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除名杨辉 监管层着手重构债市
实习记者 松壑
本报记者 杨颖桦 北京报道
由审计署掀起的债市风波,正走向推动债券生态圈制度重塑的阶段。无论个人、机构还是监管部门,都在重新思考定位、着手规范。
4月25日,中信证券(600030.SH)对本报表示,涉案的原固定收益部董事总经理杨辉,已被除名。
中信证券表示,杨辉接受调查系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并强调,“中信证券正对固定收益业务进行全面自查,目前业务开展正常。
这意味着杨辉所涉事件定性日渐清晰。“其实银行间(市场)的检查一年多前就在搞,只是大家都没察觉。”某汇金系券商资深投行人士表示,“我一个朋友半年前就被带走了。
机构层面,由审计署启动的监管风暴,则在倒逼债市监管者重新审视制度建设的漏洞。
25日,或为配合银行间债市的全面检查,中债登公司以通知形式叫停券商资管等三种乙类账户的开户和交易。这是继证监会表态打击代持所涉利益输送,并启动券商、基金等机构自查,及央行开会督战银行间市场清理整顿后,监管层的最新措施。
风暴波及乙类账户
风暴眼移到了部分乙类账户头上。4月25日上午,中债登公司发出通知,信托产品、券商资管、基金专户开立银行间账户悉数被暂停。同时,央行也暂停受理账户的报备。
银行间债市账户分甲、乙、丙三类。甲类为商业银行,乙类为券商、基金、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丙类户则大部分为非金融机构法人。
“我们刚募一笔10亿元的大集合产品,现在户却开不了。”25日,北京一位券商资管部经理抱怨道,“不能在银行间交易,钱放在账上一天就相当于损失一笔不小的利息。
在上述人士看来,和交易所债市相比,银行间债市规模较大,是集合资管账户投资债券的主战场,大规模整顿无疑会“误伤”机构正常交易。“这次整肃给不少基金券商账户造成损失。
对此,中债登公司方面表示,目前企业年金基金、社保基金、公募基金和保险产品仍可开设新账户。“可能和这些产品具有公募性质有关”北京某基金专户人士猜测。
上述三种乙类户叫停或与债市整顿不无关联。24日,央行要求商业银行内部清理债券交易,并于5月10日前上报自查结果,对于金融机构自查出的问题,将争取从宽处理。
“现在丙类账户一切从严,许多单位都不允许和丙类户做交易了。”25日晚,沪上一家国资基金运营部人士向本报透露,“我们被要求检查历史上与丙类户全部的交易记录。
“事情刚发生时,许多机构拿不定主意,都在降低杠杆抛售债券,导致不少债券收益率明显上升。”汇金系一家券商的债券研究员说,“现在又说从宽处理,于是价格有所回调,不少机构在等事情进一步发展。
本报获悉,债市核查刚被业内获知时,一家作为银行间债市丙类户的公司,正急于为6笔城投债寻找买家,4月24日,已有4笔转手。“有两句话,一是法不责众,二是水至清则无鱼。”某券商固定收益部经理表示,“如查得太较真,恐怕市场就没人做了。
审计风暴溯源
有报道称,银行间债市核查起于2010年的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原副主任张锐案。
根据审计署2012年第35号公告显示,2007-2010年,张锐利用职务便利,帮助他人在国债承销业务中获取不当利益,并从中收受巨额贿赂。2010年12月,审计署将此案件线索移送财政部查处。2012年6月,北京市一中院以受贿罪判处张锐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据报道,张锐曾伙同其妻开设一家投资公司,并将其作为银行间债市的丙类户,长期倒卖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券,而遭查获当天,该投资公司账户尚有5亿资金进出。
本报记者亦从一位审计系统人士处获悉,债市风暴与张锐案不无关联,如今此事牵涉甚广,也另有偶然。
“有一种说法是,当时审计署发现张锐存在问题后,曾尝试与财政部商议解决方案,并‘希望财政部能自行处理’。”该人士透露,“但后来由于张锐妻子不配合,无法调和致使案件被扩大化处理,到现在影响蔓延至整个市场。
倒逼债市机制革新
“腐败和利益输送成为普遍现象,并难与常规行为区分。这是更应该追寻的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金融学者对本报记者表示。这也导致审计风暴中业态乱象纷纷浮现,倒逼监管机构推动制度规范。
总体而言,银行间债市的利益输送体现为两种模式,一种发端在发行承销环节,即丙类户“低买高卖”;另一种则在处于交易环节,即利用机构账户为其他账户“代持养券”
第一种模式中,丙类户只有在收券时采取见券付款(DAP),出券时则采用见款付券(PAD),方能让“空手套白狼”成为可能。
如果银行间市场的交易规则能将丙类户交易结算方式限定为券款对付(DVP),或规定DAP与PAD不能同时进行,即便无法将一级半市场的利益输送乱象根除,但至少能提高该类账户的违规成本。
上述学者认为,债市乱象和代理难题亦有关联。代理难题亦简而言之是指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的目的不一致时带来的问题。
银行间债市中,“代理难题”体现为,债券承销、交易的操作人和其操盘资金所有者的目标不同,而产生的矛盾,缺乏监管的环境下,操作人可使用所在机构甚至是客户资金,开展“为自己谋利”的交易。
“债券发行方是国企,靠关系拿到低价发行债券,接盘方也是国有金融机构,因利益输送高价接盘,丙类户在中间可谓如鱼得水。”上述学者感叹道。
“代持在业内普遍,现在完全被 ‘妖魔化’,是各个机构根据不同的风险收益进行自愿的远期互换而已。”银行系某券商自营人士表示,“国内市场缺乏金融工具,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但所谓“普遍”并不意味着“代持现象”中不存在利益输送。
一方面,如果机构内控缺失,基金经理、券商资管、自营等交易人员完全可利用其操控的账户为丙类账户“代持养券”,实现超额收益;另一方面,由于机构间的收益激励存在差异,机构对机构的代持行为,同样存在交易员间利益输送的可能。
“代持”之所以游走“灰色地带”,或许不仅与类似金融工具的缺乏有关,监管层尚未对代持现象进行明确界定更是其中原因。
“更不能说代持就是违规,丙类户也一样,说正常交易还是利益输送,界定起来有难度。” 该人士反复强调。
相关专题:揭秘银行间债市“黑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http://y0.ifengimg.com/detail/img/sin.jpg)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