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500强推演中国大企业时代

2013年07月09日 06:11
来源:中国企业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快速增长符合历史走势,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大企业之间的竞争。

500强推演中国大企业时代

本报记者李锦

2013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新鲜出炉。中国有95 家企业入围,连续三年成为除美国外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继续在世界500强中保持这样强劲的发展势头,将在2015年赶上或者超过美国。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快速增长符合历史走势,大企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中国的命运。

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作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纳税总额为3.3万亿元,占2011年我国税收总额的37.24%。充分证明了我国大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此外,大企业时代还体现在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500强、美国500强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小。在2002年世界500强企业中,美国、日本分别占有198席和88席;在2013年世界500强中,美日企业总体上呈现减少趋势。充分证明,中国大企业已经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格局,并且将继续改变世界经济的竞争格局,以往由美日主导的局面正在向中国倾斜。

“大企业时代”的六大特征

兼并重组是促成中国进入到了“大企业”时代的重要推手。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中154家大企业共并购重组了1111家企业,并购重组活动持续活跃。在西方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已经掀起了五次企业兼并浪潮。这五次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每次浪潮的掀起都有力地促进了现代西方企业的发展和资本的集中。现代工业第六次兼并重组浪潮可能由中国大企业带头完成,兼并的主角是中国大企业。在中国,国企显然充当了大企业兼并重组的主力军。今后一两年,仍然是重要特征。

“大企业时代”形成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进入“大企业时代”具有六大内在特征:

首先,大企业时代对工业生产组织形式而言,生产和资本出现了集中的趋势。这些大企业往往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经营,甚至可能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其次,向世界市场加快发展,进入国际化竞争时期。国际化竞争就是国家大企业之间的竞争。第三,大企业时代对生产力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一些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形成了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一些产业链相关企业合并重组,促进了企业业务链条整合,发挥了协同互补效应;等等。第四,导致生产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大企业产生并成为经济生活的主体,适应了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第五,兼并重组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形式。第六,与此同时,产生大企业时代的商业模式与文化,宋志平的包容和谐文化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文化决定企业的命运。稻盛和夫与宋志平,是仅有的同为两个世界500强企业的领袖,他们都有一种文化在支撑,他们为“大企业时代”提供了重要的文化依据。

中国建材在宋志平领导下,进入500强。从公布的名单上,他领导的中国医药也进入500强。中国进入大企业时代必然有中国特色的大企业时代的哲学。宋志平超越传统西方市场经济的兼并重组,包容哲学是大企业时代对资本主义丛林法则的扬弃与否定,为我国大企业的形成和大企业时代的到来做出了实践性和理论性贡献。可以这样认为,宋志平的包容哲学既是中国进入大企业时代的管理哲学的精华,它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在不断急剧变化的大企业时代面前,建立起一个具有社会主义特征、充满创造活力的中国企业自适应系统。要使这一系统能够得到持续地发挥效用,不仅要求要有现代大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组织,而且还要求有现代大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来构成现代大企业管理科学。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是由泰勒完成的企业管理的第一次飞跃,从科学管理原理到现代管理理论是由德鲁克完成的第二次飞跃,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则是由日本稻盛和夫为代表而完成的企业管理的第三次飞跃。当前迅速崛起的社会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第四次飞跃。宋志平的“央企市营,包容和谐”管理理论是学习发展前三次飞跃的成果,而在本质上可以纳入第四次飞跃范畴。

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大企业之间的竞争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他的成名作《经济学》中说“美国的事业是企业”,那么,中国进入“大企业时代”的意义是什么呢?

企业强则国家强,中国的事业也是企业。大企业承担着实现国家振兴、民族复兴的使命。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德国西门子与美国通用电气、日本的小松机械与美国的卡特彼勒、法国施奈德与瑞士ABB、美国通用汽车与日本丰田,无一例外地体现出代表国家竞争力的大企业之角逐。这几年,中石油、华为、中兴、三一重工在美国的困境,都说明这种大国之间竞争的残酷性。

企业的崛起与国家经济的崛起具有一致性。世界500强是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标志。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各国上榜企业的数量和国家的经济实力排名有着惊人的相似,尤其是上榜企业数量最多的六个国家,同时也是在GDP世界排名中最靠前的六个国家。在2013年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共有95家中国企业上榜,比去年增加了16家。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新上榜的31家公司中,中国公司占新上榜公司总数的60%左右,中国新上榜公司的数量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一位。中国上榜企业数量连续第10年增加,而仅仅在两年多前,中国的GDP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财富》杂志发布的结果更是为此做了注脚。 

今年,中国有95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而在11年前,仅有11家中国企业上榜。再看收入,在1995年的世界500强榜单上,中国上榜企业占500强总收入的比例仅为0.4%,在2000年仅为1.6%,而在今年则占到了17%,也就是说,比1995年增长了4250%,比2000年增长了1062.5%。 在某种意义上这标志着本世纪初国家制定的关于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的战略规划进一步取得成功,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国家战略。这份榜单反映了世界经济版图的变化,中国企业上榜的数量与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更加相称。

国有企业的崛起与中国经济的崛起也具有一致性,反映了中国国有企业跨越式发展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一种互动关系。中国国有企业占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和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都是按汇率法计算。数据表明,这两个比重都是呈上升趋势,两者还有趋同趋势,也充分反映了“中国经济大舞台”会产生出“时势造英雄”的效应,即中国崛起大势造就中国大企业,造就中国民族英雄。特别是在2012年,中国国有企业占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已超过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可以预见,两者将继续保持同步迅速上升的趋势。如果按照我们对于2020年中国占世界GDP总量的预测,即中国届时将超过美国GDP,那么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也将超过美国,其中各类国有企业将超过100家。

阻碍企业变大、变强、变优的“中国因素”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显示中国正在进入以大企业为主导的时代,但是大并不意味着强。中国上榜企业再创新高,达到95家,距离百家仅咫尺之遥。然而,就已经上榜的中国大陆公司看,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和杠杆率过高的问题。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中国大企业在诸如体制机制、资源整合、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品牌影响力、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国际化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大而不强,这是中国大企业的尴尬。当然,大是手段,是途径,强与优是目的,是我们的梦想。先大起来,这是不容置疑的选择,有的人总是批“大”,意欲何为?

中国的企业为什么多年来一直是大而不强,我认为有四个原因。首先是企业自身的原因,缺乏具有高投资资本收益率商业模式,难以转型升级。其次要归咎于市场化的制度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制度基础设施建设却迟迟没有跟上。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市场化是在政府严格监管之下的市场化。中国今年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中,只有几家企业属于民营性质。联想、华为在内的很多民营企业则在研发创新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这也是其能完全靠自己实力取得今天成就的重要原因,更使人佩服。

再次,是中国政府目前的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思路。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国企或地方政府的投资和出口拉动。“软预算”约束等问题一直是国企和地方政府的心头之痛。由于大企业多集中在投资类的行业领域中,加之对投资资本收益率的忽视,消费迟迟不能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再之,我国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大量行业的地域性分割。致使我国一直无法形成一个整合而统一的国内市场。这也是制约企业做强做优,降低中国出现伟大企业几率的重要因素。

中国必须从内部推动市场化的改革,这是中国的企业变为大、强、优的伟大企业的必由之路。这个因素越来越重要了。

中国500强企业的路该怎么走

到2015年,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与美国可能要相当。但是中国企业与美国500强的差距不小,赶上世界先进企业的发展步伐,要走的路还很长。在此过程中,中国的企业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提高资源整合能力,迅速扩大规模仍是首选要务。在数年之内,加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是越多越好,三年应当增加到130家。

其次,要加快技术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是核心。从盈利模式看,中国上榜公司最多的是资源性企业,主要靠国家政策扶持和资源市场垄断来获取高额利润。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靠此获得的利润属于透支性利润,难以长久。 

第三,要加快市场竞争,调整产业结构是关键。中国进入世界前50强的3家公司都是垄断行业的企业,依赖政府力量的惯性作用还在持续,而世界一流企业的壮大主要靠市场打造。

第四,加快品牌建设,提高国际知名度是根本。无论是中石化、中国工商银行,还是国家电网,并没有成为真正的世界著名品牌,其80%以上的营业收入是在国内。

第五,建设真正的全球公司是长远大计。优秀的全球性企业有52%的收入来自本土以外的国家,而日本这项比例只有33%,这是日企纷纷跌出500强的重要原因。反观中国企业,即使作为吸金能力最强的工商银行,其境外收入也仅占总收入的3.49%,而不少资源性企业及垄断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则更低。

第六,加快转型升级,提高管理水平是基础。我国不少500强企业的业绩不尽如人意。河北钢铁、沙钢、武钢、首钢等钢铁公司均预报业绩有大幅下滑,除了金属行业之外,在上榜的电力企业中,亏损的占了多数。中国远洋是亏损王,今年仍是世界500强。

第七,机械制造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重点。世界前50强的制造业企业并没有中国公司。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仍是亟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第八,关注和发展“新经济”的思路。美国经济则率先从工业基础型转变为高科技型经济,美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中即使近年来数量上有所减少,但仍占据着世界领先地位。像戴尔、联邦快递等企业,发展的历史不过几十年。 

第九,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强大动力。美国大公司不会遇到来自中国的强大竞争者的行业是:食品饮料、电子及电子设备、食品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半导体、烟草、计算机软件、建筑和农业机械、家庭及个人用品、互联网服务、管道运输、商业航空、娱乐、食品生产、制药、食品和药品零售、保健及其他。显然,这些行业主要来自竞争性民营企业,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将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动力。当然,今年医药上来了,是个突破。

第十,加强企业深层文化和价值理念建设。衡量一个企业是否经济强大的指标并不是以总资产规模或者总销售收入,而是企业是否真正具有一个盈利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与企业文化。

[责任编辑:li_yuan]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