命题,其实拍电影就跟聊天一样,好像今天来现在就很舒服聊这些东西,因为本来很大压力。其实我也很紧张,直到我昨天碰到刘老师,他跟我讲的时候,我就放松了。

主持人:昨天上午我们聊,其实真的聊的非常的痛快,合伙这个故事,《投名状》我是非常喜欢看的,那个版本的故事,我感觉,因为新东方也是一个合伙的故事,新东方合伙的故事在电影里面有一些冲突,我就跟导演说,我说中国企业界关于合伙这个事儿要比这个电影残忍的多,那个时候我们不知道怎么做企业,所以大家好多人一起做,然后又做不好。

主持人:说说你创业家合作人的故事,我们创业家做的杂志就是合伙人的封面,那是两个东西,一个是陈可辛导演拍的关于新东方合伙的故事,我们知道有很多关于合伙的故事,这个合伙是一个很难的事情,你要说我自己的话,我知道现在很多创业者,直到今天,不要说早年在海南,即便是今天,年轻的互联网里面的创业者,关于几个人如何做(英文)这些事儿,也是一个很难的事儿,我做到两年多的时候,我们也是几个兄弟一起创办这个公司,做了两年半到三年的时候,就剩我一个人了,大家都跑了,我就很纠结,也很怀疑自己。然后我就到处问,到底我出了什么问题,最怕的就是怀疑自己,后来我找到了黎娟,说你要知道,所有创业的人干到,不管多好的兄弟,干到两到三年的时候,总会有一次分的。我又问周鸿一,怎么看这件事儿,他说我告诉你这个公司最后只有你一个人坚持那才叫往下做,只有你跑不了,如果你希望跟着你的一帮兄弟一直跟到底,这就不是一个创业,可以说那段时间我度过了心理危机,到三年以后的时候,为什么就是剩你一个人了,所以中国的合伙挺难的。

我到华为去听他们讲说,其实华为接班人有很多很多了,到最后变化很大的,并不可能兄弟一直在一起,一直到最后还在一起,所以合伙我认为是一个商业的契约,大家在一起做,能够按照股份的方式合在一起,都有股份,那么做不下去了可以变成股东,这个电影里面就是这么一种现代的契约,你合也可以,分也可以,如何处理合伙的艺术和分手的艺术是创业的一个难题。我们在投名状里面看到的是能合,但是分不了,必须用生命的代价来分,所以它不是一种现代的契约,但是在这个电影里面,还是分了,最后新东方也是分了。

陈可辛:但是我的戏里面没有选择拍它分,但是确实我觉得这个戏就是刚才回到投名状那个阶段,就是我比较纠结的,踏入中年的阶段,对很多人生的想法特别纠结,然后到这个阶段,其实又过了好几年,我也觉得其实你纠结也解决不了问题,人生其实就是这样,不如就看一些比较美好的事情,比较美好也不一定是骗别人或者骗自己,电影有一个东西叫定格,你选择什么时候定格,什么时候淡出,每一部爱情片,都是选择在最美好的时候定格,其实你不知道它最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去到美国,很多人问我甜蜜蜜,我做了一个擦边球,因为我不相信,当然这样讲很不公平,因为可能你们喜欢的都不喜欢这个结局,我觉得他们碰到了,因为邓丽君的死碰到了,回头一看,把这个东西挂上去,像一副油画一样,因为你再下去在一起生活又怎么样呢,其实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当然投资方不会给我这样拍,所以我就选择在那里定格了,定格了之后,我还回去说缘份,就是原来他们来香港是同一天的,这就是一个擦边球,到现在这个戏又是另外一种,就是什么呢?

我们把他们兄弟的矛盾用一场喜酒解决了,其实这些矛盾是不可能解决的,但是有一个更大的危机,就是美国告他们侵权,他们要对付这帮老美,去到美国,把我对这几年的情绪放进去了,我觉得里面的有一场戏,就是中国人,用非常好的英文跟美国人打官司,而且打赢了美国人,这个是我亲身的经历,我年轻的时候还没有做导演的时候,曾经有一个美国的电影,我当时是很不成熟,也做了一些很愚蠢的东西,就是有一个美国导演,他的要求很不合理,然后他在很多人,我们在拍戏有几百个群众演员,加上工作人员有五六百人,加上群众再拍电影,他要求一个不可能做到的东西,我就用扬声器,用英文骂他,骂完之后,我就把扬声器扔了之后就做我的工作,结果他跟我道歉了,这是美国人的好处,其实是应该我道歉的,因为我不应该发脾气,但是那件事情过了很多年很多年之后,就是我碰到一些已经是摄影师,当年可能是助手,都说十几年之后,你知道我们那次多开心,就是变成那么多年在圈内他们都讲,就是工作的小工,因为大家中国人对着美国人英文又不好,都没自信,就是有人用英文帮他出了这口气,所以这个我就觉得这个中国人用英文骂美国人确实是很商业的一个结局,稍微有民族主义的一个感觉,三个演员就用了这样一场戏,那个观点就从他们的友情,或者合伙,不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变成是敌我的关系,结果这个官司打赢了之后,这个戏就完了,就是一个完美的结局。老实讲,你觉得他们的问题能解决吗?肯定还没解决,到头来还是得分的,但是我不选择再拍下去了,其实这个就是我现在拍这个电影的心态,也是觉得这样一种看电影的时候,看的快乐一点。

主持人:这是一个很温情的合伙人故事,这到底是一个什么版本的电影呢?我们从新东方来讲,俞敏洪演讲非常有风度,他作为创始人,对企业有非常关键的影响,没有多少关键的角色,好像都被命运推着走,反而是徐晓斌,决定新东方方向的那么一个人,所以那个电影看起来就感觉好像这个创业家没有雄起,到底是谁的新梦想,到底是谁的新东方,到底一个公司是怎么合伙来的,所以这个电影看完了之后,也会有新东方的故事。

陈可辛:确实这三个人的东西都乱分了,其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影子在里面。这些东西都有不同,为了戏剧要求,看完电影之后,真要跟他们三个去比较,是对他们三个人很不公平。

主持人:这是非常好的故事,我跟在座的大家有一个小问题,刚才这个电影大概的故事是一个创业的故事,创业的故事里面有一个合伙的矛盾和冲突,刚才导演说的这个名字,如果这个电影叫《中国合伙人》,还有一个美国梦在中国,或者中国梦,大家觉得哪个名字会喜欢一些呢?

观众:合伙人这个名字,一般的年轻的大学生不会看的,我觉得美国梦稍微通俗一点,但是最终最卖座的不是我们这个阶层的观众,可能是大学生,要是大学生的话,这个美国梦,我觉得目前已经不是这个潮流了。美国梦也不对,中国式合伙人太专业,不是孩子们能接受的。

观众:如果选择中国式合伙的话,我觉得把这个去掉更好,中国式合伙的不要人,更酷一些。因为你就是讲合伙的故事。

观众:两个名字都不好,前面那个名字,美国梦想,这个很过时了,再一个中国式合伙人,中国式那个东西,这个名字非常的泛滥了,包括合伙人太直白,没有一点文气味,没有内涵。

陈可辛:原先有一个名字叫做中国先生,因为那个名字已经有一个电影,已经登记了,所以就没有用了。

主持人:我们组织我们的黑马企业,我们大概的黑马企业有五千万到一个亿左右的公司,他们对于这个电影还是反响非常强烈的。一个创业的故事往往被媒体写,也会出书,但是被陈可辛大导演来拍,完全是另外一种,非常不一样的一种感觉,不是说像早年的首席执行官,不是那么给企业的电影,而是真正的如何一个普通人变成企业家的一个故事。

观众:我觉得大概导演说的那些个性,都是在不断的矛盾。

主持人:这个电影里面,?苎萘艘桓鼋巧也恢阑岵换峒舻簟�/p>

?埽阂蛭矣幸桓龊门笥眩平ㄐ拢彩浅碌嫉暮门笥眩掖虻缁埃缓笏敌枰桓霰尘埃皇茄菰保葡魉浅苑梗眯枰幸桓霰尘埃谀嵌飧鋈舜蠹一褂械懔呈欤坪跏前涤髯攀裁炊鳎裁挥惺裁刺ù剩褪亲幌拢腋踝苁呛门笥眩悼梢园锇锩Α�/p>

陈可辛:但是?芑棺约捍巳鎏ù世矗亲詈玫囊痪涮ù剩任颐堑木绫净垢谩�/p>

?埽阂蛭葡魉约核担褪撬⒐愀媸裁吹模揖褪亲蜃帕奶欤揖退滴颐亲錾獾模笕耸且桓龌竟Α�/p>

陈可辛:我都没有听过那几句话,什么妇联追求寡妇待遇。小姐心态,寡妇待遇。妇联追求寡妇待遇。

?埽何揖驼饷此档模涫稻褪钦饷椿厥露乙膊恢溃詈蠡孤冀チ恕K跃妥隽艘桓龅谰摺�/p>

主持人:你后来看了那个片没有?

?埽嚎戳酥螅媚慊嵯肫鸸ピ木颐钦飧鼍人哪甏纭K嚎丝矗土乙坏惆伞>褪怯泻芏啵撬钦飧錾晕⒔坏悖切灾适且谎摹G懊娓芯跤幸坏阆裱荩械阆窕熬纾竺婢捅冉纤桑葡饕豢佳萦械憧湔牛熬缫话愣际侵逵镅裕褪潜冉涎荩挥心敲醋匀唬竺姹冉虾谩A硗庖桓鑫曳⑾终飧鲅菰保幸桓鲇腥さ南窒螅茄莺檬露氖焙蚨急冉涎荩莸姑沟氖焙蚨急冉献匀弧R蛭钪校涫抵泄吮冉虾睿话憷檬露氖焙虮冉隙啵ㄑ菰彼灿欣檬露⑾盅莸讲凰忱氖焙蚨际潜旧谎莸匠晒Φ氖焙蚓秃芸湔牛热缢低踝埽幸桓鍪露艹晒Γ铱此簿秃艿ǎ运茄莩晒φ獠糠钟械悴幌裰泄耍赡芩窃诿拦械纳罟俏医哟サ牧粞脖冉隙啵褪撬底芴謇唇惭莩晒φ庖欢伪冉峡湔牛茄莶凰车氖焙虮冉虾谩?赡苁俏颐墙哟テ笠狄话愣加泻芏嗟某晒ζ笠担撬潜泶锏氖焙虮冉夏苁盏米 5比凰锩嬗幸桓鼍褪乔芏嗟恼庵郑忧模飧鑫医惨桓鲂」适拢馐怯械模泄硕急泶锪耍胰鲜兑桓雠笥眩罄此酒撇耍龅靡凰浚透宜担飧銮业谝淮慰吹剿氖焙蛱乇鸷茫罄淳鸵蛭炊嗔耍蛭裁茨兀克滴业谝淮握醯降笔保醯揭槐是氖焙颍歉鍪焙蚴呛芷频氖焙颍芮睿蝗徽醯揭槐是滴腋谝黄穑诩依锩妫殴厣希且桓銎椒浚缓蟀衙派狭嗣鸥芨プ。缓蟠盎嫌幸桓鲈鹿庀旅媸艘煌砩希裁茨兀坷吓率恚歉鍪焙虻那皇且话僖话俚模畲蟮亩际鞘槭榈模褂忻保礁鍪艘煌砩希透宜担歉鍪焙蛘婵炖郑罄辞欢啵突奶屏耍灾泄思词褂星泶锏姆绞揭餐睿仄鹈爬窗衙哦ド希诩依锩媸幸恍┑缬拔依斫獠涣耍褪窍衷诘娜嗽侥昵幔鞅冉峡湔牛热缢迪衷谒登祝�0年代的人说亲都是流氓,现在说亲,都是正常的称谓,但是总体来讲是很能感动人的。

陈可辛:说到讲钱的那个镜头,我也不是特别理解,因为我的出身没有怎么富裕家庭,但是你毕竟在香港,你不至于就是完全没钱,所以就是很难理解,就是常看电影把钱扔出来,我都觉得很假,就是怎么会有人干这种事儿,结果剧本就写了,结果也拍了,刚才预告里面也看到了,这个镜头是整个预告里面是反映最好的,我剪预告的年轻人,说我都干过这种事儿,我记得这个预告,本来那个镜头大概就是1秒半,两秒,预告只能一分钟,给中影看的时候,韩总说,这个预告很好,那个镜头加两秒,加慢镜头加两秒,所以这是一定的文化差距,我看演员,编剧,他们笑的地方,他们哭的地方都是我有感受的地方,唯一这个钱的镜头,我就没有什么感觉,但是确实是一个很有用的镜头。

观众:我是农村出来的,上北大的时候,公共英语,我们班是一个小姑娘,给我们讲公共英语,老师经常过来,其中我们伟大的企业家就是俞敏洪给我们带公共英语课,后来我们知道到处刷海报,就是培训班,包括我们那个时候在学生会的时候,我们食堂里面也搞舞会,当时伟大的企业家也确实是刷出来的。所以我就想,很希望,之前不知道有这么一个电影,我觉得这个名字。因为刚才宣传片我觉得一下子看到学校楼道,这个名字能不能改成三角地,刚好三个朋友,三个角色,另外三角地,其实在中国我们这一代,30多岁,40多岁左右。

主持人:你这个主意很危险。

陈可辛:我怕这个三角地是过不了审批的。这个三角地在北大都没有了,这个地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观众:如果说三角地的话体现了三个人的角色,同时又体现了一个动荡的时代。

陈可辛:我谢谢你的意见,因为我觉得尽管可能用不了,也不会用三角地,但是这个提议是非常有创意的,也非常有被营销的,因为确实三个兄弟,三角地,要是完全是一个怀旧的戏是非常好的戏,因为我们也希望这个戏能去到一个未来的,就是企业创业和不只是一个怀旧的一个层面,但是确实这个是非常好的,谢谢你的意见,

观众:首先要感谢陈可辛导演,作为一个香港人来为我们中国大陆的中国企业家来拍这样一部好的电影,现在改革开放30年,好像还没有关于企业家的类似于创业,又类似于文艺片这样一种大家可以欣赏的影片,所以这首先是一个很好的感谢。第二,我觉得影片的意义,确实刚才讲的,也是反映一个时代,像我们在座的都是创业20年,也是反映了这样一个时代。就是真实反映了这个时代,也是歌颂一个改革开放的年代,也是一种很好的现实题材,但是我觉得对于我们企业家真实的反映,我觉得肯定会引起共鸣。对将来的年轻人也是一个教导,大学生,他们要创业肯定是一种新的模式,现在新的企业,不管你是兄弟,不管你是朋友,都是创业2不可能一个人打天下的。所以说怎么样去合伙,怎么样去做,我觉得还有未来的一个,既由过去的意义,又有现实意义,又有未来意义。所以我非常感谢导演。

陈可辛:确实昨天跟李老师在聊天的时候,讲到这些还有很多故事,确实真的是拍这30年的创业企业家是非常好的,我觉得那是一个电影题材的一个金矿,我觉得这个戏之后,希望会使到一些不同的导演,不同的公司会继续拍。因为我觉得这30年确实是回不来的,就是无论中国以后怎么发展,最有趣的30年绝对是这30年,所以我们曾经想过的片名,就是借用了美国的20年代,就是这30年不把它放在这几个名,其实我觉得这30年有非常多的故事,而以前的审批是非常难拍的,就一定很多故事都不能过,我觉得现在拍一个大半的故事也过不了,这个故事有很多地方可能过不了,他们给我的时候其实还非常主旋律的,对这30年的歌颂等等,都是非常主旋律的。当我改的时候,其实我也很忐忑,我也很怕拍完了都不能过,因为里面有一些,他们去申请签证的时候不是给拒签嘛,就是黄晓明的角色给拒签,给拒签之后有一个要去留学的又在叫又在喊,保安把他拉出去美国人民需要我,说在剧本里面这个要拿掉,整个电影都说美国梦没有关系,但是你那么歇斯底里说去美国,代表我们这个国家是什么状态,其实当时我就还是拍了,因为我们永远是拍两个版,你不行我就拿掉这个版,结果看了整个电影之后就过了,后面还有一场戏,他们兄弟冲突,在会议室里面冲突,快要打架之前,一块石头扔进来,就是外面学生在示威,所有学生一夜之间反美,就对这个英语学校就觉得他们是民族罪人,结果因为这个外来的示威,这个学生的这些行为,就使得他们的吵架停了,但是当时剧本也是说不行,因为第一,学生上街就影响到今天是不是学生也能上街去反日,做任何反政府的事情,这些都在看了成片之后都过了。所以这些其实也是审批比以前改变了很多。当然我觉得大半个创业故事,还是很多东西,我最担心的就是跟美国打官司的那个戏,因为打官司就是侵权,这个是电影里面最主要的一个结局的一个矛盾,结果竟然这一段都能过了,确实审批制度有很大的进步。

主持人:所以是守妇道有期待。

观众:我想了一个名字,《海那边》。非常深刻,也很形象。到那边实现美国的梦。非常好,非常有内涵。

陈可辛:很深刻,比较文艺一点,挺深刻。

王石:我想谈一点感受,我看剧本什么感受呢?刚才提到了,就是美国炸我们南斯拉夫大使馆,这个镜头很快的闪过去,类似这样的反映那个时代的一些场景,实际上不仅仅是反映南斯拉夫大使馆的事件,我马上就想到了《阿甘正传》,在那个期间很多的大事件,包括尼克松的水门事件,什么事件都是一闪而过,陈可辛导演的这部片子就是有点这个意思,在那个时代发生的大事件,都通过这个时代过程当中很巧妙的,都是一闪而过,对那个时代的记忆,我一看这不是中国版的《阿甘正传》嘛。

陈可辛:这其实也是一些手段,我觉得你拍电影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一个邓丽君她的一个事件使到大家那么共鸣,其实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没有在看黎明和张曼玉的故事,都想到那一天她死的时候听到什么消息,其实这是一些电影的手段,把观众的情绪拉进来,你是在看你自己,所以使得观众无限的想象力,觉得你在戏里面,有这些大事件,包括戏里面用了很多的老歌,都是使到观众能回到当天你听这声歌的时候你在干嘛,你就会带入到角色,这是牵动观众情绪的一种手段,谢谢。

观众:我一个小建议,因为我上过新东方两天课,我有一个想法,就是说借用歌词光辉岁月,能不能用这个名字,这部电影,或者熟一点叫做黄金岁月,或者还有一个更文艺一点的叫那些年那些人。

陈可辛:那些年,但是影响力太大了,光辉岁月这些也是不错的,其实黄金岁月,光辉岁月这这些也是不错的,但是就怕有一点太过不够特别讲这个故事,其实我们现在因为宣传也启动了,真的能不能改名,这还是一个问号,因为也知道确实还没有找到最好的名字,我还是回到那句,我跟我的团队都讲过,其实看电影的时候,不只是你看四个字,两个字,因为你一定会看到现在的观众不会听四个字就觉得我要看,他一定会看到很多的信息,所以其实就是把压力回到我的营销的团队,就是一定要把这个电影,我觉得这次还有一点不一样,这个戏还不只是做很多的片花,很多不同网络的营销,包括请你们来看等等的营销,因为这个戏不是针对普通老百姓的戏,其实看了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你要营销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是必须要做很多的大量实验,使到上片之前,其实该看的人都看了,都请他们看了,然后他们要帮我们传播出去,讲这个戏是怎么样的,所以为什么会来这儿,你们也是第一拨人,因为这个戏是讲你们的,因为讲你们,你们会看的时候,当然不是今天,会更激动,希望你们的激动能够传播出去,这是来这里最重要的目标,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交一些朋友,希望有机会再跟你们去聊,知道更多有趣的创业的故事,还能再拍电影。

主持人:好,谢谢导演。今天非常好的一个分享。我们每个人都有精彩的创业故事,我们也希望中国的创业故事能够被国际大导演放在历史上,放在国际上,可惜很多人的故事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被导出来,这只是第一部,在座的我想如果有一天,关于空调和空气的故事,被拍出来,爬山的故事拍出来,海南奋斗的夜总会的故事被拍出来,华尔街洗牌的故事拍出来,三兄弟连续创业的故事被拍出来,那会非常非常精彩,感谢导演,感谢你为我们在座的这些真实的人。

陈可辛:请你们先看电影。3月中旬。谢谢。

主持人:好的,谢谢大家,谢谢大谢谢导演。

[责任编辑:wanggq] 标签:就是 电影 时候 故事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6067600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