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葛兰素史克涉嫌行贿被查 行业以药养医潜规则浮出

2013年07月12日 23:43
来源:华夏时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药商惊变

葛兰素史克高管在华涉嫌行贿被查 

本报记者张杰北京报道

  持续发酵近一个月的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葛兰素史克)遭调查事件最近有新结果。

  7月11日,公安部发布信息称,大型跨国药企葛兰素史克近年来为达到打开药品销售渠道、提高药品售价等目的,采取直接行贿或赞助项目等形式大肆行贿受贿,证据充分,涉嫌严重商业贿赂和涉税犯罪,目前部分高管因涉嫌严重经济犯罪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当晚,葛兰素史克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回应称:“我们第一次获知了此次调查的具体性质,公司愿意配合相关政府部门的调查工作。”

  从论文造假到高管离职,再到被举报、涉嫌商业贿赂及涉税犯罪,在今年这个炎热的夏天,葛兰素史克面临进入中国以来的最大一次危机。

频发的丑闻 

  葛兰素史克高管涉嫌行贿案再无悬念。

  7月11日,公安部发布信息称,葛兰素史克部分高管涉嫌严重经济犯罪,目前公安机关已对其高管立案侦查。

  相关公开资料显示,1935年葛兰素史克公司成立,总部位于英国。目前葛兰素史克是在中国规模最大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投资总额超过5亿美元,在中国拥有5000多名本土员工,1个全球全功能的研发中心及6家生产基地。其国内药产品主要有三大业务领域:处方类药、疫苗和消费保健,其中新康泰克、芬必得和百多邦等均是大家比较常用的药。    

  目前公安机关已对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公司和相关旅行社人员,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经初步审讯,犯罪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的侦办中。

  当晚,葛兰素史克相关人员在回复《华夏时报》记者的邮件中表示,“我们严肃对待所有关于贿赂和腐败的举报,会继续保持对公司业务活动的监督,以确保其符合葛兰素史克的合规流程。”

  商业贿赂和价格操作丑闻并不是第一次和这家英国公司牵扯上。

  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因为涉嫌操作药价,葛兰素史克被韩国罚款30亿韩元,约合260万美元。

  2012年7月,由于违规营销帕罗西汀和安非塔筒两种处方药以及没有报告糖尿病药物温迪亚的安全数据,美国对葛兰素史克开出高达30亿美元的罚款单。

  目前,中国已超越德国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从诺和诺德到诺华,再到近期传出贿赂丑闻的葛兰素史克,不难发现,国际制药巨头都正加快在中国扩张,力图在中国市场取得更加牢靠的垄断地位。跨国药企长期以来享有技术上的垄断优势,享受专利技术保护使得进口药价格高企。

  据记者统计了解,葛兰素史克药品在中国的销售价格与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价格差别巨大。

  以BOTOX(保妥思)100单位的A型肉毒杆菌注射液为例,此药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价格大约合人民币1000元左右,而在国内市场,该药品的零售价格参差不齐,便宜的在2000-3000元,普遍价达到6800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对进口药品的关税在3%-6%,增值税率在17%,按照这个比例算,这款药物应该不超过1500元。

东窗事发祸起内斗?

当前,我国医改正处于关键时期,医药行业乱象、看病贵与药价虚高等医改顽疾不时地挑动着公众的神经。葛兰素史克高管行贿事件发生后,瞬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近期葛兰素史克在中国所遭遇的一切,可能与公司高层内斗有关。”多名葛兰素史克前、现任员工向记者分析。

此前,作为国际巨头的葛兰素史克,在中国度过了一个不平静的6月。

6月上旬,葛兰素史克中国区研发总监臧敬五被解职。事发原因源于今年3月葛兰素史克收到匿名举报,称臧敬五在201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涉嫌学术造假,经过3个月的调查,臧敬五被解职。

6月27日,又有匿名举报,葛兰素史克中国销售人员陷入大范围贿赂医生丑闻。就在葛兰素史克刚开始内部调查时,北京、上海和长沙警方联合突击调查葛兰素史克三地办公室,并将相关高管带走协助调查。

除此之外,有媒体报道,近期,葛兰素史克内部还爆发了一场中高层管理人员离职潮,除臧敬五外,合规总监、媒介总监、政府事务总监等人均相继离职。

值得琢磨的是,上述几件看似不相关事件,背后却有个共同点,即都源自内部人士爆料。

“在外资药企工作五年以上就算是非常资深的员工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公司人员流动性很大。有的是因为接受不了外企貌似合法,实则违法的操作方式,有的是因为从事这行的负疚感而选择退出。”另一位不愿具名的某外资药企资深人士对记者直言,部分人员离职后,举报原所在企业的案例不少,举报内容包括偷税漏税、经济贿赂等。

该人士对记者介绍说,“诸多线索表明,GSK此次举报可能是高管离职后,对公司赔偿等不满,将举报材料交给警方或者董事会。”

相关资料显示,早在今年年初,GSK总部就收到了来自中国区的举报材料,举报内容涉及在中国市场推广中的商业贿赂和超适应症治疗等行为。GSK在进行了一轮调查之后,并未发现任何不当之处,并在5月份解除了警报。

不过,根据《华尔街日报》获得的举报材料显示,GSK涉嫌在华推广产品Botox期间,向医生许诺回扣。

“外资药企的药品竞争力较强,但卖给医药代理公司的药品价格相对较低,比如100元的药品60块钱卖给了医药代理,而医药代理再以100元的价格卖给医院。医药代理将赚来的40块钱中的一部分再返给医生作为回扣。”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即使出了问题,被揭有行贿的事实,也不会对外资药企产生太大的影响。”

潜规则浮出

“以药养医”的体制下,药企业务员对医生进行商业贿赂,几乎已经成为医药行业公开的秘密。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药企贿赂医生实际上已经是医药企业的潜规则,葛兰素史克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如果真的严格追究起来,很多药企或多或少都会涉及贿赂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在中国,第一大药品消费终端就是医院,约拥有72.1%的市场份额,加上政策正在向基本药物市场倾斜,因此,高价药的市场空间受限。

某医药代表向记者表示,“我们必须得和医生、药剂科主任建立稳固的关系,一些人情世故还是要讲的,更何况,现在各家竞争都这么激烈,医院却是固定的。”

“如果想让药品进入第一大消费终端,没有回扣是不可能的,现在药企向医生返回扣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 

“医药代表和医生之间关系都很好。比如有三种药效果都差不多,医生和哪家的医药代表关系好就用哪种药。”某医药公司负责销售的经理告诉记者。

一位不愿具名的医生告诉记者,外资药企实行积分制,医生每开一瓶药就会获得一定的积分,积分到达一定的数额就可以获得发表文章、出国学习的机会。

  记者了解到,同样名称的药,不同厂家生产出来,最终差价甚至能达到数十倍。医院要谋生存,就会想方设法从医药这块赚取更多差价,最终使用哪种药的决定权在医生手里。在这样的体制下,药厂、医院、医生间会很自然地形成一条利益链。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要想从根源上限制国内医疗行业商业贿赂的行为,则应该放弃“以药养医”的思维模式,坚决实行医药分离,“但这条路还很长很长。”

[责任编辑:yuran]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