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飞鹤董事长回应“绯闻”:坚决不卖 除非自己发生意外

2013年07月07日 08:49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李冰

0人参与0条评论

历时近8个月,2013年6月28日,飞鹤国际终于完成了私有化进程。“基本上已经结束了,只是还有一点流程要走。”飞鹤国际董事长兼CEO冷友斌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近年来,中国概念股频频被做空,公司价值被严重低估,也失去了再融资的功能。飞鹤已不是第一只完成私有化的中概股,包括阿里巴巴、盛大、分众传媒等知名企业在内,已有超过40家企业完成了私有化。

飞鹤国际完成私有化之际,恰逢国家大力整顿婴幼儿奶粉市场的契机,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全产业链布局、100%自控奶源的乳粉企业,私有化后何去何从,早已让蒙牛、伊利等多家企业觊觎。

日前,面对绯闻不断,冷友斌告诉本报记者:“肯定不会卖掉飞鹤,除非自己发生意外。”而今,飞鹤正在谋局私有化后的品牌与渠道整合,期待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谋局品牌与渠道

退市后没有了利润考核的压力,将重点把精力、资金投入到市场和渠道上,“用两年的时间把品牌和渠道好好梳理梳理,将市场占有率往上提升一下。”

中概股频被做空,“这几年,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概念股打压得太厉害了,我们从最高的44美元的价位,被打压得只有2美元,价值被严重低估。”冷友斌说。

资料显示,2003年5月,飞鹤国际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随后在2005年4月转到纽交所,但其股价自2009年40多美元/股的高位下跌后,最低曾跌至2.2美元/股,其余时间一直徘徊在6~7美元/股之间。

2012年10月3日,飞鹤国际即对外宣布收到不具约束力的初步收购要约,由冷友斌和摩根士丹利联合发起,计划以每普通股7.4美元现金的价格收购所有不属于冷友斌的流通股。

为此,合作双方需要筹集约1.46亿美元的回购资金。冷友斌向记者透露,这笔资金将来自于摩根士丹利旗下的亚洲私募股权部门和他个人的海外银行借款,“我和大摩各出资50%,未动用飞鹤乳业的资金,不会影响到飞鹤的正常经营。”

同时,记者还获悉,摩根士丹利借机取得飞鹤26%的股权,成为该企业的二股东。而冷友斌本人则持有飞鹤70%多的股权。可以说,美国退市后的飞鹤股权更明晰,其后是否会选择在国内重新上市,也引发了市场的联想。

从2003年上市到2013年退市,十年的美股之路,给飞鹤带来的价值不仅是融到了资金打造相对完善的基地产业链,还有更多公司管理方面的经验。“作为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在管理、财务、审计和内审等各方面还是比较规范的,飞鹤还是会按照资本市场的规范继续往下走。”冷友斌说。

冷友斌坦陈,作为上市公司,投资人对公司利润的要求很高,上市期间他们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保利润上,退市后没有了利润考核的压力,将重点把精力、资金投入到市场和渠道上,“用两年的时间把品牌和渠道好好梳理梳理,将市场占有率往上提升一下。”

强化全产业链优势

现在要通过合作把产业链搭全了,飞鹤要加工生产婴儿奶粉,这样就可以把所有的精力、人才、物资等全部投入到加工、品质和品牌梳理上。

近期,国家加强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监管,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全面提高国内乳粉的质量安全水平,其中推动奶粉企业兼并重组成为重要课题。工信部提出,争取用2年时间,形成10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将行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

此时完成私有化的飞鹤,引发市场的兴趣。蒙牛收购雅士利的落幕,也令市场寻找下一场收购大戏的主角,几乎同时,伊利有意收购飞鹤或完达山的消息被放出,虽然三家企业官方纷纷对传言进行了否认,但市场并未轻易相信并放弃猜测。

对此,冷友斌否认与伊利接触并谈过出售飞鹤的事宜,并向本报记者表态称:“我自己肯定是不会卖的,除非(我)中间发生意外,又没有人去接,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事实上,飞鹤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是一家拥有全产业链布局的乳粉企业,食品专业科班出身的冷友斌透露,早在2003年飞鹤上市后,即开始修建牧场,在原料的自控上下足了力气。也正是由于奶源的自给,使飞鹤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行业震荡中独善其身,所有产品均未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

“我是走了一条与国内其他乳企相反的路,花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原料的建设和产业链的完善上,而大多数企业则拿钱去投市场了。”冷友斌回忆称,“如果当初我也把投入牧场的这20亿元拿来去投市场,那飞鹤的市场和品牌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当然,三聚氰胺事件有可能我们也就进去了。”

有得必有失。当前,同行乳企都是补课上游奶源建设,而飞鹤面临的问题也并不轻松。由于多年将人力、物力投入到原料建设上,市场的发展并不理想。

当前国内奶粉市场格局已经基本确立。进口品牌奶粉占据着国内婴幼儿乳粉6成以上的市场,剩下的小部分市场由国产几大品牌分割。

工业和信息化部6月18日召集127家奶粉企业开会,讨论《提高乳粉质量水平提振社会消费信心行动方案》(简称《方案》)细则,并在当天披露了国内产量前十名的企业。目前占据国内奶粉产量前5名的企业为:第一名伊利股份6.42万吨、第二名完达山3.3万吨、第三名飞鹤3.31万吨、第四名福建明一2.9万吨、第五名雅士利2.58万吨。而整体规模目前第二的蒙牛乳业奶粉年产量有4758吨,排名第十。

与行业排名第一的伊利相比,飞鹤在产量及销售额上都有着很大的差距,如何在销售上追赶竞争对手,是飞鹤接下来首要考虑的问题。不过,在政府要求强化奶粉质量,并提出奶粉生产企业须有自建自控奶源要求的背景下,拥有全产业链的飞鹤在此轮政策调整中多少占据了一些优势。

如今重新起步去投放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美誉度,在当前国内乳制品现状下,也并不是一个小工程。

在飞鹤接下来的市场开拓上,冷友斌表示得较为谨慎,主要任务为完善全产业链下游建设,如渠道扩容、品牌建设、消费者服务等环节,使品牌溢价成为市场销售的部分推动力,从根本上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向记者分析称,飞鹤与伊利、雅士利等比较,在渠道布局上有所差距。

因为国产品牌的主要销售群体在三四线城市,而飞鹤的主要渠道也在三四线城市。所以,接下来飞鹤需要在精耕现有渠道的基础上,继续渠道下沉,也需要投入大笔资金去开发商超、母婴店等销售网点。同时也提升其产品的可见度,因为只有到处都能见到,才能保证不流失每一个潜在消费者。

事实上,飞鹤的主要市场在三四线城市,作为国产品牌,在渠道下沉上取得了外资品牌所无法做到的成绩,几乎在县城都设立销售网点。故而,在攻打长江以南市场的时候,企业方面还是需要通过吸引各地的经销商,代理飞鹤,并布局南方的下沉渠道。“当然,也不排除通过收购品牌的渠道方面有优势的奶粉企业,来完善布局。”冷友斌说。

退市前的资本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飞鹤销售收入为7980万美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了26.9%,相比于2012年第四季度收入增长了5.7%。本季度毛利率为56.8%,高于去年同期的54.0%;净利润为1060万美元,同比增长27.7%。冷友斌介绍,初步统计,今年前6个月公司销量上升28%。

[责任编辑:yufang] 标签:飞鹤 冷友斌 退市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蒙牛兼并雅士利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