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桂浩明:重启IPO之前应先完善发行制度

2013年09月19日 01:06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人参与条评论

◎桂浩明(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总监)

去年10月,浙江世宝发行,没有谁想到,它居然是原新股发行制度的绝唱。从这以后,新股发行事实上被暂停。最初来自官方的说法是放缓节奏,到今年则说是要修改新股发行制度。在6月份的时候,管理层确也公布了新股发行制度的征求意见稿,并且如期在当月底结束意见征集。现在已经是9月中旬,但新的新股发行制度还没有公布。很多人推断,这次暂停新股发行可能会超过一年。

在最近几次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每次提及新股发行问题,也总是说没有新的进展。看得出,对于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以及何时启动新股发行方面,决策层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态度,其做法也耐人寻味。

客观而言,现在市场上的投资者,在新股发行问题上是相当敏感的,在不少人看来,新股发行增加了股票的供应,加剧了目前已经十分紧张的供求形势,导致了二级市场资金的分流,不利于股市的上涨。在去年下半年,随着大盘行情的不断回落,市场上有关要求暂停新股发行的声音确实很大。尽管现在没有理由说在四季度新股发行事实上的暂停是一种有关的,但是在很多投资者看来,这却体现了管理层的“救市”思路。也因为这样,也一直有所谓不涨到某某点不发新股的说法。新股发行俨然被股市行情所绑架。

从国际惯例来看,新股发行确实与股市行情有一定关系。在市场化发行的条件下,如果二级市场过于低迷,那么企业一般就不愿意在此时发行股票,因为这会大大压低发行价,对于老股东不利。但应该说这只是一种市场选择,从监管当局的角度出发,不会因为行情低迷而人为地拒绝新股发行。毕竟,在市场规模已经足够大的情况下,新股发行无论是在对资金的分流还是在对市场的冲击方面影响都是十分有限的。即便是在A股市场,人们也能够找到相应的例子。今年以来尽管没有发行过一只新股,但是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并没有停止,而且力度也很大。但这种再融资并没有对二级市场的走势带来多大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其资金分流作用更是可以被忽略不计。在这个意义上,一些市场舆论在新股发行问题上是存在偏差的,指数高低并不是决定能不能发行新股的重要指标,只要市场能够正常运行,那么其融资功能就应该得到有效的发挥,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理由以行政手段不让新股发行的。进一步说,不发行新股也不能保证股市不跌,而市场的高点往往是在新股高强度发行时到来的。

前几年所实行的新股发行制度,尽管市场化程度上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定价的科学性以及发行的合理性上,都暴露出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保证公平和避免“三高”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确实对市场的稳定运行以及投资者树立信心带来负面影响。说到底,一段时间来舆论之所以会要求暂停发行新股,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多数人在二级市场赔钱与少数人在一级市场赚钱的巨大反差。而现在很多人对恢复发行新股敏感,也是基于担心发行制度的改革不够彻底。这样看来,制定一个符合市场实际的,真正能够体现“三公”原则的市场化发行制度,已经成为重启新股发行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制定制度上高度谨慎是必要的,为了这个制度的完善,新股发行可以适当推迟,因为市场可能因为制度的不成熟而受到伤害,而得到投资者拥护的好的制度,则无疑会成为推动股市上涨的一种正能量。

[责任编辑:liuqiang]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IPO重启倒计时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