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前首相: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是中国改革进程重要节点
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
编者按:路透社9月14日发表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的署名文章《中国保持增长努力带动全球经济》,认为中国保持增长的努力带动全球经济增长,中国将完成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变,中国梦将好梦成真。文章摘要如下:
将于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将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讨论研究,这将给中国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需要多少年才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国能否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如何提升创新水平、企业精神和技能……这些都是在中国大连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讨论的话题。与会者认为,中国经济的成功程度,将决定全球增长水平,将决定21世纪是否是“亚洲世纪”:到本世纪中期,亚洲占世界经济比例能否达到50%,或1/3?
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将是中国改革进程重要时间节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大幕,使中国走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道路;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使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
如今,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向一个高产出、高附加值、以消费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转型。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实现70%以上城镇化、成为大学毕业生最多的国家,如果这些目标成功实现,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届时,中国将完成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变,中国梦将好梦成真。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一度集中于高速增长的经济政策,将让位于经济结构调整。中国向中等收入国家转型的进程是非凡的。中国是世界上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2009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
过去30多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让数亿中国人摆脱贫困,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可是,中国工人的人均产出和收入仍然落后于美国。因此,中国必须打破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担忧。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国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时,如果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便开始放缓。中国也面临制造业工作岗位流失到低收入亚洲和非洲国家的问题。
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中国要做的还有很多,譬如推进利率市场化、为企业开创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夯实地方税收基础等。
中国实现长期成功的主要障碍可能是贫富差距,中国政府已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努力促进社会平等。加强税务改革、改善医疗和社会福利等民生要务,都列入中国政府的工作中。中国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为群众办实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http://y0.ifengimg.com/detail/img/sin.jpg)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