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刘晓忠:管制松动为利率闯关积蓄势能

2013年07月22日 06:43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刘晓忠

0人参与0条评论

放松和取消管制是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条件,但不能把放松和取消利率管制等同于利率市场化。真正的利率市场化是从根本上清除不必要的金融压抑。当前决策层正在展开的系统金融市场改革,正为真正的利汇率市场化积蓄势能,市场应期待这些改革能尽快地协调推进,避免陷入电价改革泥潭,使利率市场化不再是纸上谈兵。

7月19日,央行公布,经国务院批准,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等。

这是继2012年6月7日央行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调整为1.1倍,并将贷款利率浮动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及同年7月6日将贷款利率浮动下限调整为0.7倍后,央行对存贷款利率管制的进一步放松。尽管这次并未对存款利率进行搭配性调整,使现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有欲言又止、欲破还休的谨慎和保守色彩,给人以宣示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之镜像。

不过,利率管制松动给市场传导出浓重的利率“闯关”意蕴。最近决策层提出适度推进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构建个人境外投资制度,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决定重启国债期货及试点国债预发行等,正传导出为利率市场化“闯关”提供制度性环境铺垫的信号,因而当前的举措虽略显保守,但并未遮掩利率市场化“闯关”的积极信号。

诚然,率先放开利率管制,内含了诸多不对称的利益诉求。如鉴于目前中国经济面临高企的资产负债表,最近管理层多次提出“盘活货币信贷和财政存量,金融支持实体”等要求,先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传导出,决策层既谋划布局利率市场化,又诉求缓解目前地方政府和企业高债务压力的双重利益诉求,即期许贷款利率下限的全面放开,降低地方政府和国企融资成本,缓解巨额债务滚雪球般自我放大,避免整个经济金融进一步陷入债务紧缩,进而有让金融机构和存款人分担部分债务负担的期许。

因此,以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为突破口,之于利率市场化确实是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过,那种认为存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才是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才是真正的利率市场化,也是不全面的。

利率市场化是指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最终形成以央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的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由于脱胎于计划管制的市场常混淆管制与监管的边界,市场习惯于用管制边界来度量利率市场化的程度,进而直观使市场认为当前放开贷款利率管制而未动存款利率,并未触及利率市场化的核心。

其实,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是金融市场是否具有充分的可行自由,即金融压抑的彻底消除。否则,在金融市场准入依旧存在制度壁垒和玻璃墙,市场参与主体依然无法有效多元化,及市场主体依然面临可投资渠道逼仄,交易自由不足等背景下,即便存款利率管制完全放开,金融压抑的真实壁垒也使利率无法真正市场化。

真正的金融压抑源自整个金融市场的定价扭曲和市场交易行为扭曲等,因此,有效舒缓和消除金融压抑则是一个系统性配套改革工程。

其一,放松利率管制,促进利率市场化,首先需清除整个金融市场的定价扭曲,为货币政策提供一个基于市场逻辑的基准利率。目前基于市场形成的基准利率尚待进一步完善。2007年初央行推出SH IBO R以来,逐渐成为了同业拆借市场的基准利率,央行有意用SH IBO R替代存贷款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基准利率。

不过,由于国债收益率曲线是整个金融市场的基准定价锚,是一切风险资产进行信用风险甄别的基准。中国至今尚未形成有效的国债收益率曲线,这导致整个金融市场因难以有效形成真正的市场利率,使央行尽心布控的SH IBO R难以有效在市场传导。而随着国债预发行和国债期货等的即将启动,国债市场将进一步趋向市场化,将有助于矫枉国债收益率曲线的非市场扭曲,进而从根基上为真正的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使SH IBO R完全具备可替代存贷款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的功能。

其二,清除金融市场的环境和交易行为扭曲,为金融市场营造不同质的多元主体博弈环境,促使不同偏好的市场参与者显示自身真实偏好,进而使市场利率真正有效出清。

自SH IBO R形成以来,由于参与并主导市场交易的主体大都是清一色的国有金融机构,其风险偏好和资信的同质化等,导致国家信用与金融机构信用混杂,财政与金融混搭,使其难以真正做到有效的自利博弈,而由此形成的市场价格也难以真正实现市场出清。如6月的所谓不缺钱的“钱荒”,是国有金融机构主导的金融市场,把流动性风险管控交给央行,期待央行通过SLO等公开市场操作为其管理流动性风险,进而导致整个金融市场风险管控柠檬化。又如意愿结售汇制没有产生藏汇于民的效果,原因就在于国内外汇市场不完善,资本项目关键领域管制等金融压抑,导致私人部门因持有外汇的收益与风险不对称,而不愿持有外汇资产。

显然,当前若允许民营资本设立金融机构等金融开放政策真正贯彻,将为利率市场化创造真正市场化的运营环境,使金融市场参与者真正依据个人风险可承载能力,通过趋势互动的自利博弈,避免同质化市场参与者报价博弈导致市场交易行为扭曲。如资本项目关键领域的可自由兑换,为非金融机构和居民拓宽投融资渠道,使其可基于风险平衡后的收益自由自愿地配置资源,为私人部门提供用手投票的权利,倒逼国内金融机构完善风险定价机制,实现市场需求导向的经营模式。同样,允许民营金融机构设立,将有助于在整个金融市场引入多元化的市场主体,而不同市场经营主体秉承不同的风险和行为偏好,参与市场公平、透明和公开的自利博弈,将有助于金融市场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下实行新的市场均衡和出清,进而利率才能真正有效地衔接市场逻辑。

总之,放松和取消管制是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条件,但不能把放松和取消利率管制等同于利率市场化,真正的利率市场化是从根本上清除不必要的金融压抑。当前决策层正在展开的系统金融市场改革,正为真正的利汇率市场化积蓄势能,市场应期待这些改革能尽快地协调推进,避免陷入电价改革泥潭,使利率市场化不再是纸上谈兵。

刘晓忠(财经评论员)

[责任编辑:wanggq] 标签:利率市场化 闯关 金融压抑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