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专题会场一: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径文字实录

2013年06月29日 11:14
来源:凤凰财经

0人参与0条评论

[主持人]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关于金融城镇化这个问题,大家知道危机过后的复苏是十分的缓慢,中国经济最近保持了持续增速。但是我们的新一届政府非常关注城镇化的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城镇化应该说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这个过程当中金融对城镇化的支持是十分的重要的。这是这一节特讨论所要议的主题。我想由于时间的关系,在里我就不再一一的介绍各位专家了。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我们的敬意以及我们的期待。这一节的讨论,我想一共分成三段,第一段请各位专家每人做一个发言,控制在6分钟之内。第二是向他们提问,由我向他们每一个人提问,回答的时间也是控制带5分钟之内,第三就是台上下作一些交流,总共的时间长度只有1小时15分钟,所以我还是要向各位发言的嘉宾表达我的意见,希望可以控制好时间,到时候我会提醒你,实在长了,我一定会控制好。有请第一位嘉宾周延礼先生。 [09:44:50]

[周延礼] 先生们、女士们,大家上午好。我将围绕着服务人的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保险资金对城镇化建设的有力支持,提升城镇化建设保险业如何做和服务的具体政策措施,以及促进保险业在发展过程当中,所城镇化同步推进,提供有利的保险产品,这几个方面,给大家作一些交流。 [09:45:52]

[周延礼] 大家知道保险业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补偿功能,在支持重大项目的建设方面有资金融通的功能,在服务社会管理方面有社会管理的功能,首先完善服务保障服务人的城镇化这是一个关键,大家知道保险业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保障的过程当中,如何把商业保险有效的介入,是我们做好保险业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服务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有效的发挥作用,这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09:46:08]

[周延礼] 大家知道城镇化建设是我们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甚至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如何有效的把保险提供服务、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同步推进,也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这方面我们也有过很好的实践,比如保险业在服务新农合、新农保、城镇职工和居民的基本保障,在经办方面保险业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也取得了很大的一些成绩,截止到2012年全国有16个省区市,129个县在经办新农合方面,都有一些具体的成就,特别是在服务人群方面已经达到有3147万人,受托管理的资金大约超过50亿元。像2377万人次提供了大约35亿的医疗保险的保障,得到了人民群众和政府的一致好评。 [09:46:55]

[周延礼] 二是丰富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层次,目前已经有100多家保险公司经营着健康的商业保险业务。第二产品已经超过2000个,基本上满足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在发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商业保险有效的介入提供了一些借鉴,2012年底养老保险公司受托管理的企业年金保险业超过了2000亿元,97%以上的企业选择了保险公司作为受托人。三是在补充的流动性劳动力的保障补缺方面,保险业也有效的作用,比如说上海社保局为保险业外来务工人员保险,累积为227万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保障了,得到了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大力支持和欢迎。这是我讲的第一个方面。 [09:47:22]

[周延礼] 第二个方面在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保险业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有9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起了114项债权投资计划。备案金额已经超过350亿元,平均的项目期间为7年多,提供了规模高大、期限较长的资金支持。二是放开了不动产的投资,目前保险机构已经投资在上海、天津、武汉、南京、重庆等地区的保险保障项目。积累资金已经超过235亿元,其中有5家保险机构提供了7个养老社区的保险,占地面积超过了35000亩,预计投资150亿元左右,为养老保险提供了一些很好的养老设施建设。 [09:48:02]

[周延礼] 第三方面是拓宽了投资的范围,在债券当中品种也是不断的花样翻新,特别是在政府债券、准政府债券,有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刚才大家听到了项主席上个礼拜刚刚参加了几家保险公司共同参与的石油管道的项目,这些都是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尤其下一步在城镇化建设这方面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是一个有效的尝试。第三是采取社会管理,提升城镇化水平,一个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手段,比如说在河北、山东等的,我们开展了一些治安保险,对基层的治安防范和保险补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第二是化解了社会矛盾,这几年大家知道保监会与建设部、公安部、国家旅游局、安检总局等20多个部位联合发了文件,在推进工程建设、道路交通、旅游安全和安全生产等领域都把保险及时的纳入,提高了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政府的效能。 [09:48:24]

[周延礼] 第三是推动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第四也是最后一个题目,活跃市场经济,促进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个是在刺激消费,保险业可以在风险保障的杠杆效应上发挥一些作用。第二在拉动投资,特别是在将投保人的短期资金聚集起来,转化为长期投资。第三在支持出口,特别是在出口信用保险方面,一般性的贸易出口中国信用保险占了20%多,到去年年底,我们在支持外贸出口这方面总额已经占到了8%左右。另外保险业在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我们还有效的提供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险保障,发挥作用。下一步将继续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加强保险的宣传,争取更多的得到财政支持,使我们保险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城镇化建设方面,能够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 [09:51:01]

[主持人] 谢谢周主席,周主席是从保险怎么样服务于人的城镇化角度,其实这个切入角度对保险来讲是最为合适的,做了非常好的阐述,也介绍了许多情况,下面就有请贾所长发言,大家欢迎。 [09:51:14]

[贾康]  大家好,我们这一主题是围绕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径,作为一个讨论,我把作为在一个角度上的看法探讨出来,请大家批评指正。 [09:51:32]

[贾康] 首先对于我们研究所讨论的城镇化,再做一个定义上的勾画,是新型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实际上要以市民化为核心的,有别于过去的城镇化,而需要注入新的关键性内容的一个过程,所谓市民化就是针对我们前面走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间的城镇化,虽然官方报出来的以常住人口为统计的城镇化水平已经到了52%,但是以能够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是附加在户籍上面,这个城镇化水平实际测算就是34—38%的区间内。而以后还要有 比前面几年更大规模的人口,现在粗粗说起来大概是4亿或者说4亿多的人口,在未来十几年里面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新型的城镇化,这些转移进来的人能够市民化,这个城镇化才能成功。如果不能顺利解决他们市民化的基本以人为本的问题,很多社会矛盾就会积累起来,这个社会矛盾如果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甚至可以形成中等收入陷阱,是个威胁。面对这个大的历史性考验,我们探讨过需要金融支持至少是四个要领,第一整个公共资源配置里面以政府财力为代表的这一部分,必须是全口径的,是一元化的,以形成一元化的政府财力作为公共资源来促进市民化、城镇化。第二个要强调在一元化财政运营机制上面,必须处理好怎么样高绩效水平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这有一系列的管理和相关机制创新的挑战。当然还有技术支撑的考验。 [09:52:13]

[贾康] 第三个角度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间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改革,特别是我们十八大之后大家都在等待的,也在努力贡献自己的建设性意见的。今年秋天三中全会形成的顶层规划,以及这个顶层规划指导之下,继续允许地方、基层先行先试,这样上下互动的全面改革。而财政作为以财控政,以政控财的全面改革,这个基本的制度供给支撑条件。 [09:52:39]

[贾康] 第四是金融直接相关的概念,财政能不能作为后盾。以比较有效的方式和机制支持所谓现在援引国际前沿概念PPP,说起来好像是一个洋概念,缩写PPP,这跟中国的现实很有距离吗?其实不是这样的,现实生活中,中国早已经大量的出现。在强烈需求之下,这种可称为公司合作伙伴关系机制的具体形式的BOT,TOT等等的创新,另外我们认为这些年来的财政正在允许财政融入之下,财政的体贴息,这个贴息和商业性贷款形成一种合力来支持政府特定支持的项目,以及财政为后盾的政策信息、信用担保等等,也是和商业性金融体系形成合力,都是PPP下面具体内容,所以作这个角度想简单勾画一下这样一个角度的服务于市民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PPP就是要讨论金融创新里面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努力。 [09:54:02]

[贾康] 实施路径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初步探讨。简单勾画一下:我们认为现在可以具体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公用事业方面,公共服务的方面,这三大方面和城镇化紧密相关。这里面要从方向到具体的管理,再到具体的筹资、融资机制,做全方位的考虑和创新的探索,具体的形式时间就不展开,怎么样在已有的基础设施上盘活,怎么样按照顶层规划新建基础设施,这里大量的问题,首先在直观层面上怎么样融资,我们将来还有4亿的人口进入城镇居住,市民化,总体的投入是多少,有人匡算一下说是60万亿,是按人均15万,一个人头这样匡算出来的,这个数量级应该差不多。要说6万亿肯定太少了,600万亿肯定太多了,这说明资金筹集方面的压力是很大的。PPP首先给人感受到的是一个很好的调动以及雄厚起来的民间资本、社会资金,以及境外资金一起进来,加入社会现代化过程,解决60万亿的投入怎么样解决资金筹资的问题。但是我们知道其实不限于融资、筹资这个领域,不是一个简单的融资领域,是要升华到管理创新,是一个更好的模式,因为私人资本进来以后带的是专业知识,带的是投资要取得回报,内在内生的取得绩效的圈套机制,现在我们所讨论的角度上,整个民间资本、互动的支持民间资本的PPP,真正最值得追求的是从筹资、融资的层面升华到管理创新,整个综合绩效水平的提高,而造福于整个的人民生活和民族的现代化。 [09:54:58]

[贾康] 谢谢大家。 [09:55:06]

[主持人]  谢谢贾所长,下面有请降总裁发言。 [09:55:15]

[降彩石] 刚才周主席从行业发展服务社会发展的角度发表了很重要的观点,从保险企业的角度谈谈保险企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的理解,以及保险业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优势,以及相关方面发挥作用的一些渠道。 [09:55:36]

[降彩石]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是中国下一步改革的重大红利,也必将对保险行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理解,我认为主要有五方面:一是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这个方面,会进行大量的投入,第二个方面基本公共服务,会使农村的人口与城市的人口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化。第三个方面是能够推动可促进产业的升级。第四个方面城乡一体化能够推动、带动城乡居民共同进入现代化的社会。第五个方面就是居民幸福的提升,能够有效的提升城镇和农村的居民幸福感满意度和幸福感同步的提升。 [09:56:24]

[降彩石] 另外主要想谈谈保险业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和优势。第一个方面的优势,大家知道作为专业化的风险管理者和注重长期稳定收益的资金的提供方,在这方面保险业能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风险保障和资金的支持。我们的城镇化建设下一步将会涉及到将近20多个城市群,180多个地市级以上的城市,以及将近一万多个城镇的建设,在这方面如此庞大的工程必须有有效的做好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各种各样的风险管理。特别是在灾害日益频发的情况下,工程投资因灾终断,社会财产因灾灭失的事件,更需要有效的规避。在2012年我们公司为企业财产和各类工程提供了风险保障就超过了18万亿,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运用保险公司的投资也在日益增加,而且这方面的空间作用很大的。 [09:59:59]

[降彩石] 第二方面作为实施社会管理和民生保障的重要参与者,我们可以为居民提供均等化的优质公共服务,在这方面周主席也讲了很多,包括涉及到大病医疗保险,以及提供的农村住房保险,在这方面有时候我们感觉到国家的政策在推动农民保障体系的建设,我们可以给一组数据,目前我们公司为超过了7000万户的农民提供了住房保障,在这方面住房保险,城镇的居民从我们公司来说也就是一千万,一方面说明空间很大,一方面城镇的保障形成了一个不均衡。 [10:00:34]

[降彩石] 第三个方面就是通过实施全产业链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社会成本的显性化,推动了产业升级,形成了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良性互动。在这方面形成了新兴产业链的保险,我们开发涉及的科技保险,可以助推对中小企业、新型企业整体的发展,特别是在今年开始推动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火灾公众责任保险、产品质量保险方面,有助于科学评价,推动企业将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质量和效益上来。激发企业主动转型升级,主动放弃粗放式的发展方式。 [10:01:53]

[降彩石] 第四个方面通过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效率,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我们最近做了一个新型农业保险,从山东的种植、养殖、收获、运输、加工、出口等等一揽子的保险服务,推动了全产业链整个的形成和优化。 [10:02:07]

[降彩石] 第五个方面,提供日益多原化、个性化的保险保障,提高城乡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相信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必将激发和带动城市人群相对居民、家庭个人财产保障方面的需求,以及相关方面更多的个人风险保障的需求。在发达国家个人居民的保障已经超过70%,中国也只有10%,在这方面还有巨大的空间。 [10:02:27]

[降彩石] 最后一个是几方面的建议,一个是全社会进一步提升风险防范的意识,高度重视保险在推动城镇化当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第二个方面完善法规体系;第三是金融保险业要加强沟通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城镇化基础;第四是加快推进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10:03:03]

[主持人] 谢谢,下面有请巴所长发言。有请。 [10:03:20]

[巴曙松] 关于金融支持城镇化这个题目,也是我在参与城镇化规划研究里面,我重点承担和关注的题目。思考这一段时间有三个要点可以跟大家交流。第一个就是怎么在金融支持城镇化里面引入一个市场化的约束机制。第二个怎么引入一个市场化的创新机制。第三个就是怎么引入一个市场化的需求匹配机制。 [10:04:12]

[巴曙松] 首先讲第一点。我们中国的地方政府在现有的财税金融体制下建基础设施应不应该。答案显然是应该。那么在整个财税体制事权下移财政上移的情况下,通过负债的形式建基础设施应不应该?也应该,所以它实际上是用一个不为常规金融体制所允许的方式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如果让大家去做市长,什么都不做,那就对了吗?我们城镇化能推进吗?而且从过去的银行金融机构给城镇化服务的实践来看,如果做事后违约率的评估,这一块的违约率是最低的几类资产之一。这个负债和通常的欧洲债务,很大的不同就是它投下去对应的有资产。所以问题在什么地方?问题就是地方政府应该有一个约束机制,有一个信息披露机制。对于公众来说,如果大家去做书记、市长,公众对你的期待,如果你无所作为,大家说你是很无能的市长,而公众只关注你投资完之后基础设施的改善,但是他可能不知道你是用多大的负债来投入的这个资产的形成。所以怎么形成个约束机制,约束地方政府,在跟金融机构打交道,跟投资者打交道的过程中有约束,我们就想是不是地方政府有资产负债,是不是应该编资产负债表,是不是地方政府应该有必要详细地披露债务的增加、增减状态,包括刚才贾所长讲的PPP,这三个P,最重要是哪一个呢?研究PPP的学者都知道,是第三个Partner,是伙伴。可能在市场化的环境下,银行、投资者和地方政府是伙伴。 [10:06:33]

[巴曙松]  第二个是我自己研究下来的一个体会,要引入一个市场化的创新机制,我研究来研究去,用金融支持城镇化,发现很多取决于其他领域变革的模式。金融是一个应变量,体制变我们必须要跟着变,比如说土地制度,土地机制要变革了,我们地方政府出现的融资机制要完全出现变化,地方税收结构的变化,比如说引入房产税和不引入房产税,我们的融资交易结构的设计完全不一样。户籍制度背后涉及到中央和地方财政在承担这个身份转换过程中的各自的责任分担,这个不一样我们银行设计的结构也不一样。我们银行做贷款实际是承担了债券市场融资不发达的情况下,我们承担的基础设施债券化融资的功能。要开着门,金融机构反过来可以替地方政府评估、发债,怎么样修改预算法,修改地方和财政的关系,我请教了很多评级机构,在评级机构看来,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是什么关系?评级机构的负责人告诉我,是总公司和副公司的关系。既然是总公司和分公司的关系,我给地方政府还有什么担心呢?中央政府的财政好的不得了。怎么样明确中央财政在债务偿还中的责任。这是我想讲的第二点。 [10:07:49]

[主持人] 谢谢,一会还有时间再请巴博士继续阐述,我们有请沈总发言,大家欢迎。 [10:08:09]

[沈明高] 巴博士只能讲两点,我也就讲两点,第三点就不讲了。 [10:08:43]

[沈明高] 我想介绍我们对金融支持城镇化两个看法,第一个看法,现有的融资模式我个人认为是不能支持城镇化,现有的融资模式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我们的投资效率比较低,第二个为了维持比较低的投资效率必须不断的提高杠杆率,这就是我们目前现有的增长模式下面面临的最大困难,我们现在在看,比如说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哪几个部门拿到更多的信贷,拿到更多的资金。相对制造业而言,地方政府拿到的钱更多。所以基础设施的投资,增长速度在加快,而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在放慢。但是制造业的产能过剩有关系。第二个相对中小企业来讲,大企业拿到更多的资金。第三相对沿海地区来讲中西部地区拿到更多的资金。如果把这三个地方政府、大企业、中西部地区,加在一起就会发现,这三个部门在中国经济当中杠杆率都已经是最高的。 [10:12:07]

[沈明高] 地方政府现在官方的说法可能占GDP30%左右的负债率。中小企业负债是120%,这个是在全世界来说最高的,中西部地区负债更高。我们一块钱的信贷拉动的投资增长速度再继续的下降,这就是面临的一个最大的约束。所以说如果从金融支持城镇化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怎么样把资金配置到杠杆率比较低,投资效率比较高的部门。 [10:13:05]

[沈明高] 第二个观点金融怎么样支持城镇化,刚才巴博士说的要有一个市场纪律,不能说城镇化的规划一定要把钱拿过来,不管利率多高、不管投资效率多高都要去融资,这样的想法是错误。从市场化的角度来有几个融资渠道呢?第一个是发债券,中国可以考虑发行城市化相关的中长期债券,这个债券可以向国内开放,也可以向国外投资者开放。大家知道现在中国GDP占全球的比重大概是11%,全球大量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者需要配置中国的资产,这一部分是可以开放。地方政府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资产负债比我不认为外部的投资者会购买这样的产品。 [10:13:33]

[沈明高] 第二个,大家都提到了PPP,或者说以股权的形式向国内的私营企业开放一些基础的项目,特别是服务业,比如说医疗、金融、教育等等未来城镇化发展需要的行业,可以用股权融资的形式直接的开放,也就是说直接一部分产品项目的私有化。 [10:14:22]

[沈明高] 第三个,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稍微花一点时间介绍一下,在中国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城镇化过程当中,如果中国的土地,特别是农地不能货币化的话,我很难想象中国城市化最后能够完成。大家知道土地是很多农民最重要的财产,也是在中国最重要的财富之一,但是土地在中国就是不能货币化。一个农民他不能把他现有的土地变现,到城市去定居,没有这样一个融资的方式,任何其他的政府融资我觉得都是显得微不足道。那么土地怎么样才能货币化呢? [10:14:45]

[沈明高] 这里面有很多可以设计的创新。我现在能想到的一个创新就是发行土地收益债券,比如说上海的郊区,很多的村里面土地已经基本已经集中,农民每年拿到800块钱一亩的收益,由村里面租出去,然后一年发给农民租金。800块钱一亩这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这一块土地,一亩地就是债券,假设这个债券的收益率是每年4%,这个土地的面值就是2万块钱人民币。当然2万块钱人民币农民是不会卖的,但是能不能变成一个债券,让农民在市场上交易,如果有些人认为土地未来是会升值的,收益率也会变的。这是形式的创新。 [10:16:03]

[沈明高] 最后一小点,就是哪一个部门的杠杆率低,哪一个部门收益率高。所以开办消费金融公司,另外一个首次明确提出要鼓励开办纯民营银行,就指出了一个方向,要把更多的信贷配置到私营部门,他们的杠杆率比较低,他们的投资收益率比较个。所以综合起来这几种创新形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支持城镇化。谢谢。 [10:16:50]

[主持人] 沈总刚才的发言有关杠杆率的问题,其实跟前面巴博士讲的内容之间也有非常好的衔接。逻辑上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下面有请最后一位发言人,彭文生先生,大家欢迎。 [10:17:03]

[彭文生] 我也讲两点,顺着刚才讲的。前面几位对金融支持城镇化各种形式比较多的,我的两点体会是:第一点,城镇化必然和地方政府的公共财政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讲融资根本上还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问题。现在问题就是一方面讲城镇化融资需求很强,另外一方面也听到现在很多各种讨论,说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负债率已经很高了。怎么看这个问题?其实我们每年的储蓄率,对GDP的比例还有40%多,所以对整个经济来讲,不应该说是钱不够,而是一个怎么样投资提高效率,让它可持续的问题,所以地方财政的管理可能是最重要的方面。我们看政府负债的可持续率,基本是是两点,这个地方经济增长是不是超过利率,这个地方的经济增长率超过负债成本,债务就是可持续的。 [10:18:50]

[彭文生] 再看融资所带来的地方经济的增长刺激。这里面我想讲第二点,刚才前面巴博士和沈博士也讲到了,怎么看土地?因为过去这十几年土地的买卖是我们城镇化融资的资金支持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角色未来到底怎么看,我们看城镇化融资有多种方式,从政府的公共财政来讲一个是税收,一个是负债,从银行借债或者是发行债券,再一个是卖地。这三个形式哪一个是更可持续的发展。税收是对这一代人征税,基建投资是让未来几代人受益,所以显然不能主要靠税收来支持单纯的基础设施建设。负债是对未来后代的征税,基础设施投资也是让后面的人来受益。所以负债从宏观来讲是一个合理的形式。 [10:19:44]

[彭文生] 那土地怎么样呢?土地交易怎么样呢?我们看其他国家的经验,土地买卖带来土地价格大幅上升,往往带来很多问题,为什么带来问题呢?就是因为主债发行债券是代表政府在整个现金、整个资金供给有限的情况下,对整个金融市场是一个紧缩的影响,有一个自我的约束、自我纠正的机制。但是你要卖地不一样,卖地是一种资产交易,政府把它的资产卖给私人部门,这要看市场预期,大家都看好未来,资产要升值,反而带来一个顺周期的影响。这个顺周期是通过银行体系来实现,因为银行贷款很多是用土地或者是房地产作为抵押的,地价升的越多,银行贷款的能力越强,个人贷款的意愿也就强。所以土地买卖导致房地产价格大幅上升。在一段时间内,这个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可能是一个拉动的影响。但是从中长期来讲带来很多问题。到了某一天房地产价格不能支撑,泡沫要破裂以后,就会带来强大的去杠杆的金融风险。 [10:20:36]

[彭文生] 所以说城镇化的融资体系,从公共财政管理来讲,未来的土地制度改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就是说怎么样打破土地的供给非常重要。另外一个,怎么样改变这种资产交易,把它变为一个正常的或者是一个常规的一种税收,比如说现在一次性的买卖,变为以后的房产税,变为税收以后就有一个刚才讲的自我纠正,自我的约束机制,因为整个融资的储蓄每年是一定的,政府征税有一个紧缩。从融资的可持续来讲土地制度的改变,相关税收制度的改变,是未来财政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10:21:06]

[主持人] 谢谢,第一轮发言就到此结束。时间的关系还是请各位嘉宾回答问题的尽量简短,控制在3分钟以内,简明扼要。首先我想其是就保险的问题,向两位保险行业的专家和领导提一个问题。现在现在保险最近这些年的发展非常快,刚才周主席介绍了有关保险在服务城镇化方面,其实已经做了很多事,我想问一个问题,现在市场说有一个观点,认为保险公司整个网络的覆盖并不能很好的为城镇化建设发展提供很好的服务。 [10:22:18]

[降彩石] 谢谢连博士,谢谢周主席。提到网络服务,有一个方面大家不是很深入的了解,另外一方面我们在宣传方面也要在下一步积极推动。连博士提到这个网络,从保险行业来讲,在金融领域里面,保险业的服务网络是最多的,不论从数量,还是从覆盖率来讲。以我们公司为例,网络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城区,一个是农村市场,在城区我们基本建立了所有有行政区化的区域,都有城区的服务网络。保监会也非常支持进一步推进支持营销服务部和社区服务模式的建立。特别在农村地区,连博士关注的我们城乡服务网络,去年在中国保监会的支持下,大力推动农村服务网络的建设,公司叫做一号工程,汇报一些数据,目前覆盖了85%的村,覆盖了所有的乡镇,在农村的服务体系里面,保险业和当地的政府机构,建立了农村协保员,这个制度目前已经发展大30万人,基本上去年已经覆盖了85%的村,今年争取实现全覆盖,这也解决了保险服务到农民田间地头最后一米线的问题。谢谢。 [10:23:40]

[周延礼] 从保险监管政策上来讲,主要是完善市场机构的准入体系。现在除了人保在80%以上的农村都有营业网点;同时像太平洋保险公司,也有一些机构,基本上都服务到全国各地的城乡,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另外还有一些中国人寿等一些寿险机构也深入到农村去,提供一些医疗、养老,经办新农合、信息农业养老保险等这方面一些机构。从机构设施方面我们想进一步加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会有新的政策措施。具体来讲两条,第一给我们保险机构新的市场准入采取了分类管理,根据需要,它的服务意愿,我们建立了新的分类机构审批的制度,引导大家向农村、乡镇、特别是城镇化建设进程比较快的一些地区,提供保险服务。第二我们还批示了一些农村互助社,服务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也好,财产保险等综合性服务的一个农村保险互助社,这样来支持探索城镇化近来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10:25:04]

[主持人] 谢谢两保险业的高层领导。下面这个问题是提给贾所长。刚才贾所长在发言当中提到了一个公司合作的模式,就是PPP模式当中的引入私人的资本进入我们公共设施的建设。我想问的问题就是目前中国这样一个体制和模式,在地方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这样的一种引入私人基本的模式,你觉得会有多大吸引力?对个人投资者会有多大的吸引力? [10:26:01]

[贾康] 我感觉如果把这个机制由粗到细的动态优化发展,应该说吸引力是越来越大。现在现实生活中由本土民间基本介入的BOT项目简单勾画一下,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厦门机场在科威特贷款支持下建成。建成之后,从厦门到泉州客流量,和其他相伴随很多的交通上面的通行量明显上升了,得到同厦门机场直接进泉州咽喉要地,四通大桥项目,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泉州市政府认为这个项目要拿下来自己力不能及,因为当时算下来是2亿多的近来资金,当然现在要建成需要很多倍以上。当时的2亿多就是很大的数字了。但是他想到那个时候中国已经有了建电厂、建垃圾处理厂、给水厂,等等外资进入BOT项目,能不能在泉州四通大桥的项目上用BOT,这是我们了解的本土第一家。泉州市政府表示出2000万,其他的由民间资本跟进,民间资本有一种偏好,我愿意进行长期投资领域里面,这个领域覆盖的是20年到30年,能够相对稳定的取得年度比如说8%以上的回报,就觉得有积极性了。这主要是吸引民间资本上长期稳定获得一个可接受的回报以上水平的定位资本。至于说某些风投,天使投资是另外一个套路,跟这个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 [10:29:34]

[贾康] 后来泉州市政府出2000万,其他一亿左右的资本间是其他的民间资本一起进入的,进入以后大势已成,签了协议,民间资本金合在一起一个多亿,再加上贷款,2亿,按时保质把四通大桥建成的。当然这里面有磕磕绊绊的事,地方政府换届以后可能衔接不太好。后来又出现了一些矛盾,但是前一段时间我去泉州,四通大桥总体来运行非常好。泉州市政府看到这个事情大势已成,把自己的2000万又卖掉了,当然也能卖个好价钱。这样泉州市政府在这个事情上一分钱没出,帐面上看不出钱,过去认为只有政府出钱才可以给城镇化配套的项目,靠民间资本就出来了,取得共赢的空间是非常明显的。再以后到内蒙,从呼和浩特到包头的干道上,金色的大字BOT,大家还觉得西部内蒙是大草原的情况下人家BOT已经成功了。现实生活中有迫切的需要,也有很大的空间。政府一定要开明,要有契约精神。 [10:29:56]

[主持人] 接下来还是给巴博士。现在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过程当中,公共债务如何来管理?在这样一个模式下,如何处理好这样的关系? [10:31:01]

[巴曙松] 谢谢连总,因为他是老大哥,所以他一说停我马上停。做金融支持城镇化融资就需要这样的纪律和约束机制。我想补充的第三点,就是城镇化融资过程中需要市场化的需求匹配机制。为什么呢?梳理下来之后仔细看,如果是未来是新型城镇化,我本人也参与了城镇化规划的一些讨论,可能未来的演进路径跟原来有很大的差异,财税、土地、户籍,刚才贾所长讲的一样。城镇化因此而带来的金融服务需求变化是很大的,我们通常说城镇化融资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基础设施,第二农民工和市民化的身份转换成本,第三社会保障。保障体系软的教育医疗这些方面的建设。第四个保障房。如果再广意一点算第五个,就是小城镇发展过程中一些草根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农民工转移出来金融小城镇,或者从沿海回流的一部分农民工的创业。 [10:34:06]

[巴曙松] 这五个部分会跟过去十二十年的城镇化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市保障房建设,如果延用计划时的分配方式,会出现很多的地方空置保障房,很多地方供不应求。为什么呢?到目前为止保障房建设只覆盖户籍人口,所以你看我们过去这么多年来,保障房建设不能仅看一个总量。魔鬼在细节中,你看保障房分配在全国不同地区,那些非常需要保障房,外来人口多的地方的保障房建设数量反而少。如果一定要我点名的话,比如说杭州苏州。而前几年保障房建设一模当先的是哪些呢?第一年建设的是吉林,你到杭州为什么建这么一点保障房,我们当地人都有,建了保障房卖不出去。所以形成这样一个计划时的体制资源,还要我们的金融机构支持的话,会导致极大的错位。 [10:35:48]

[巴曙松] 再比如说城镇化未来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身份的转换、户籍制度的取消、农民工的市民化,会带来人流集聚方式重大的变化,我们通常说以人口的城镇化为主线,以城市群为主要载体。那么金融需求很可能就要集聚到50个、100个中心城市和相关的城市群。再比如,我们再做细一点的研究,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全世界各个国家,城镇化比例不同的时候,基础设施融资的主体和需求的主体是不一样的。起步阶段重点可能就是道路,城际的高速公路。接下来可能就慢慢变成了高铁、地铁,第三个阶段变成了小的支线的机场和城市群相关的配套。所以不同的阶段不一样,所以要做个对全国这么大差异城镇化程度的一个金融规划的话,要针对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进展水平,给初步统的融资方案。你想有一个万能的课题组,能清晰地知道每个地方各种融资需要的方案吗?我想比较好的还是通过放松管制,放松金融机构的准入和产品的管制,包括我们银行证券、保险、资金的运用范围,让他去匹配这个需求,而目前看规划,政府的手过于强了一些,而对市场的需求,这种识别、判断和尊重还是弱了一些。 [10:36:12]

[主持人] 谢谢。下一个问题是提给沈总的。刚才几位发言都讲到,地方公共债务的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这样一种状态下,您刚才讲的引进外资,你觉得这种可能性大不大?究竟能不能有效的引进外资? [10:36:49]

[沈明高] 我觉得所有的资金都是逐利,如果不能挣钱肯定就不会来。所以金融市场怎么样增加地方政府的纪律方面,是可以做一些工作。如果未来继续让地方政府发债,资产负债表不清楚,数据不清楚,还要继续加杠杆,这个难想象。所以我觉得可以有条件的让地方政府发债,但是要真实的发债,包括对未来的偿还有一个明确的规划,第三资金使用方向要明确。觉得中国地方政府还可以举债,但是在目前不透明的情况下举债,只能最终影响大家的信心。并不见得能够拉动经济。所以像有的企业一样,大的企业也不借钱、也不发债,但是希望一些评级机构给他评级,给他增加透明度是让大家认识到这个地方未来的投资价值、未来的投资潜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地方政府的融资也好,中国整个融资的环境会逼迫到某一点,大家觉得透明度越高,实际上越得利,这样的话市场秩序才可以建立起来。外资能不能买?我觉得不重要,他能进来作为一个需求方来购买,如果对地方政府提出要求,是一个好事,我们内资买,我们个人买都也需要有一个整个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 [10:39:00]

[主持人] 谢谢沈总,最后一个问题问彭总,刚才你也谈到了,地方政府公共债务管理的问题,刚才巴博士也讲了是不是可以编一个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您觉得有没有这个可能,会遇到一些什么样的问题? [10:39:20]

[彭文生] 我觉得主要是刚才讲的公共财政管理的问题,有几个大的原则:第一个现有日常的支出,包括社会保障的支出,这就涉及到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方面常住人口的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个支持应该是在税收或者说减少其他方面的支出来支持,不能靠发债,因为现在的公共服务是这代人享有的。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的资产累积是惠及下一代人的,所以可以通过主债、政府发债来支持,而且这种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有利于以后的基础设施的增长,扩大以后的税基,也强一点。最后我要讲到,回到土地方面,在现有的体制下,也有一些可以创新的办法来管理土地资金的使用。我举一个小的例子,在香港主权回归之前,为了制约感应政府的土地使用,实际上成立一个土地基金,成立土地基金的目前是什么呢?限制政府,不能无限制的卖地,卖了很多钱,即使卖的地,这个资金怎么使用也要受到社会公众的监督,这是一个小的例子,也就是中长期财政管理的问题。 [10:40:17]

[主持人] 谢谢,最后还剩一点时间就留给台下的听众。大家看看有什么问题,借此机会向专家提出来。 [10:40:30]

[现场提问] 刚才巴所长谈到了地方政府债务的资产负债表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还有两个很大的、隐性的负债,目前在地方政府的负债表上是没有的。对这一类的隐性负债将来有可能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如何加以管控,包括未来在中央和地方博弈过程当中税制的调整,这些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请问巴所长。 [10:41:39]

[巴曙松] 这是一个纯粹的在政问题,所以大家很清楚这个问题该由谁回答。 [10:41:56]

[贾康] 巴所长是四两拨千斤,球一下子就过来了。我试图解释一下,现实过程中地方政府以低价甚至无价把地拿过来,进行招商引资,但是这个部分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出现,但是不造成以后没有压力。他是希望以这样一个最优惠的办法,提升本地的景气和办成自己的园区或者是达到他的发展战略里面的追求,所以这个资产负债表里不体现,但是不会形成一年又一年的拖累,这是对第一个问题我的理解。第二个,地方政府愿意给补贴,那就是在动态中间想持续的保持对于招商引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的吸引力。他在自己的现金流上有没有能力补贴支付出去的问题,这个在负债表上可以体现出来,也是可以体现在里面受到约束的,这是我的解读,供您参考和批评指正。谢谢。 [10:43:51]

[现场提问] 我们对贾所长所说的PPP,我们公司投资城镇化已经有试点,这个问题问巴所长。刚才提到的透明是一个方面,实际上咱们不管是金融支持也好,其实是城镇化的可持续市场化这一块,基础是这个项目一定要具备经济性,这个经济性就带来了,因为城镇化从技术层面来说比较复杂,不是基础设施加房地产,第二个政府参与在里面,所以这个项目的经济性就特别复杂了,很多地方政府把这个当做基础设施加房地产来做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问题。现在不管怎么透明,会包装很多东西出来,我们自己也碰到了,这个问题是问一下巴所长,您参与咱们城镇化规划这方面,对咱们的约束机制,包括里面可能还会涉及到评价机制,就是说需求匹配的方面,在项目评估和 引导方面,有没有一些这些的思考。 [10:46:49]

[巴曙松] 为了节约时间回答你这个问题非常的简明,有。回答完了。我再补充一点刚才第一位先生的问题,我们地方政府可能有隐性的负债,但是也有很多的资产,如果通过强化约束,把酒店、宾馆、股权能够转让一部分出来,作为基础设施不也是挺好吗,提高效率,如果能够达到这个效果也很好。至于说PPP的实施在中国的一个分析,在第三个P,就是Partner政府太强势,而且违约几乎是无成本的,你还敢说它吗?还敢玩吗?还有一点期限比较长,跟公众认为要提供便宜的、低价的服务诉求结合在一起,所以使得基础设施项目商业上可以持续的,但是持续不了。你刚才说基础设施加房地产,可以这么做,大家有的地方做不了。比如说地铁,香港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典范,就是把地铁延伸的土地、项目,捆绑在地铁项目里面,使它本身可以成为盈利。同样的模式到了北京做不了。优势香港地铁工作,港铁管北京的两条线,因为现有的土地政策下不能定点说把这个地给港铁,这是违规的。所以最后把地铁建了以后,上面的盖物业都拿不到,所以怎么样使新的,你刚才说的很对,项目本身可定价,市场化运作,要不然市场资金是不愿意进入的。 [10:47:09]

[主持人] 时间关系,已经没有时间再给大家提问了。我想最后一分钟,我就只能说说我对大家的抱歉,由于我今天没有掌控好这个时间,使得下面的提问时间就非常短,好在各位嘉宾都已经做了非常好的阐述,而且尤其是最后问题都归结到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当中模式怎么来转型,我们国家公共债务管理这个问题,如何更为有效和合理。当然我既不能抱怨说会议的时间安排实在太紧,更不能抱怨说我们在座的专家知识都太渊博了,都可以慷慨激扬讲许多大家愿意听的东西。对不起我没有掌控好时间,谢谢大家。 [10:47:50]

[责任编辑:wangtao]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2013陆家嘴金融论坛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6067600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