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潘刚:乳业应有国家协调机制
徐沛宇 崔丹
香港特区于1日对婴儿奶粉出境实施了最严厉的限购措施。措施实行两天内,共拘捕45人,包括26名香港居民及19名内地人。国产“放心奶”和食品安全问题在两会期间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还是消费者信心的问题,我们很希望中国消费者能买我们国产乳制品。”作为中国乳业巨头的掌门人、全国政协委员、伊利股份董事长潘刚4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国内消费者普遍对于洋奶粉的偏好,潘刚仍表示理解支持,“无论消费者有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选择,我们都支持理解消费者,也认同消费者对我们提出苛刻的要求。”他称。
潘刚表示不断爆发的乳品信任危机使得乳品从业者更加重视自身的食品安全,“乳品从业者这些年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伊利股份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74.5亿元,其中奶粉业务收入突破56亿元,其旗下金领冠奶粉目前在国产婴幼儿奶粉中市场占有率较高。
潘刚建议说,参照国外经验,中国乳业需要从国家层面建立一个整体的宏观协调机制,总体协调中国乳业发展。
跟国外健全的乳业协调机制相比,潘刚认为中国乳业缺乏宏观的机制协调,使得乳业产业链错位问题突出,经常出现原奶与产能的矛盾,造成政府、企业、农民三方损失。“它虽然不是直接决定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但也是乳业面临到的一个大问题。
“比如奶牛时刻在产奶,保质期又短,必须加工成产品卖掉,奶多了产能过剩,牛奶收不了,就得农民杀牛,杀完牛奶又不够了,牛奶不够,社会资源又开始投入养牛,这等于前面杀掉的资源都浪费了,养牛多了,市场需求变化或者产能过剩了,又变成杀牛了。
“而在国外,西方发达国家是把乳业上升到国际战略角度来看,乳业不但是在市场经济运作体制下进行,同时还有国家计划协调,乳业协调机制比较健全。比如新西兰、美国、欧洲等国家,国家层面都有协调机制。”他称,“在欧盟,甚至一个地区奶牛的增减,国家都要调控,产量多了由政府出钱补贴杀掉奶牛。
但这种机制又不是某一地方政府、某一部门单独可以调整好的,从种草、养牛、饲料加工再到生产加工、储存、物流运输再到服务,产业链长环节多,潘刚表示,这就需要国家层面有一个整体协调机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