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社会组织登记,去垄断化仍需着力
国务院秘书长马凯日前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说明,其中提到,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可以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这条放宽社会组织登记的信息,对其他地区也许新鲜,但是对广东而言,却算不上新举措。其实,早在两年前,广东就降低了登记门槛,成为全国范围内先行先试的地区。如今广东的实验成果被中央推广。此次向四类社会组织开放登记的新举措,相当于一个扩大版的广东经验。
放宽社会组织登记,之所以能够实现,根本上是社会力量推动的结果。即使在陈旧而严苛的登记制度下,仍然有大量的社会组织没有登记而展开活动,而且卓有成效。既然旧的登记制名存实亡,顺应社会大势做出退让,政策以退为进,也就是明智之举了。
所谓以退为进,可视作新政策的一个效果。登记手续繁琐严厉,社会组织只会想办法规避,甚至无视,政府对它们的管理也就减弱许多。现如今用放宽的办法吸引登记,既有利于社会组织获得法律身份,也有利于扩大有效的管理范围,也算是有限度的双赢。
社会组织管理,一直施行资源垄断。放开登记,属于在审批环节放松垄断,但并不意味着垄断的消除。随着登记成为平常事,社会组织在募款及行动层面,仍然要面临行政化与垄断化的格局。对一个社会组织来说,比身份更重要的,是获得稳定的生存资源。
在所谓的“顶层设计”中,放宽登记是与政府购买服务等量齐观的,其用意就是以募款的后端牵制登记的前端,用居于上游的财政节制社会组织下游的活动。放宽登记制更深一层的“以退为进”,就蕴藏在这一逻辑中。
社会组织是继政府、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应该独立地提供服务,自主地展开监督,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环境的正常化与优化。即使登记更容易了,社会组织同样要完成这一功能与使命。考虑到大环境不会因新政骤然更新,社会组织的专业化更关键,反而要应对更多挑战。
政府购买服务往往成为“诱饵”,量身定做有之,党同伐异有之。对那些草根社会组织而言,登记在册并不意味着更好的生存。因此,新政策若想取得更大的成果,只有登记环节的有限放开是远远不够的,开放公募资格,财政投入上平等竞争,乃至于全部资源的公平获取,都要做起来。
对社会组织来讲,能登记是好事,可始终不要忘记本分。要争气,特别要在政府资源之外,拒做“二政府”,继续开辟社会化的筹款渠道。广东一年多的经验证明,社会组织不依附于政府的独立发展最重要。借力新政策,第三部门越来越大,社会也越来越大,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局面。
(作者系媒体人)
相关专题:2013两会:新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