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设计参与者:试验区是制度创新 非政策优惠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知名学者,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参与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设计。站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王新奎向记者讲述了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由来和期待。
抓住全球贸易规则重构的窗口期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有一个重要的国际背景。那就是金融危机后,世界的贸易和投资规则加速重构,并且重构的速度和力度超过预期。重构的主要平台包括,美国发起的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和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中日韩FTA(自由贸易协定)等。
“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要抓住全球贸易与投资体制重构的窗口期。”王新奎说。
一方面是新的国际贸易秩序加速形成,另一方面,传统的WTO多边贸易体系经过这些年发展,局限性日益突出——主要涉及货物贸易而很少涉及服务贸易,只协调关境外壁垒而不涉及关境内壁垒。从近些年的情况看,加入WTO给我国带来的发展红利正逐步递减,这决定了我们必须树立对外开放的新思维。
轻审批和重监管应同步
在试验区总体方案中,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准入管理体制改革是重要突破口,这和目前国内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向是一致的。
王新奎指出,过去政府把行政审批当作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打着这个旗号的审批手段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由此至少带来三个方面的严重问题:资源错配,谁拿到政府批条,谁就容易获得银行贷款;宏观调控边际效率下滑,很多过剩产能其实是“批”出来的;还有权力寻租、腐败频发等。“可以说,传统的审批制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拦路虎。”
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是不是意味着政府可以“大撒把”?对此,王新奎表示,“负面清单不是说不管,它后面的监管应该非常强,就是刚出现的新行业,也有办法监管。试验区设立后,一定要注重监管能力的提高。只有事后监管有信心了,很多事前审批才能取消。”
试验区窗口期不会很长
对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务院要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近来,各地纷纷传出申报自贸区的消息,显示地方的改革热情很高。
王新奎说,自贸区毕竟是个新鲜事物,之所以在上海建立试验区,主要是为了积累经验、积累信心,将来在全国推广。“从之前的改革实践看,上海率先实施的‘营改增’试点,不到两年时间就在全国推广,没有很长的窗口期。”
在28.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试验区要试出效果、形成经验,至关重要的是,各方要摆脱“抢蛋糕”(政策红利)的思维,发挥“做蛋糕”(制度红利)的智慧。
王新奎回忆道,上海自贸试验区获批消息传出后,一些人来问试验区是怎么回事,当得知这主要是制度创新而不是政策优惠时,就失望地走开了。其实,既然是制度创新,除了顶层设计,更需要基层探索。
他认为,设立上海自贸区是一场令人兴奋的试验,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对外开放、促进改革都有推进作用,但改革中将可能出现的一些潜在风险或者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改革创新考验着监管智慧,而风险防控又是关键所在。他希望政府部门、企业及专家学者,一起探讨体制和环境如何突破,做试验区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新华社)
相关专题: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