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8•16”事件真相
本刊记者林然
“8•16”事件完全是由套利交易系统的bug所导演吗?在经过一番核查后,光大证券(601788)将原因更多的归结到高频交易订单的“生成系统”和“执行系统”存在的缺陷。
换言之,这次极端事件的发生似乎是由“不可抗力”导致的——如果有人要怪,就怪那该死的系统bug去吧!
不过,本刊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8•16”事件的直接原因或许可以归结到套利交易系统缺陷,但事件发生的背后却有着诸多的促成因素。种种迹象显示,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此前完全在风控系统外运作,这种近乎“裸奔”的运作方式才是酝酿风险的“沃土”。而策略投资部如此冒进也绝非偶然,光大证券连续几年以来在投行业务和经纪业务方向上业绩不断下滑,自营业务方向上则巨亏连连,这种糟糕的状况使得一向风控严格的光大证券将“赌注”下在了策略投资部上。
高频交易系统缺陷
光大证券的核查结果给出了“8•16”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其策略投资部所使用的套利策略系统出现了问题。
据悉,该系统包含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两个部分。“8•16”事件中,订单执行系统针对高频交易在市价委托时,对可用资金额度未能进行有效校验控制,而订单生成系统存在的缺陷,会导致特定情况下生成预期外的订单。
由于套利交易系统被认为是“8•16”事件的源头,业界的目光也被迅速的吸引到了该交易软件的开发者身上。该套利交易软件的订单生成系统是光大证券自主研发,订单执行系统是向“上海铭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购置。光大证券方面称,恰是生成系统和执行系统同时出错,导致了问题的出现。
策略交易部的“裸奔”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交易系统的缺陷只能说是事故出现的“源头”,却不是全部。因为如果严格按照目前券商内部的风控流程,交易指令在传送到交易所前,需要经过保证金验证环节和其它合规审核环节。在这些风控环节中如果问题被及时发现,就能够避免错误的交易指令发送到交易所。
光大证券策略交易部的离谱巨量市价委托订单之所以能够“一路无阻”的直接发送交易所,按照上述逻辑判断,缺乏保证金验证环节和其它合规审核环节的可能性极大。换言之,光大证券策略交易部的高频交易或许是完全独立在风控体系之外,近乎于“裸奔”。
“略过保证金验证环节和其它风控环节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深圳某期货公司研究高频交易的研究员告诉记者,高频交易本身讲求的是闪电交易速度,特别是对套利交易而言,存在着“冲击成本”的问题,不排除为了降低冲击成本而减去或略过风控环节的可能。(注:冲击成本是指在套利交易中需要迅速而且大规模地买进或者卖出证券,未能按照预定价位成交,从而多支付的成本。)
但是,光大证券在8月19日发布的“重大事项公告”中关于“事件原因”的部分,仅仅提及“套利系统出现问题”,却对风控环节的“防火墙”完全失效避而不谈。有分析人士指,光大证券方面抹去对风控环节的讨论,意在规避责任。
“玩法比较激进”
事实上,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在“8•16”事件之前就已经被业内公认“玩法比较激进”。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光大证券在2012年末推出“光大阳光挂钩300分级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该产品分为A、B、C三类份额,其中B类由产品管理人光大证券以自有资金认购,负责将产品投资于现金类及固定收益类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5.15%,扮演“安全垫”的角色,超出部分收益以业绩报酬的形式作为管理回报。产品成立一年后若沪深300指数上涨,A类客户获利8.5%,C类客户损失全部本金;反之,一年后沪深300指数下跌,普通级客户亏损2%,进取级C类客户则可获得高达329%的投资回报。
一年后C类客户要么亏光,要么翻3倍,这种“玩法”相当刺激。有券商资产管理人士向记者表示:“分级产品可以通过杠杆比率设计,调整不同份额的产品风险,但类似‘光大阳光挂钩300’这种极端的设置确实值得商榷。”
不过,光大证券方面却对这一产品大加褒扬,认为策略投资部在国内率先推出了挂钩沪深300 指数的结构化产品,是在业务方面的求新突破。同时,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也让公司看到了业绩方面的希望:2012年策略投资业务快速发展,成为光大证券新的盈利增长点,累计实现收入1.24亿元,为2011年同期的33倍!
谁打开了风险的大门?
上述种种情形显示了“8•16”事件的出现并非十分“蹊跷”和存在绝对的“不可抗力”,事实上它是在风控失效的大背景下出现。如果孤立的看待事件本身,只能看到交易订单系统的缺陷,但将与事件相关的更多因素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敞开的风险之门。
问题是,谁打开了风险的大门?
8月19日,光大证券原策略投资部总经理杨剑波停职,公司风险管理部总经理李海松担任策略投资部总经理。
接近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的人士透露,杨剑波此前在光大证券曾宣称自己可以做到“完全无风险套利”。而正是“完全无风险套利”对此前连年在投行、经纪、自营三个方向上都出现业绩下滑或亏损的光大证券形成了巨大的诱惑力。
光大证券在2009年上市后,业绩持续下滑,2010—201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2亿、15.44亿和10.02亿。并且,如果仔细分析光大证券的利润构成,可以发现其业绩下滑的状况远比财务报表所显示的更严峻。
光大证券的自营业务严重亏损此前令公司高层甚感头痛——2011年自营业务期初股票初投资成本66.91亿元,期末市值45.81亿元,账面亏损21.10亿元;2012年自营业务股票投资成本62.32亿元,期末市值49.17亿元,账面浮亏13.16亿元。
相关专题:光大证券乌龙指致A股离奇暴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