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争端背后的货币战争

2013年04月13日 06:32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海清

0人参与0条评论

□海清

兵者,诡道也。兵器战争如此,货币战争更是如此。笔名“风雨下黄山”黄生涉足金融领域17年,长期从事货币研究,力图从逻辑的角度,从货币的角度,告诉读者钓鱼岛争端背后的真相。在他的眼中,中日钓鱼岛之争表面上看是领土争端,实质上则是货币战争。而这场货币战争恰恰是美国全球货币战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2012年最惊心动魄的货币战争。黄生的新作《钓鱼岛背后的货币战争》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思维。他坦言,“这不是什么阴谋论,是逻辑论,在货币的世界里就是这样,货币都是很自私、排他、嗜血的,要知道美联储那帮黑衣人每天都在研究这些。”“通过打击欧元,挑起东亚争端,导致资本流出欧洲和东亚,流入美国,这就是美国的QE3。”

书中首先从货币战争谈起,作者肯定货币战争的存在。随着贸易的发展,资金开始在全球流动,各国为了使本国货币流通及使用范围更广,就要想尽办法提高本国货币的信用和竞争力,与其他国家的货币进行竞争,这就是货币战争的起源。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之王,可以通过印钞购买世界资产和偿还债务,而当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受到动摇时,必然要发起一场货币战争来保持统治地位。目前能威胁到美元地位的有欧元、日元人民币。紧接着作者分析了诱发欧债危机发生的原因,除了本身经济存在的弊端、高福利制度等原因外,美国控制的评级机构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维护美元全球贸易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地位,是美国的核心战略,任何触动美元世界货币霸权的货币,必然会引来美国的攻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力强盛、黄金储备丰富,借以建立黄金-美元本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独霸世界货币规定和修改权。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美国黄金储备与西欧此消彼长,美国迫使欧洲国家货币集体升值。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体系崩溃。广场协议的签订,日本经济随后迎来了“失落的十年”。1999年科索沃战争,考虑资金安全的2000多亿欧洲资金流入美国。更不论索罗斯等对冲基金出击,横扫英镑、日元、港币、泰铢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的势头不可阻挡。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逐步放开人民币贸易结算,与日本、澳大利亚等19个国家建立货币互换关系,并且成为日本储备货币。中国与阿联酋的货币互换动了美元石油贸易的奶酪;与德国的直接结算,为欧元区的直接贸易铺平了道路;金砖五国、上合组织、东盟等的人民币直接结算,都直接触动美国神经。于是“双反”、贸易技术壁垒相继出笼。

货币战的核心是各方面综合因素的较量。作为和平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发展好自己是第一要务,领土、主权、尊严是一个国家的底线,没有这个底线,连打货币战的资格都没有。黄生认为,在钓鱼岛之争背后是更激烈的经济博弈,是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国家与霸权全方位的抗争。

人民币国际化要扎紧篱笆,警惕定价权旁落。值得注意的是,从欧债危机中我们可以吸取很多经验和教训:一是货币的信用必须完整;二是要严格控制负债水平;三是国民福利水平必须要处于适当水平;四是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际评级机构和有竞争力的跨国投行。

[责任编辑:linyl] 标签:货币研究 货币互换 钓鱼岛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