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山东地炼升级危机

2013年07月14日 09:36
来源:新金融观察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根基脆弱的山东地炼,在新一波油品质量升级的压力下,危机显现,被动发展还是另谋生路,这是一个难题。

金融记者郗岳

炼厂“被发展”

7月1日起,柴油国III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而2014年起,全国汽油也将迎来“国IV时代”,密集的升级时间表下,山东地炼压力不小。

山东滨州市一家中型地方性炼厂,正在为油品升级做准备,这家炼厂负责人柳程(化名)告诉新金融记者,目前炼厂升级改造的产能为汽油50万吨、柴油100万吨。“炼厂购置这些脱硫加氢的重整装置,投资了3个亿。”

上述炼厂的升级情况并不能代表山东所有的地方炼厂,根据安讯思息旺能源统计,目前山东省具备生产国IV汽油能力的地炼只有8家,合计产能只占据山东总炼能的34%。对于已经实行的柴油国III标准,山东地炼具备此标准的一次加工能力,也只占山东一次总炼能的44%。

目前山东地炼的汽油正处于国II向国III转型的阶段,虽然不少炼厂的汽油对外宣称是国III甚至更高的标准,但大部分需要重新调和或仅有个别指标达标;而柴油仍处于国II阶段,与国III、国IV标准相去甚远。

“从全国范围看,如果没有新的炼能投产跟进,国IV汽油将面临1000万-2000万吨的供应缺口,而不能及时升级的最大阻力是经济性问题。”安迅思中国能源副总裁廖娜对新金融记者说。

相较而言,中石化旗下大型炼厂生产国IV、国V汽油的能力较强,约占其总炼能的64%,而这背后是强大的资金做支撑:根据中石化的年报,2010年、2011年、2012年三年,其在炼油板块的投入逐年增加,分别为200亿元、258亿元、321亿元,预计今年还将继续增加至338亿元。

今年5月,大连石化建成了中国石油最大国Ⅴ汽油生产基地,采用的是国际比较先进的加氢脱硫工艺和催化蒸馏醚化技术,可将汽油硫含量由200ppm(百万分比浓度)降到20ppm,总投资达到了4亿多元。

安讯思廖娜分析称,油品质量每上一个级别,炼厂需要增加300元/吨的脱硫成本,如果以2012年柴油产量1.7亿吨估算,国内柴油升级到国IV的成本就达510亿元,若按时间表升级到“国V”标准,成本也将超千亿元。

虽然各个炼厂的炼化装置水平良莠不齐,所承担的设备升级成本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大多数民营炼厂的资金实力无法与央企比肩。总部在山东淄博市的卓创资讯有限公司,其长期研究山东地炼的成品油分析师秦文平对新金融记者说,在油品升级压力下,未来山东地炼两极分化会越来越明显,对于年生产量200万吨的小型炼厂,大部分是没有能力进行设备升级的,在油品升级的过渡期内,他们大多怀着侥幸心理等待观望,“实在没有办法,就只能被吞并了。”

“现在民营地炼都是被动发展,炼能达不到一定规模,或者完不成设备升级目标,都会面临关停淘汰风险,很多炼厂不得不去持续投资。”柳程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升级经济账

升级油品并非无利可图。按照广东省先行升级油品的执行情况,过去两年广东粤IV汽油价格和国III汽油平均价差是97元/吨,国III和国II柴油平均价差121元/吨,根据国家规定的品质价差,加油站销售高品质的汽柴油,会多5-8分钱/升的利润。

具体到炼厂的利润,柳程告诉新金融记者,经过推算,升级油品后的利润较升级之前的要高出200元/吨左右,但是额外投入的成本也是不菲的,不算前期设备投入,增加的成本约为420元/吨,这其中包括了水电费、人力物力以及设备折旧费用。

按照“油品升级成本由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均摊”的原则,炼厂需要承担210元/吨的成本,这个金额和利润相当,虽然不同炼厂的升级成本不尽相同,但从山东地炼总体水平看,后期的利润空间并不明朗。

卓创资讯秦文平估计,炼厂在5-10年内可以收回升级成本。但是在柳程看来,这是相当乐观的想法,“近期国内成品油市场依然供大于求,下游需求不足,对我们汽柴油的销路影响很大,而且成品油价格难以拉升,升级成本的回收期限也大大放缓了。”

现在下游客户向柳程反馈的意见是,如果油品升级后价格定得过高,下游工业用户无利可图也就不去采购油品了,“这样会倒逼炼厂自动调低价格,才能维持销量。比如山东地炼的油品每吨都要比‘两桶油’便宜几百块钱。”以今年第一季度的行情来看,山东地方炼厂的93号汽油均价在8350元/吨,而周边地区93号汽油的均价在9300元/吨左右,价格差近千元。

至于汽油销路,山东地炼只能为民营加油站供油,而“两桶油”的加油站只允许向自家石油销售公司采购。近几年,山东民营加油站的日子并不好过,受上游油品供应的局限,不断地被“两桶油”和外资石油公司吞并,数量越来越少,也是使得山东地炼的汽油销路不断收窄。

在石油炼化的比赛中,民营炼厂与央企炼厂从来都不在一条起跑线上。柳程告诉新金融记者,山东地炼无法从“两桶油”那里获得原油的采购配额,炼厂主要的油源来自进口的燃料油,即原油进入常减压装置后生产出来的重质油品,也就是已经被提炼过一遍的油品,其指标与单纯用原油炼出来的指标相去甚远。有数据显示,山东地炼所炼制的原料中仅有30%是原油,其余的70%是进口燃料油。

柳程表示,炼化原油比炼化燃料油的成本每吨要节约1000多元,“因为他们进口原油不需要缴纳关税和消费税,所以我们的利润肯定不如他们。”

谁来买单?

对于柳程所在炼厂所投资的3亿元,是完全由企业自己承担的,况且油价有1/3是税费,到炼厂这个环节利润已经所剩无几,而目前炼厂还没有享受到相关的专项优惠政策。

关于升级成本由谁分摊的争议,早在今年2月6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就有定调,即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合理确定成品油价格,并完善对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政策。

这个补偿原则被业内专家解读为,在油品升级后,所带来的成本由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分别承担,政府对炼化企业补偿一部分升级成本。

但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车用油品排放实验室主任岳欣认为,这个补偿原则并没有明确政府在补偿油品升级中所承担的责任。他对新金融记者说,“优质优价”意味着油品升级后很可能要涨价,而污染者的界定既可以是炼厂,也可以是消费者,并没有说明是政府补偿。

此前有专家估计,如果汽油从“国III”升级到“国IV”,每升油价将上涨0.3元-0.4元,一辆私家车年均跑两万公里,每百公里油耗8升,一年消费者多支出480-640元。

其实国内油品升级成本与国际水平相当,安讯思廖娜介绍称,2004年前后,欧美国家将汽油硫含量从350ppm降到30ppm所投入的平均成本是75美元/吨,即使按照当前的汇率,每吨增加的成本也要400元人民币。而国内油品每升级一个阶段炼厂需要增加的脱硫成本是300元/吨。

“不同的是,欧美国家以及日本会通过经济性措施对油品升级进行补偿。”廖娜告诉新金融记者,这些措施包括一系列税收及贷款优惠政策,比如对炼厂所投入的升级资金授予零利率贷款,再设定一些免税期限,这样会激励炼油企业生产更清洁的汽柴油。

高质量油品涨价是可以避免的,因为油品升级投入的成本分担有很多办法,比如投资政策、补贴政策、税收政策等。此前国家在提出加速油品升级时曾提出过,利用降低消费税等手段来对炼厂进行补贴。但从近几年石油消费税征收的政策走向来看,除“自2013年1月1日起,纳税人以原油或其他原料生产加工的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呈液态状(沥青除外)的产品,将以石脑油(1元/升)或燃料油(0.8元/升)的税率征收消费税”之外,基本没有其他的改革动向。

与民营炼厂自主承担前期升级成本不同的是,“两桶油”并不需要完全内部消化,因为每年还可以获得很多国家补贴。有数据显示,2012年“两桶油”拿到总计122亿元的政府补助。以中石油为例,其年报显示,2012年中石油营业外收入总计为115.78亿元,其中政府补助为94.06亿元。

不过,中石油内部人士表示,国家给的补贴是综合补贴,这两年补的主要是天然气进口和油价倒挂时的炼油亏损部分,今年油品升级压力最大,同时也是国资委要求中石油减亏最严厉的一年,所以企业能不能在油品升级方面拿到补贴还很难说。

“从目前的成品油供应来看,国有炼厂市场份额约占80%,地方炼厂约占20%。目前国有炼厂在保障国III标准柴油供应方面不会出现问题。而对于地方炼厂而言,标准升级的确会带来不小的压力。”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市场所副所长戴家权说。

路向何方

既没有财政的优惠政策,也没有天然的垄断优势,夹缝中生存的山东地炼迫于油品升级压力,不得不考虑另谋生路。

柳程所在的炼厂,早已考虑适时转型。他告诉新金融记者,公司主要向下游化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比如生产石脑油、烯烃和二甲苯。“目前石脑油每吨价格近7000元,丙烯和二甲苯每吨价格近万元,这些产品目前看来附加值还比较高,而且市场需求非常大。”

市场变化是公司最大的转型驱动力。从去年开始,有实力的山东地炼开始热衷于建立化工生产线,卓创秦文平表示,这种转型方式为“油头化尾,油化并举”,就是从传统的炼油为主向精细化工产业延伸,炼油、化工一起发展。

不过,柳程还有自己的担忧。目前国内石化产品市场是供小于求,但是大家都盲目跟进,未来是否产能过剩就很难说了。

在他看来,炼化行业已经接近“夕阳产业”,和煤炭的惨烈形势还不太一样,最起码煤炭是资源性行业,而单纯的炼化只是中间环节,民营炼厂的产业生态非常脆弱,而上游的石油资源也会最终枯竭,目前从天然气的取代情况,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就可以对比出炼化产业的没落。

对于山东小型的民营炼厂,告别成品油批发而直接面向终端也是一条出路。比如工矿和物流公司,他们对油品质量并不敏感,或者是为偏远地区的加油点供油。

和“两桶油”相比,山东地炼并不是完全没优势。廖娜认为,地炼拥有更强的灵活性,“利润好时可以开工大吉,利润不好就关门睡觉。”

她对新金融记者表示:“在批发油品领域,这些中小地炼(年产量在200万-500万吨之间)是没有钱赚的,整个供应格局是供大于求,批发市场绝对是充满恶战的市场。所以地炼没必要和‘两桶油’硬碰硬,而是要差异化竞争。”

“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很多欠发达地区需要低质低价的油品,来支持他们的GDP发展。”廖娜说。

[责任编辑:wangkt]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